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告65 例疑诊胎儿脐带绕颈产前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描述了脐带绕颈的声像图特点,并将检出结果与分娩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彩超诊断脐带绕颈的准确率较B 超明显提高;绕颈组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较无绕颈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绕颈紧密组脐动脉血流速度VS/ VD 值、RI 值( -x ±s) 较无绕颈组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方法,并能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可靠依据,脐动脉VS/ VD 值、RI 值检测对于提示脐带缠绕程度及预测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彩色连续波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312例孕晚期孕妇共进行363次脐血流检查,29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者脐血流S/D比值(3.58±1.16)、PI(脉动指数,1.17±0.29)、RI(阻力指教,0.73±0.18)较正常组(分别为S/D比值2.68±0.76、PI0.92±0.22、RI0.60±0.09)明显增高(P<0.01);FBVR(快速血流量比,0.51±0.06)较正常组(0.57±0.05)明显降低(P<0.0005)。这些变化可能与胎儿心脏射血功能下降和/或胎盘血管阻力增高有关。FBVR作为判断血流的新指标,在IUGR与正常组比较时,差异的显著程度较S/D比值、PI、RI明显。1例胎死宫内的严重IUGR胎儿,死亡前表现为舒张末期血液断流及心律不齐现象,可见舒张末期血流断流是胎儿危险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报道孕满36周至42周的孕妇61例同时接受无刺激试验(NST)、声刺激试验(VST)和脐动脉血流参数测定(S/D,RI,PI)的结果。指出,NST与VST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NST与S/D结果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NST或VST异常组与S/D异常组中宫内窘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脐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缠绕关系密切,P<0.05。认为临床上可考虑以VST代替NST,且有缩短操作时间等优点。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对脐带缠绕等血流阻力增加因素的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三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胎儿急慢性宫内窘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血流S/D比值在监测脐带异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孕37 ̄42周孕妇分娩前进行多普勒脐血流监测,测定脐血流S/D值。采用256例头位分娩中确诊有脐带异常组与无脐带异常组S/D值相比较,结果显示脐带异常组S/D≥3,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本文资料中以脐血流S/D作指导,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及时结束分娩,未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及转生儿死亡。结论:多普勒脐血流S/D值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患者口服硝苯地平后脐动脉血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口服硝苯地平0mg后胎盘血流的变化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多普勒超声血流分析仪探测胎儿脐动脉,在口服硝苯地平10mg前后,分别取连续5个以上的脐动脉血流速度波5个,计算患者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及阻力系数(RI),同时观察患者血压(BP)及脉率的变化。结果:(1)轻、中度妊高征组患者S/D、RI较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变  相似文献   

6.
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形监测胎儿状况1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清  李慕军 《广西医学》1998,20(4):576-578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妊娠妇女109例(正常妊娠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36例(IUGR组),胎儿脐动脉血流速波,多普勒指标包括血流的收缩末期峰值(S)与舒张末期峰值(D)的比值(S/D),脉搏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IuGR组脐动脉血流各指标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但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则明显长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S/D≥3,PI〉1.0,RI〉0.6时,围产儿预捂不  相似文献   

7.
应用彩色多普勒脐血流仪检查186例孕妇从妊娠30周~42周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测定其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低值的比值(S/D),其中116例随访至分娩。结果表明:正常妊娠脐血流S/D值随孕周的增加逐渐下降,足月妊娠S/D比值<3.脐血流S/D值能预测胎儿宫内安危,比NST更敏感;检测脐血流S/D值,结合B超在产前能明确诊断对胎儿危害的脐带缠绕、羊水过少等症。对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SLE胎盘病理及脐和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及23例正常孕妇进行胎盘病理学检查和胎儿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结果:SLE孕妇胎盘重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P<0.001)。胎盘绒毛面积之比小于正常孕妇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见:绒毛外观纤细、分枝较少,末梢绒毛豆芽状,绒毛表面有多个针尖样小孔,还可见到崩裂团块;免疫组化提示在蜕膜、绒毛上可见到IgG、IgA、IgM、C3沉积,提示SLE孕妇胎盘受到免疫攻击;SLE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S/D、RI、PI均大于正常孕妇组(P<0.05),而SV、VF、PM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左侧子宫动脉血流S/D、RI、P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V、VF、PM小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孕妇36例脐动脉血流,计算S/D值、脉搏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正常妊娠时上述各指标随孕周的增加逐渐下降,表明胎盘为低循环阻力器官,其阻力随孕龄增加而下降。妊高征时各指标随妊娠进展而逐渐上升,当S/D>2.8、PI>1.7、RI>0.7时胎儿窘迫发生率增加,围产儿异常结果占53.1%(19/36),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4.9%(2/43)(P<0.05)。提示:对胎儿的脐动脉血流进行监测,可监护胎儿宫内状况并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儿监护与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预测脐带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孕37~42^+周单胎头位妊娠的住院孕妇581例,进行NST初筛,其中可疑有脐带异常者105例,再行脐血流测定,以NST有脐带因素的异常图形与S/D值≥3和S/D值〈3为产前脐带异常的判断标准,并对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S/D值≥3组羊水粪染,脐带绕颈和剖宫产率均高于S/D值〈3组(P〈0.05),S/D值≥3组中83%  相似文献   

11.
胎儿脑和脐动脉血流检测围生儿溶血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母儿ABO血型不合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A)血流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母儿ABO血型不合危险孕妇42例(危险组)、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孕妇15例(溶血组)、正常妊娠孕妇48例(对照组)胎儿MCA及UA血流速度波形,计算胎儿UA血流速度波形收缩末期最大值(S)比舒张末期最大值(D)之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胎儿MCA的PI、RI.结果溶血组胎儿UA血流S/D、PI、RI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危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CA血流PI、RI值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超检测UA和MCA血流值可作为临床观察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胎儿宫内溶血状况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脐血流检测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胎儿脐血流检查测仪 ,对孕 2 4+ 6~ 40 + 6周的孕妇共 385人进行检测 ,连续超声波探测胎儿脐动脉血流 ,测量S/D、PI、RI、FVR值 ,结果由电脑自动分析。结果 :检出脐血流异常共 6 0人 (占 15 6 % ) ,S/D异常为主有 36人 (9 4% ) ,余 2 4人为PI、RI、FVR值异常 (占 6 2 % )。检测出脐带绕颈 115人 (占 2 9 8% )。脐血流异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IUGR、新生儿窒息的机率也大 ,与正常脐血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脐血流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产前监护方法 ,能及早发现IUGR、妊高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岚  王利民  吴琼 《西部医学》2012,24(7):1297-129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围产儿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0例(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的胎儿脐动脉(UA)收缩期峰值流速(S)和舒张末期流速(D)的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的变化,同时观察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及追踪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观察组中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血流动力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因胎儿一胎盘循环障碍,脐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与围产儿不良预后有关。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重度子痈前期患者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预测胎儿宫内状况及围产儿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监测晚孕期胎儿右室Tei指数,静脉导管S峰、D峰、A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的RI、PI、S/D数值,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宫内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和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对照组35例.常规获取右室Tei指数,静脉导管S、D、A值,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的RI、PI、S/D数值.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静脉导管A峰、大脑中动脉RI、PI、S/D均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右室Tei,静脉导管S、D峰、RI、PI,脐动脉RI、PI、S/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超声多普勒多参数分析,可以对晚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宫内胎儿情况进行更准确细致的评价,将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监测胎儿脑,脐血流阻力指标预测胎儿宫内缺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7例孕妇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胎儿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S/D值〈4、PI〈1.4、RI值〈0.6(S/D、PI、RI值简称阻力指标);脐动脉(UMA)血流S/D值〉3、PI值〉1.7、RI值〉0.8;PI、RIMCA/PI、RIUMA〈1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妊高征组和伴IUGR的妊高征组缺氧发生率与正常组缺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高危妊娠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测定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产前筛查孕妇1000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高危妊娠孕妇(n=150,其中介入超声50例,超声造影100例)与正常孕妇组(n=850)的母体及胎儿的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末速度比(S/D);评估正常妊娠组及高危妊娠组的围产儿结局情况.结果:高危妊娠组的孕妇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S/D等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妊娠组的胎儿脐动脉血流PI、RI、S/D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妊娠组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等情况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其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态,有助于预测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解婷婷  范雪梅 《现代医学》2011,39(2):165-168
目的:分析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判断宫内缺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0例正常妊娠胎儿和209例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U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液动力学指标,以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为分析指标。结果:正常妊娠胎儿UA和MCA的PI、RI、S/D与孕年呈负相关,脐带绕颈胎儿UA阻力指数增高明显,而MCA阻力指数降低显著。两组UA和MCA的PI、RI、S/D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前监测脐带绕颈胎儿的UA、MCA血流指数,可以了解胎儿胎盘循环和颅脑循环状态,预测胎儿宫内血氧状况,对了解胎儿血循环状况和及时预防胎儿宫内窘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胎儿脐带缠绕程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妊娠晚期胎儿颈、胸部脐带缠绕程度不同时脐动脉S/D值及RI变化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胎儿脐带缠绕107例患者分为脐带缠绕较紧组(11例)和脐带缠绕较松组(96例)。CDFI观察胎儿脐动脉S/D、RI,胎儿脐带缠绕处压迹的形态、胎儿心率及呼吸状况。并与20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对照观察。结果:11例胎儿颈部脐带缠绕较紧者,缠绕处压迹较深,S/D值>3.0,较胎儿脐带缠绕松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伴有不同程度胎儿心率增快及呼吸急促,部分可见明显腹式呼吸;胎儿脐带缠绕较松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DFI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中S/D值为较好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脐动脉多普勒血流参数在妊高征(PIN)孕妇中的检测价值及对围产期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26例妊高征孕妇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随机抽取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末速率和舒张末速率峰值的比值(S/D)、搏动指数(PI)与围产儿之间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的S/D值和P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伴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者的S/D值和PI值均高于妊高征组不伴有胎儿IUGR者;在妊高征组内S/D≥3者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S/D〈3者(P〈0.05)。结论:妊高征组S/D值和PI值均高于正常妊娠者,S/D值和PI值异常者围产儿预后不良明显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流分析是了解妊高征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敏感而实用的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20.
贾桂英  王博  王康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04-805
目的 通过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波形S/D值 ,监测围产儿的脐动脉血流波形。方法 应用SRF -60 8型胎儿脐血流检测仪、探头 5 0MHz ,检测妊娠妇女 82例 ,其中正常妊娠 73例 ,异常妊娠 11例 ,孕周为 32~ 4 2 + 2 周。利用超声多普勒动脉血流速记录方法观察胎盘、胎儿两个循环之间脐动脉血流波形 ,即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 (S)与舒张末期峰值 (D)的比值S/D ,将S/D值升高的围产儿情况与S/D值正常的围产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S/D值升高 ,即S/D≥ 3组中有 5 7 1%发生胎儿窘迫 ,2 8 6%新生儿结局异常。S/D值正常 ,即S/D <3组中仅有 6 5 %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无 1例新生儿结局异常 ,2组差异显著 (P <0 0 0 1) ;(2 )异常妊娠组中有 63 6%发生S/D值升高。结论 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升高反映了胎儿缺氧 ,宫内状况差 ,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提示临床应加强围产期管理 ,适时终止妊娠 ,防止胎儿宫内死亡。因此 ,胎儿脐动脉血流波形检测方法简便 ,诊断率高 ,具有预测性 ,可作为对围产儿监护的新手段 ,对产科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