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基于检测元音的孤立词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邝航宇  张军  韦岗 《电声技术》2005,(3):40-43,48
提出了基于检测元音的端点检测算法。首先检测到语音中的元音的端点。然后利用元音的端点作为参考端点检测出语音真实的端点。将新方法应用在T146数据包在NoiseX-92的5种噪声下的端点检测和识别实验。并和基于能量的端点检测算法比较。2种不同的实验表明,提出的基于检测元音的孤立词端点检测算法可以在不同信噪比下提高端点检测的准确率,并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能明显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基于短时能量端点检测算法,在高信噪比环境下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出语音端点,但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检测效果不理想。文中提出了基于短时自相关最大值与短时过零率之积的改进算法。利用短时自相关最大值可以有效地区分出语音段和噪音段,利用短时过零率可有效地检测出清音信号,将两参数相结合可有效地检测出低信噪比语音信号的端点。实验证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该改进算法相比短时能量算法减小了检测误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语音端点。  相似文献   

3.
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为了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的效果,提出了一种适应于低信噪比环境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基于子带谱熵法,引入正参数对基本的谱熵法进行算法改进,得到改进后的子带谱熵法,通过增加预判环节选择合适的正参数,加大语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区分度,进一步改善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算法的效果,得到新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新的算法不仅快速高效,具有较强鲁棒性,而且适合在低信噪比环境中较准确的检测出语音端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光锐  韦晓东 《电子学报》2000,28(10):95-97
在语音识别系统中产生错误识别的原因之一是端点检测有误差.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正确地确定语音的端点并不困难.然而,大多数实际的语音识别系统需工作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一些常规的端点检测方法,例如基于能量的端点检测方法在噪声环境下不能有效地工作.本文利用倒谱特征来检测语音端点,提出了带噪语音端点检测的两个算法,第一个算法利用倒谱距离代替短时能量作为判决的门限,第二个算法改进了基于隐马尔柯夫模型(HMM)的语音检测以适应噪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得到高正确率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短时能量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仁志  崔慧娟 《电声技术》2005,(7):52-54,59
研究了噪声环境下,利用短时能量为特征进行语音端点检测的问题。在采用短时全带能量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算法将短时高频能量作为辅助特征,同时使用了最优边沿检测滤波以及双门限-三态转换判决机制,从而保证了算法在噪声环境下的端点检测准确性和对信号绝对幅度变化的稳健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能量闻值法以及G.729中使用的VAD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噪声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个简单、高效和稳健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6.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往往是基于短时能量以及过零率等实现,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检测算法的准确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LSTM)递归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语音信号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的特征属性利用SOM神经网络进行聚类,并根据每个时间节点的语音状态对聚类结果进行调整,构造能够判别语音状态和噪声状态的样本作为LSTM递归神经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端点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实际的噪声环境下,一些传统的端点检测方法已经不适用,为了提高在强背景噪声条件下语音端点检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在DCT变换域下,基于Gaussian-Gamma模型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设定其纯净语音信号的统计分布函数为Gamma分布,其相应参数使用了最大似然估计以及预测估计的方法.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健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鲁棒性较好,在较低的信噪比下仍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到语音信号的端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子带能量累积变化的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环境下的语音端点检测在稳健语音识别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噪音和语音子带能量的累积分布变化,提出一种新的语音信号端点检测算法。通过计算各帧的子带能量变化程度,并以此设定门限进行语音端点的检测。实验表明,与一些传统的端点检测算法比较,该算法在速度和抗噪声能力上都有所增强,适合低信噪比下的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蕾  孙林慧  杨震 《信号处理》2011,27(1):67-72
本文基于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基上的近似稀疏性,采用稀疏随机观测矩阵和线性规划重构算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感知与重构。研究了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观测序列特性,根据语音帧和非语音帧压缩感知观测序列频谱幅度分布分散且差异较大的特性,提出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并对4dB-20dB下的带噪语音进行端点检测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与奈奎斯特采样下语音的倒谱距离端点检测算法一样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但由于采用压缩采样,减少了端点检测算法的运算数据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EMD和改进双门限法的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语音识别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和识别能力,在基于短时能量和过零率的端点检测算法中,能量计算方法不尽合理而且在低信噪比下检测效果大大降低。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改进双门限法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本文算法有更好的端点检测能力,显示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应用语音倒谱特征参量的端点检测改进算法,对信噪比(SNR)从-10~20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到语音端点。  相似文献   

12.
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identify speech-segment endpoin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and a new wavelet entropy ratio with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With the EMD, the noise signals can be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Then the proposed wavelet energy entropy ratio can be used to extract the desired feature for each IMFs component. In view of the question that the method of voice endpoint detec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wavelet entropy ratio cannot adapt to the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condition, an appropriate positive constant was introduced to the basic wavelet energy entropy ratio with effectively improved discriminability between the speech and noise. After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energy entropy ratio with the proposed wavelet energy entropy ratio,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imple and fast. The speech endpoints can be accurately detected in low SNR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3.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 algorithms declines sharply in lower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environments. In this paper, a feature weighting likelihood method is proposed for noise-robust VAD. The contribution of dynamic features to likelihood score can be increased via the method, which improves consequently the noise robustness of VAD. Divergence based dimension red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aving computation, which reduces these feature dimensions with smaller divergence value at the cost of degrading the performance a littl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Aurora Ⅱ database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in noise environments can remarkably be improv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hen the model trained in clean data is used to detect speech endpoints. Using weighting likelihood on the dimension-reduced features obtains comparable, even bette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original full-dimensional feature.  相似文献   

14.
方杰  李英  钱红 《电声技术》2006,(8):46-49
在研究双门限比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语音端点检测不变门限三次搜索检测法,该方法主要由多词检测、端点修复和漏点检测3部分组成,有效解决了双门限比较法检测连续词端点的门限设置问题;在语音信号归一化的前提下,能以同一门限准确检测出语音信号的端点。在较低信噪比情况下,基于语音信号的短时相对自相关序列的短时平均幅度的端点检测能够获得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林兴华  肖熙 《电声技术》2011,35(9):34-37
为了克服传统端点检测算法在有噪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多子带端点检测算法,它能根据子带背景噪声大小动态设置门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较传统的检测方法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
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语音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结果。提出了基于ICA(独立分量分析)增强和谱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快速有效,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特别适合低信噪比下的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17.
宋波  方勇 《电声技术》2009,33(10):56-60
随着音频编辑软件的广泛使用,数字语音材料很容易被重新编辑。如何对数字语音信号原始性进行有效的认证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课题。提出了一种置换语音信号的小波包-谱相减(WPT-SS)的被动检测方法,利用语音设备固有噪声特性,对置换语音信号进行有效检测和置换区域定位,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董胡  钱盛友  刘洋  谭乔来 《通信技术》2007,40(11):364-365,368
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及识别效果.提出了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增强和改进谱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DCT(离散余弦变换)进行语音增强,然后再通过改进谱熵法判决去噪后语音的端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有效,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特别适合低信噪比下的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