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场所,他们以男性为主,处在性活跃年龄,但缺少正当实现性满足的条件和可能。关于性病艾滋病的正确知识他们知晓甚少。因此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是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的重要目标人群。了解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7~8月在杭州市上城区部分建筑工地开展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行为干预对铁路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在改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合肥市某铁路施工企业在外施工的2个工地的流动人口进行干预研究。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干预对象进行为期4~5个月的小媒介宣传和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之后再随访调查。结果通过对比干预前943名和干预后随访到的671名建筑工地流动人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现行为干预在不同程度上使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知晓率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因恐惧和歧视心理而采取消极态度者分别由9.8%、10.5%降至6.3%、3.5%(P值均〈0.05);承认最近3个月内有过非婚性行为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4.8%下降到3.8%(P〈0.01);最近一次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由干预前的41.9%提高到64.3%(P〈0.05),但在最近3个月内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干预前后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行为干预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措施;但要长期地改变民工与STI/AIDS有关的高危性行为应建立长效的行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艾滋病/性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合肥市辖区分布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建筑工地工人、砖瓦厂工人、餐饮服务行业和商场从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梅毒、艾滋病病毒、丙肝检测.结果 共调查1 657人,其中男性993人,女性664人,平均年龄( 32.43±12.05)岁;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7.3%,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6.5%,性病知识知晓率为64.9%;年龄在22~30岁知晓率较高,外省籍知晓率低,随学历和月收入的增加知晓率提高;流动人口安全性行为意识和性病求医意识均缺乏;经检测,丙肝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3%和0.4%,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论 应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做好该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多数青壮年依靠外出务工来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这种现象呈逐年增长趋势,流动人口因其受知识缺乏、环境及高危性行为影响已成为高风险人群,极易感染艾滋病、性病。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范围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难免会造成艾滋病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也是容易感染HIV的高危群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继续蔓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问题,包括HIV感染及艾滋病人检出率较高,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的预防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宣传教育,有效落实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针对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策略和途径,建立符合建筑工地外来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模式,评价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海宁市11个建筑工地,将其中的外来农民工分为自愿咨询检测(VCT)干预组、宣传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种形式对VCT干预组、宣传干预组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对照组、VCT组和宣传干预组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9.36%、40.63%和52.77%。对VCT组和宣传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3组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0.25%、73.35%、67.12%。对照组无明显差异,VCT组和宣传干预组分别提高了32.72%和14.35%;通过干预后,VCT组和宣传干预组对待艾滋病的信念、态度有一定程度改变,认为"艾滋病人应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VCT组从46.52%上升到76.56%,宣传干预组从56.28%上升到73.97%;为"预防艾滋病自愿减少性伴侣,"VCT组从51.30%上升到81.25%,宣传干预组从75.71%上升到78.08%;"为预防艾滋病愿意坚持使用避孕套,"VCT组从52.61%上升到82.81%,宣传干预组无明显变化;"有性病症状时选择愿意去性病专科医院接受诊治,"VCT组从31.74%上升到61.72%,宣传干预组从42.51%上升到63.70%;与"卖淫女"发生性关系时每次使用安全套,VCT组从16.67%上升到53.85%,宣传干预组从22.22%上升到40.00%。结论:开展以提供VCT服务和艾滋宣传干预相结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海宁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并逐步促进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感染率,制定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方法2010年3月对坐落在北辰区辖区内的大型建筑工地外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防治、防控知识的调查。采用问卷填写,并为被调查者所填问卷内容保密的方式进行。然后,对目标人群开展艾滋病的宣教,抽取部分调查对象,通过评估问卷进行考核和测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在全社会加大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更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4年浙江特定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为监测可以追踪特定人群艾滋病性病相关危险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艾滋病性病流行提供早期预警,为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干预计划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2004年我省选择吸毒者、暗娼、劳务输出渔民和流动人口设立了4个监测点,首次开展行为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强度干预措施对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知晓率的影响,为有效开展建筑工地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市徐汇区6个工地的620名工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在不同的建筑工地分别施加不同强度的干预措施,观察工人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变化情况。[结果]高、中、低度干预组两次随访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水平都有明显上升;HIV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非HIV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但后者干预后知识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前者;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得分变化趋势为低度干预组缓慢升高、中度干预组升高后速度趋缓、高度干预组快速升高后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建筑工人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干预措施强度越高,近期效果越明显;高度干预措施远期效果明显,而低度和中度干预措施远期效果相近;三种不同强度的干预方式对预防艾滋病、性病均效果良好,在实际工作中可视具体条件选定干预措施;本研究的经验可为相似人群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矿区居民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性病预防的干预研究,建立社区艾滋病/性病综合预防干预的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650名矿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4个月,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矿区居民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矿区居民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由59.08%提高到86.98%,对待艾滋病/性病的态度和自愿咨询检查意向大部分转变为正性的态度(83.28%)和意向(89.11%)。结论 矿区居民开展以矿区为单位,以居民为对象的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显,有进一步研究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两个大型建筑工地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调查;基于基线调查的结果制定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计划;系统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干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提升程度为17.3%,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歧视情况提升程度为23%,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对建筑工人进行健康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无锡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的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无锡市1010名流动人口和240名当地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总得分低于当地人群(t=13.50567,P=0.000);艾滋病知识得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工作场所、是否希望获得知识的态度和是否担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态度等;在对艾滋病的态度上,流动人口与当地人群也存在显著性差异(X2在8.355~36.708范围内,P在0.000~0.015范围内);在预防艾滋病的行为方面,流动人口和当地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主动做性病检查的比率均较低,两组人群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锡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态度水平均低于当地人口;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文化程度较低者和建筑工地上的打工者,而且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是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和主动作性病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在提高性病患者相关知识及安全套使用率方面的作用。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接诊医生对所有入选的性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干预前后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结果2003例性病患者参与了本项研究调查,调查发现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对其中1000例性病患者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其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37.80%提高到63.00%,且在婚外性行为中的使用率高达89.34%。结论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显著提高了性病患者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的使用率,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也是容易感染HIV的高危群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继续蔓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问题,包括HIV感染及艾滋病人检出率较高,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的预防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宣传教育,有效落实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青区1110名外出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分析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该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减少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成都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成都市6家建筑工地的1 256名农民工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的了解从干预前的25.16%上升到88.40%,认为艾滋病患者不该被隔离的比例从19.67%上升到77.04%,能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5.16%上升到66.09%。通过干预,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采取的相关行为也趋于理性。结论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预防的重要、高效手段之一,应不断探索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改变,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6所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随机抽取了337人和27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传播途径总知晓率、预防措施总知晓率分别由54.3%、55.3%和61.2%提高到69.3%、70.8%和76.2%。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占6.1%,干预后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达84.2%。65.9%的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健康讲座。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瑞丽市是中国HIV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外地建筑流动人口多,STD/HIV为瑞丽市高发人群。项目总目标:控制建筑工程流动人口STD/AIDS感染传播。项目的主要活动为:对200名建筑工人用随机抽样进行了基线调查;对干预点的351名建筑工人举办了8期性病/艾滋病和推广使用安全套培训、3期同伴教育培训班,培训同伴教育宣传员62名:举办同伴教育宣传员经验交流会,每个月对同伴教育宣传员进行督导:深入建筑工地播放录象、发放安全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户籍地到大型城市谋求更好的工作。据报道,至2007年我国流动人口多达1.47亿。相对固定人口而言,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控制性病/艾滋病性途径传播的重点人群。2006年底,深圳非户籍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6.7%,规模之大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的危险因素,给深圳市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对深圳特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办公室的大力资助下,本研究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