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配电网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作为其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配电网技术的发展相对于其他电力环节来说,  相似文献   

2.
《浙江电力》2015,(4):73-74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新技术应用和设备供应商数量的不断增加,整合各设备供应商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满足工业界和用户在效率、产品设计和通用性上的共同需求,消除技术障碍,根据智能配电网当前的应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有必要讨论数据模型、通信协议和电网接入的标准化问题。1标准化组织和国际性活动在电工技术领域中,除了ISO(国际标准化组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就是一系列的智能单元与电网相连组成的分布式系统。随着智能电网的实施,现场和IT设备间的关键信息传输也大量增长。智能电网的区域网络为通信技术开启了一个独特的市场。根据欧洲智能配电网当前的应用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现场总线部署中最流行的5种可选技术:PLC(电力线载波)、BPL(宽带电力线)、专用无线(RF-无线射频)、公共无线(GPRS/GSM/3G/LTE)和Wi Max。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构建中起支撑作用,对智能电网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欧洲配电网智能化进程中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以为中国建设智能配电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智能配电网通过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性,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结合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和地区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地区电网在智能配电网部分关键技术中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对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基于实时全景信息的配网智能调度运行技术和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配网数据挖掘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配电网通过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安全性,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结合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和地区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地区电网在智能配电网部分关键技术中的研究和实施情况,对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基于实时全景信息的配网智能调度运行技术和基于实时数据库的配网数据挖掘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建设试点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一环,对其发展进行诊断分析有助于找出智能配电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智能配电网特点,遵循科学合理的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电网规模、安全可靠水平、协调互动性、智能化水平等内容的智能配电网发展诊断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智能配电网进行发展诊断分析,能够最大限度地削弱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以武汉配电网为例,通过对该市智能配电网近年来发展情况的分析,给出了武汉智能配电网发展状况诊断结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电网研发路线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明俊 《供用电》2010,27(2):1-5,16
充分体现智能电网特征的智能配电网,已成为当前是否优先研发的一个关注话题。在阐述智能配电网研发特点的基础上,将智能配电网的研发分为支撑系统、各种应用和智能设备三个层次展开分析讨论,试图寻求一条既充分发挥当代电网作用又跟踪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发路线。最后,就我国搭建智能配电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配电网一般指电压等级为110 kV及以下的电网,由于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用户联系,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针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难点,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展望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高级配电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吴国沛  刘育权  熊文 《供用电》2010,27(6):12-14
结合广州地区配电网实际情况,分析智能配电网信息支持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对基于实时全景信息的配电网智能调度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基于实时数据库的电网综合数据平台和基于综合数据平台的配电网数据挖掘技术等进行了讨论,对广州电网在智能配电网部分关键技术中的研究和实施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讨论与研究钢铁企业供配电网中智能电网建设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与启示,构建钢铁企业智能供配电网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其特点,并针对钢铁企业供配电网的具体特征和需求,对构建钢铁企业智能配电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演进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由于用户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电网侧与用户侧间的互操作,需要关注智能电网用户域的标准化进程,以满足电网侧、用户侧的不同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组件之间的互操作要求。该文基于智能电网用户域重要核心标准系列,分析了智能电网用户域的标准化现状。结合智能电网用户域概念模型,对比分析了智能电网架构模型(smart grid architecture model,SGAM)的差异,并以微电网为例说明了通过SGAM模型映射方法进行标准的差异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智能电网用户接口规范方面所涉及的数据模型、通信协议以及需求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进行分析,为智能电网用户域标准化提供参考,支撑供需双方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2.
张明昭  郭年 《湖北电力》2014,(10):62-65
智能电网下的配电网通信建设直接影响着配网智能化功能的发展。文章结合湖北电网配网通信系统建设情况,介绍了配电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式和组网技术,提出了在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开展配电网通信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简述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情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研究概况,分别从基础研究、网络规划和系统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光伏电站建模、基本运行特性、光伏电站建设规划及出力预测、含光伏电源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网络潮流、电压与无功平衡、电能质量、继电保护、故障与可靠性、微网动态特性、优化调度与协调运行等内容,以期为光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促进智能电网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标准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调度部门汇集了电网运行、生产管理、市场运营等大量数据资源,从电力调度中心信息标准化着手,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平台对智能电网的信息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结构、公共信息模型、信息对象编码标准和组件接口规范、系统测试等方面介绍了山东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5.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发展上的重大变革和创新,智能配电网是建设智能电网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架构,探讨了智能配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继电保护工作现状,对智能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电能已经成为人们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首选的能源供给来源。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展配电网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用以满足不同用电户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智能配电网组成结构对元器件的功能要求和安全保护措施,对照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过程,展望了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配电系统作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动配电网。配电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本地存储系统和响应负载严重影响了电网规划和调度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主动配电网的最优运行方式与控制问题,特别是对电压的调节以及对线路阻塞的管理。本文还分析了主动配电网中的主要挑战与机遇,并讨论了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描述了一种基于广域信号的统一控制算法,用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分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于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来说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自动化和通信规划作为电网自动化水平和通信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电网规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配电网规划一方面是要符合城市规划总体的发展规划,同时也是电力企业战略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对于配电网的节点电压、短路电流、网络可靠性、线路潮流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的也与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及智能配电网相关的阐述,分析了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智能配电网的信息架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智能配电网的信息构架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思想体现,智能配电网融合先进的电脑技术、灵活高效的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做为"硬件"基础;智能配电网信息构架是通过构建统一的电网模型,将电网系统所涉及到的设备资源信息、空间地理信息以及含有时间信息的电网运行状态信息、运行安全信息、能源供需信息、客户响应信息等,做为"软件"实现智能:在任意时刻的时间断面上,智能的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处理,使配电网满足未来新能源接入、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社会参与的更高需求。文章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和背景,研究了智能配电网的信息架构的基本构成,说明了可用的智能配电网信息描述模型,分析了信息模型可利用的国际标准,探索了智能配电网信息架构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冯翔 《低压电器》2011,(24):30-34
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智能配电网多源信息集成模型融合了配电网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并结合IEC 61968-11或IEC 61907-301相关规范标准,通过构建统一智能配电网信息集成互事模型,将智能配电网系统中所涉及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源环节的设备资源信息、子系统间点对点服务信息、能源供需信息、电力客户需求侧电能供应响应信息等作为集成模型的信息源,实现了配电网不同子系统间多源信息数据的一体化建模和智能集成共享,使配电网能够满足未来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复杂网络化架构、节能环保等智能电网多源数据信息集成模型组件的更高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