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分为两组,单纯血透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总抗氧化物能力(T-AOC)等氧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MDA、CRP、IL-6和TNF-α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T-AOC活性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ILD)对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70岁)MHD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给予番茄红素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IL-1β、IL-6、IL-10、TNF-α、CRP、MDA、GPx、SOD水平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的Alb、SF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IL-1β、IL-6、IL-10、TNF-α,CRP、SOD水平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差值(P〈0.05),而MDA、GPx、SF、Alb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MHD患者存在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番茄红素可减轻这种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肖蓓  阚明  丁琼 《安徽医药》2009,13(4):432-434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AA)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贫血及营养状态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3月~2007年6月维持性透析病人60例。其中女22人,男38人;平均年龄(58±13)岁,平均透析龄(23±9)月,入选病例均稳定透析大于6个月,KT/V〉1.2。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病人予以AA治疗3个月,两组病人均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和AA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结果AA治疗前,治疗组与非治疗组MHD患者在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肌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AA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病人血红蛋白较非治疗组病人明显提高(P〈0.05),与非治疗组相比,治疗组TNF-α、IL-1β、CRP、MDA明显下降(P〈0.05),血浆TAA明显上升(P〈0.05)。结论AA对MHD患者贫血纠正具有明确疗效,其机制部分与AA抑制MHD患者体内TNF-α、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是否能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防止失血性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发生。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和失血性休克丹参治疗组(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组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均<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而丹参治疗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血清IL-1β、IL-6、TNF-α及MDA浓度显著降低(P均<0.05),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丹参能有效抑制失血性休克后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SOD的活性,从而抑制休克后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醒脑开窍针刺法组(36例),B组为体针组(36例),观察两种针法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值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后第20天,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参与了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发展过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NF-α、IL-1β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朱荣英  朱艳芳  习静 《天津医药》2022,50(5):548-551
目的 探讨亲环素A(Cyp 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GDM患者96例作为GDM组,另选取孕检的正常妊娠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另据GDM患者的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不良妊娠组(39例)和正常妊娠组(57例)。根据GDM患者的血清Cyp A中位数水平分为高表达组(Cyp A>5.26 mg/L)47例和低表达组(Cyp A≤5.26 mg/L)49例。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yp 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Cyp A、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FBG、HbA1c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不良妊娠组Cyp A、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FBG、HbA1c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GDM患者的血清Cyp A表达水平与FBG、HbA1c、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均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0.05)。与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巨大儿、子痫前期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Cyp A在GDM患者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且与患者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氟伐他汀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为改善MHD远期预后提供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6例行M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缬沙坦)和B组(缬沙坦+氟伐他汀钠),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TP和ALB水平上升,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B组TP和ALB水平高于A组,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缬沙坦可降低MHD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且联用氟伐他汀钠可更明显改善MHD微炎症状态,减少尿毒症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玉伶  陈珊珊 《河北医药》2012,34(19):2897-2899
目的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血液灌流(HP)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清除的疗效。方法选择透析龄3个月以上稳定的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组、HFD组、HD+HP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RP、IL-6、TNF-α、β2-MG血清含量。结果 MHD患者治疗前的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合首次治疗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下降(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β2-MG及TNF-α值低于HFD组(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β2-MG及TNF-ɑ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  相似文献   

9.
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微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对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2例,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末患者的主要人体学指标、改良主观总体评价(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高半胱氨酸(tHcy)、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结果:(1)治疗1个月后。MHD患者的透析后于体重、上臂肌围有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平均于体重、上臂肌围平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白蛋白(Alb)(P〈0.05)、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P〈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CRP、IL-6、TNF-α、MDA、tHcy的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SHPx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O.01)。(4)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5)蛋白质分解代谢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Kt/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护肝汤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子明  许道翠 《医药导报》2010,29(8):1007-1009
目的观察护肝汤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10d。各组于实验第5,9天,腹腔注射CCl4造模,第10天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β)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乙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肝汤高、中剂量组、阳性组ALT、AST、TNF-α、IL-1β、MDA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SOD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护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降酶保肝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某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常规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治疗。Ⅱ组: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各脏器支持治疗。Ⅲ组: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参麦注射液+各脏器支持治疗。各组于治疗第1,5,10天抽血查CD4+T、CD8+T、NK、IgG、IgA、IgM。结果:治疗第5天3组CD4+T,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升高(P<0.05);治疗第10天,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CD4+T、NK、IgM升高,CD8+T降低(P<0.05);治疗第10天3组IgG、IgA比较,Ⅲ组较Ⅰ组升高(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中药大黄制剂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表现为CD4+T及NK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下降,IgA、IgG、IgM水平升高,联合参麦组,免疫指标改善更显著。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改善免疫功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用10%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对照组,A组)、10%正常人血清1640培养液(正常人组,B组)、10% MHD患者血清1640培养液(MHD患者组,C组)分别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1、3、6、1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血清刺激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ICAM-1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ICAM-1表达明显增加.不同刺激时间ICAM-1表达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血清刺激组ICAM-1的表达与刺激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 <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MHD患者血清可促进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ICAM-1的表达,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辛伐他汀及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炎症和贫血指标的影响,了解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贫血的作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他汀类药物在透析患者中应用.方法 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42例稳定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PO治疗组(B组)20例及辛伐他汀+EPO联合治疗组(C组)22例.实验期间B组只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C组患者每天服用辛伐他汀,与rhEPO时间为2个月,分别在实验开始、结束时检测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及血脂浓度.结果 与A组相比,B、C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著升高,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改变,HB和HCT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组HB和HCT明显升高、CR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浓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HB和HCT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辛伐他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症状态优于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薛雨 《中国医药科学》2012,(23):59-60,6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脑出血患者HsCRP、D-D及HCY的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未并发脑血管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34例),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CRP、D-D、HCY及尿素动力学指数(Kt/V)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D-D及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Hs-CRP、D-D及HCY水平较单纯MHD组显著升高(P<0.05);(3)MHD脑出血组患者Kt/V与血清HsCRP、D-D及HCY呈负相关(r=-0.633,r=-0.645,r=-0.655,均P<0.005),单纯MHD组Kt/V与HsCRP、D-D及HCY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MHD患者血浆Hs-CRP、D-D及Hcy水平增高对对预测MHD患者脑出血发生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詹小涛 《中国医药》2009,4(7):505-50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鹰虫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1例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性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和大黄廑虫丸口服,疗程1年。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ALT、HA、LN、PCⅢ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为87.9%(27/31),优于对照组的13.5%(4/30)(P〈0.01)。2组治疗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唐虫丸治疗能够通过有效抑制病毒和抗纤维化明显改善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16.
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口服普罗布考0.5 g/次,2次/d,服药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丙二醛(MDA)、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选择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升高(P<0.05),SOD、GSH-Px含量降低(P<0.05);应用普罗布考8周后,MHD患者血清MDA、AOPP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明显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李贺  张从雨 《安徽医药》2013,17(2):295-297
目的对比研究生大黄经鼻空肠管和经胃管途径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B组(20例),所有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A组经胃管注入生大黄、B组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观察患者治疗7 d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入院0 d、7 d时IL-1、IL-6、细菌内毒素水平,CRP、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 d时APACHE-Ⅱ评分与Balthazar CT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 d时两组IL-1、IL-6、细菌内毒素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血CRP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差别(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更能有效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患者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T/HS肠功能障碍9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生大黄10 g,每日2次胃管注入;对照组(53例)除不应用生大黄外,原发病及其他治疗与治疗组一致。观察两组患者肠功能障碍的恢复率、恢复时间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的肠功能障碍恢复率高于对照组(82%和36%),肠功能障碍的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1.5±1.2)d,(5.8±3.0)d],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和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17%和29%,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对T/HS患者肠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杜丽  祖明辉 《安徽医药》2018,22(11):2205-2208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前后评价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肾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与行为量表(RABQ)评分,并统计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ALB、PA、SF、BMI、血钙、RAAQ、RABQ评分均升高,血磷和SG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8% 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MHD治疗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大黄经鼻空肠管给药和经胃管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经证实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胃管给药组(对照组,21例)和经鼻空肠管给药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入院1h后放置胃管,给予大黄;治疗组入院1h后置入液囊空肠导管(放置于屈氏韧带下方30cm),待X线证实到位后经空肠管内给予大黄。临床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复苏情况(腹胀缓解时间、肠呜音恢复时间等)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含量以及临床指标(继发感染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结果治疗组胃肠道功能复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第4、7天患者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继发感染率、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相对于经胃管给药,大黄经鼻空肠导管给药可以明显缩短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明显降低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含量,明显减少患者的继发感染率、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