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围绝经期是人体逐渐衰老的一个重要阶段。此阶段生理变化明显,90%以上的妇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从而影响了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妇女步入中年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即通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医学上把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叫围绝经期。围绝经期发生的早晚,受遗传因素、自身发育、营养状况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围绝经期妇女涉及到每个家庭,如不能安全渡过,就可能影响一家人的幸福和安宁。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抑郁和焦虑是围绝经期妇女较常见的2种情绪障碍。国内外有关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研究中,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为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20例,通过网络平台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调查以及统计。结果 120例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症状认知情况较差,月经紊乱的知晓率为68.3%,神经精神症状的知晓率为60.8%,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知晓率为49.2%,血管舒缩症状的知晓率为70.8%,骨质疏松的知晓率为52.5%,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为41.7%;知道且应用围绝经期保健措施的妇女很少,并且保健行为水平低于认知水平,并且绝大多数的妇女不了解肛提肌锻炼与激素替代疗法。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很差,并且很少应用保健行为,因此应该注重对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的提高工作。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的发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 采用围绝经期症状评分表,即Kupperman绝经指数(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生活事件量表、改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拟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46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112份有效资料进入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的发生率为75.0%,其中轻度58.0%、中度15.2%、重度1.8%.居住环境、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既往妇科病史、抑郁症史、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生育胎儿数目、生活事件量表总分、改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是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发生率高,其发病除与性腺功能减退有关外,还与社会、家庭及精神因素有关.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减少围绝经期妇女症状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与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问卷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KMI)、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PMS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56例围绝经期妇女出现PMS,发生率为38.36%;其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8.77%和32.88%,均以轻度为主。改良KMI评分中,易激动情绪不佳评分与SDS、S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MS是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女性迈向中老年阶段的必经之路,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以及随之而来激素水平骤变的生理过程。有学者报道该阶段妇女抑郁障碍风险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这一时期特有的激素波动有关[1]。与此同时,围绝经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社会、家庭地位,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曾于2005年对249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状态与其生活事件、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7.
对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围绝经期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2/3的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一系列性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一组征候群,称围绝经期综合征。笔者对216例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性激素补充疗法(HRT)能够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和生活质量,使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8.
张超  景丽伟  李淑杏  陈长香 《河北医药》2013,(21):3301-3302
围绝经期的女性会出现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失衡等问题,引起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者占87.15%[1]。围绝经期妇女受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严重困扰,而出现的情绪障碍,使其痛苦不堪[2]。因此,对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现状研究,尤其是可干预因素的探讨对实施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失眠是更年期情绪异常的触发因素之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失眠同时伴有紧张、烦躁、焦虑、头晕、心悸、汗出、月经紊乱、遇事容易想不开,爱钻牛角尖。通常因家庭矛盾、单位同事关系紧张,加上承受不了工作和生活压力,开始烦躁易怒,看什么都不顺眼,易怒,甚至经常夜间惊醒,浑身出冷汗,恐惧害怕,是困扰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症。更年期情绪异常也可算是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只是有的人表现严重,有的人没有表现或表现轻微。有研究报道影响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婚姻状况、生育年龄、经济收入等[1]。有人认为更年期情绪障碍临床特点是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共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是妇女由生殖年龄向无生殖能力年龄的过渡,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女性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本文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及具体征状,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