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α-溴代苯乙烷(BEB)为引发剂,CuB r/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对二乙烯苯(DVB)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研究。用1H-NM R、GPC、M ALLS分别对聚合反应过程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双烯化合物原位生成自引发单体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聚合物分子质量M-n.GPC在104以下,分子质量分布为2~4,表现出较宽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光散射法测定的聚合物绝对分子质量M-w.MALLS达105以上。  相似文献   

2.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体型大分子,其独特的结构赋予其具有不同于传统线性聚合物的性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是超支化聚合物研究的重要内容,合成方法对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介绍,其中主要涉及传统的缩聚聚合、活性聚合、离子聚合、开环聚合以及一些新型的聚合反应,同时论述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敏感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药物的控制释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对氯甲基苯乙烯一步法得到了不同支化度的超支化聚合物(PCMS),以PCMS为引发剂,再次运用ATRP聚合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得到核为超支化聚合物,外层为环境敏感性聚合物PDMA的功能高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1H-NMR的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包载了小分子药物的超支化环境敏感性高分子进行了药控释放研究,结果证实,通过pH值能有效地控制其包合药物的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4.
端基官能化聚合物是指那些在聚合物末端或悬垂端含有活性官能团的聚合物。它们可发挥交联剂或扩链剂的作用,从而制备出不同结构特点的嵌段聚合物、接枝聚合物、星型、超支化或树状聚合物。文章主要对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自由基调控聚合(NM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等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在制备端基官能化聚合物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在功能性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RP)是一种合成具有设计微观结构和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方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较其它CRP方法具有分子设计能力较强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CRP。文中简要介绍了CRP的分类,同时以ATRP为例从单体、引发剂、催化体系等方面讨论了CRP聚合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应用前景广阔。用“活性”/可控聚合的路线合成超支化聚合物,能有效地避免凝胶,并控制产物的结构及其分子量分布。主要综述了通过“活性”/可控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乙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新德  曹俊  王彦敏 《功能材料》2007,38(4):583-585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合成乙基纤维素接枝偶氮苯聚合物.以功能化乙基纤维素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CuBr/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催化体系下,以苯甲醚为溶剂,引发对甲氧基偶氮苯单体6-[4-(4-甲氧基苯基偶氮)酚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MMAzo)的ATRP反应,构筑接枝共聚物.通过多种手段接枝共聚物结构、热行为与液晶性进行表征.接枝共聚物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具有作为光学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以及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先进生物材料的合成始终是生物材料研究的核心课题.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是一种新型自由基聚合,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新型生物材料合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ATRP技术可以提高生物材料表面生物相容性、生物适应性以及生物功能性,如提高材料表面的抗生物污染性、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以及抗菌性能等;同时,ATRP也可用于合成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两亲性高分子、纳米胶束、智能水凝胶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包括星型、超支化、梳型高分子等).ATRP技术与点击化学结合,可形成新的生物活性表面或者合成新的生物材料,可望产生更多的功能化的材料表面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9.
超支化聚酰胺酯(HBPEA)是超支化聚合物(HBP)的一小分支,容易从商品化原料合成,可集聚酰胺、聚脂和HBP三类聚合物的性能于一体,在多领域呈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很受关注.主要介绍了超支化大分子的建构思路,HBPEA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引发丙烯酸-2-羟乙酯(HE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的产物PMMA-b-PHEA分子量分布达到1.32,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嵌段共聚物PMMA-b-PHEA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高度支化三维球状结构以及众多的端基,显示出与相应线型分子截然不同的性质,如低粘度、无链缠结和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在涂料、聚合物共混改性剂、热固性树脂增韧剂、药物缓释剂等方面得到较广泛应用.而且其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从结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性能方面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简要地介绍了它的应用前景和领域.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基体对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电光性能影响很大。文中,用不同比例单乙烯基和二乙烯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得到了一系列超支化聚合物。这些超支化聚合物可作为"活性"预聚物用于聚合诱导相分离(PIPS)来制备超支化树脂基PDLC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预聚物导致不同的表面形貌,进而影响到阈值电压大小。驱动电压对聚合物基体分子量有一定的依赖性,分子量高的基体驱动电压相对较高。此外,滞后和记忆效应随基体支化度提高而减小,这可能与超支化结构增强了聚合物与液晶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超支化聚合物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及可实现规模化生产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从而加速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结合,以p-CMS为引发单体进行ATRP溶液聚合,得到高支化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研究了采用不同溶剂时,各种因素对聚合物PCMS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讨论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结合,以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为引发单体进行ATRP反应,得到具有高支化结构的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文中研究了该反应在本体聚合中引发单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n(p—CMS)/n(CuCl)对聚合物PCMS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探讨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用GPC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用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独特、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因而应用于众多领域.主要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在涂料、共混改性、药物控释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聚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的三维球状结构及众多端基从而表现出与线型分子截然不同的性质,如无链缠结、低粘度和良好的相容性,且其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因此其在聚合物共混改性剂、涂料、药物缓释和催化反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合成方法等方面,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