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及鼻畸形同期矫治的有效方法。方法:用Mmard法及改良术式整复84例深Ⅱ度及Ⅲ度唇裂,全层切开裂隙缘切口,其余切至口轮匝肌表面,脱套式潜行剥离口轮匝肌,分离鼻小柱和鼻翼的异常附着,采用肌层功能复位,鼻翼软骨悬吊,使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果:84例患者随访2周~6年,除了1例伴发严重的腭裂和牙槽嵴裂致患侧鼻翼仍有塌陷,其余均满意。结论:单侧唇裂和鼻畸形同期矫治不增加附加切口,效果肯定,能一次让鼻唇畸形得到较满意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黄雷 《杭州科技》1998,19(4):31-3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肢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尤其是拆除时无挠神经损伤之虞,故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作者所在医院自1991年起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肽骨骨折26例,导致挠神经损伤4例,现将损伤之原因及的关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例,男3女1,年龄22-40岁,平均32岁,3例为车祸,1例为绞窄伤,均为肽骨中下段斜形骨折,术前无挠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伸腕伸指功能障碍虎口区障碍,松解术1例,取排场神经移植1例。保守治疗,按Anton神经修复后,效果评价的标准,优3例,差1例,随访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例26眼,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步骤作约6 mm×5 mm大小1/3厚板层巩膜瓣,于巩膜瓣下切除4 mm×2 mm大小小梁组织,其巩膜条鼻侧或颞侧一端成游离状,用虹膜恢复将巩膜条反转送往前房,视病情决定是否作虹膜根切,如有严重虹膜后粘连作虹膜根切,根切前先电烙切除部分的虹膜以免发生出血.间断缝合巩膜瓣2针,缝合球结膜瓣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结果:随访18例22眼,视力增加13眼;眼压:术前平均(7.73±0.35)kPa,术后平均(2.53±0.47)kPa,明显下降.疼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治疗后新生管情况:16眼虹膜无变化,6眼略增加,但无眼压增高及疼痛.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条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好,视力增加,疼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I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唇裂修复对单侧完全唇腭裂患者上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的唇裂对上颌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发生机理。方法:通过X线头影测量10例成人单侧唇腭裂患者,其童年时期单纯唇裂修复而未行腭裂修复、15例成人单侧唇腭裂患者接受过唇腭裂修复术,10例具有正常颌关系且无唇腭裂异常的成人的头颅侧。结果:评价表明,组1、组2与组3对照,上颌有显著性后缩;比较组1、组2无显著性差异,上颌后缩未因腭裂修复出现量的加。结论:唇裂修复术后会出现上颌后缩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吉林省儿童唇腭裂患者术后语音训练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200例先天性儿童唇腭裂术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中102例患儿进行了术后语音训练治疗.对200例患儿及家长以及52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术后语音训练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腭裂术后经过语音训练治疗的患者分成4组,经过语音清晰度平均值比较,术后经过语音训练的儿童语音清晰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语音训练的效果受患儿年龄、就医距离、经济原因、治疗时间、家长配合、医护人员的认可度等因素影响.结论对患有唇腭裂的儿童积极开展术后语音训练工作,灵活调整方法,有利于儿童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唇腭裂疾病的发生和其父母高年龄有关,但父母年龄在唇腭裂病因中的作用报道较少,且观点不一。本文旨在分析父母生育年龄和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就诊于我院的675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包括404例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cleft palate, CL±P),271例腭裂(isolated cleft palate CP),并记录父母生育年龄。根据裂隙的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唇/腭裂(CL±P)及腭裂(CP)。单侧裂分为左侧裂及右侧裂。研究发现在唇/腭裂(CL±P)中,父母双方年龄都大时,后代患唇/腭裂(CL±P)的风险要比父母双方都年轻的高很多。在腭裂(CP)中,父母年龄大比父母年轻的,后代更易患腭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之间的关系。发现父母年龄和左右侧裂统计学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超声对1028例中、晚孕妇的胎儿面部结构行三维超声成像,并与引产后对照。结果6例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均引产后证实。结论三维超声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准确度高,是诊断唇腭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河南汉族成人唇部生物学形态特征及年龄变化,对995名汉族成人男女唇部形态进行观察与测量,计算唇部指数及年龄变化。结果显示,河南汉族成人上唇侧面观以正唇出现率最高,红唇以薄唇、中唇为主。口裂宽度以中等、宽为主。上唇皮肤高度、口裂宽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上红唇厚度、唇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男性、女性唇指数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由此认为,河南汉族成人多为正唇的上唇侧面观,薄唇或中唇为主的红唇,中等或宽的口裂宽度。测量指标及唇指数与年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江苏淮安汉族人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淮安地区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732例(男为370例,女为362例)成人的38项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13项头面部体质指数,统计了指数分型情况,对江苏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头宽、额最小宽、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耳上头高、红唇厚度这7项指标值与年龄呈负相关.(2)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这4项指标与年龄呈正相关.(3)随年龄增长,江苏汉族上眼睑有皱褶率增加,有内眦褶率明显下降,眼裂变窄,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高度低型率下降而高型率上升,上红唇厚度的薄型率明显增加,鼻翼宽的中等型率下降而宽阔型率上升.(4)随年龄增长,头面高指数值增加,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口指数、颧额宽指数、额顶宽指数值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临床前期实验教学中增设猪唇裂动物模拟实验,改变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在实体动物上亲自模拟人体唇裂的设计、定点、修复等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海南琼海市和万宁市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643例(男为334例,女为309例)成人的22项头面部体质指标,计算了13项头面部体质指数,对海南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① 眼内角间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这4项指标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上唇皮肤部高度、容貌耳长、容貌耳宽、面颊皮褶这4项指标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并且上述指标值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② 随年龄增长,口指数值下降,并且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海南汉族人头面部测量指标与指数值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用组织学方法对7只成年健康科尔沁细毛羊滑车神经核与动眼神经核的形态、位置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滑车神经核核长1.4 mm,细胞密度为515个/mm3,主要由椭圆和多极细胞构成;动眼神经核核长为6.2 mm,细胞密度为1 056个/mm3,主要由大中型多极神经细胞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