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以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替代润滑油基础油调制凡士林原料并经高压一段串联加氢制取医药白凡士林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可以替代润滑油基础油调制物理性质符合产品要求的凡士林原料。减三线馏分油和减三线蜡下油等含石蜡组分在凡士林原料配方中的含量应在合理范围,含石蜡组分含量过高会影响调和物的拉丝性。在试验条件下,以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为调和组分调制的凡士林原料,可以采用高压一段串联加氢工艺生产符合GB1790-2012医药凡士林标准的白凡士林产品。  相似文献   

2.
介绍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以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替代润滑油基础油调制凡士林原料并经高压一段串联加氢制取医药白凡士林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可以替代润滑油基础油调制物理性质符合产品要求的凡士林原料。减三线馏分油和减三线蜡下油等含石蜡组分在凡士林原料配方中的含量应在合理范围,含石蜡组分含量过高会影响调和物的拉丝性。在试验条件下,以减三线馏分油、减三线脱蜡油和减三线蜡下油为调和组分调制的凡士林原料,可以采用高压一段串联加氢工艺生产符合GB1790-2012医药凡士林标准的白凡士林产品。  相似文献   

3.
王士新 《工业催化》2016,24(7):59-62
介绍了使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石蜡加氢催化剂进行高压一段串联加氢制取食品级凡士林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选择适宜的凡士林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制取食品级凡士林,加氢产品质量符合SH/T0767-2005食品级凡士林标准,但操作条件调整空间较小,提高空速和降低反应温度空间受限;加氢制取食品级凡士林的运转周期约500 h,不能进行长周期运转;质量较差的凡士林原料不能制取食品级凡士林。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南阳脱沥青油生产凡士林的可能性,提出南阳脱沥青油含有较多的微晶蜡,滴点较高,不是生产凡士林的合适原材料;但若与蜡下油和中等粘度的润滑油、基础油调配后,可生产出同时满足医药和化妆用品标准要求的凡士林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中海油某炼厂加氢裂化装置尾油为原料,采用该炼厂石蜡基润滑油加氢装置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段反应器现用催化剂,进行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化妆品级白油、食品级白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温度下均无法制备出高黏度指数(100)且倾点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在反应压力15 MPa、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800∶1、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段反应温度分别为330、240℃条件下,加氢生成油300~380℃馏分段(收率18.48%)和380℃馏分段(收率36.79%)分别可以达到食品级白油(GB 1886.215—2016)、化妆品级白油(NB/SH 0007—2015)产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及含硫油润滑油馏分为原料 ,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 /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异构脱蜡 /补充精制工艺制取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的中型试验 ,结果表明 ,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 ,加氢法具有目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蒋立敬  牛景弘 《沈阳化工》2000,29(2):115-117
介绍了以辽河,新疆,胜利,大庆及含硫油润滑油馏分为原料,采用高压加氢处理,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和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制取HVI和VHVI润滑油基础油的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润滑油生产工艺相比,加氢法具有目的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加氢脱蜡催化技术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筠 《当代化工》2006,35(4):239-242
以石蜡基各类蜡油馏分油为原料,应用加氢处理(RLT)、临氢降凝技术(RIW)、异构脱蜡(RIW)组合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通过对不同工艺的特点、产品分布、产品性能进行分析比较。为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提供依据。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工艺,产品可达APIⅡ类基础油,但产品收率低,加工流程长,加工成本高,不适合以大规模生产润滑油基础油装置。脱蜡油:加氢精制-临氢降凝工艺,临氢降凝反应主要体现在选择性加氢裂化反应中,粘度指数的提高受到局限,不适合生产APIⅡ、APIⅢ基础油,该工艺适合重质脱蜡油加氢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过程,尤其适宜生产白矿油原料。脱蜡油、蜡下油:异构脱蜡工艺,蜡下油具有凝点高,蜡含量高的特点,成为异构脱蜡技术的较理想原料,采用加氢异构脱蜡技术生产通过调整原料质量和控制反应深度可生产满足VHVI基础油,满足APIⅢ类基础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全辉  苏重时 《辽宁化工》2003,32(10):415-418
介绍了以甲基异丁基酮(MIBK)和甲乙酮(MEK)为溶剂进行脱蜡脱油生产微晶蜡的试验研究,对溶剂脱蜡脱油过程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溶剂的过程相比,其过滤速度和微晶蜡产品的收率都得到提高,而且微晶蜡的含油量达到小于1%的食品级标准要求。MIBK—MEK拥有的良好的选择性使其在溶剂脱蜡脱油生产微晶蜡工艺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志强 《当代化工》2004,33(1):43-46
针对蒸馏减压渣油的深加工,探讨了采用溶剂脱沥青及溶剂脱油脱蜡(MIBK)等工艺生产80—90^#微晶蜡的技术路线,同时,对联产光亮油料及医用凡士林基础脂也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1,1,1-三氟乙烷(HFC-143 a)在混配制冷剂中的应用及1-氯-1,1-二氟乙烷(HCFC-142b)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原料的应用,详述了HFC-143 a/HCFC-142b的制备工艺,即由起始原料偏氯乙烯(VDC),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1,1-三氯乙烷(HCC-140),1,1-二氟乙烷(HFC-152 a)为原料的光氯化法。最后得出结论,以VDC为原料的制备HFC-143 a/HCFC-142b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几种含α-官能团的二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为原料制备了几种含官能团的二硅氧烷封端剂.将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在50%乙醇水溶液中水解,可得到85%收率的1,3-双氯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Ⅰ);产物Ⅰ同醋酸和三乙胺在对二甲苯中回流18 h,得到90%收率的1,3-双乙酰氧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Ⅱ);在盐酸催化下,产物Ⅱ同过量甲醇在室温下进行酯交换反应24 h,得到约80%收率的1,3-双羟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用1H NMR、GC-MS、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确定产物的含量、结构和主要副产物的结构,简单探讨了反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四氯化硅加氢制备三氯氢硅是新一代多晶硅生产技术中实现副产物四氯化硅变换循环再利用而减少污染的重要手段。在围绕该反应的众多工艺方案中,催化热氢化法能耗低、选择性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研究用于催化热氢化法的催化剂主要包括过渡金属类催化剂、碱土金属催化剂和耐高温腐蚀含硅多孔陶瓷。常用加氢类过渡金属催化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碱土金属催化剂选择性较高、化学性质更稳定。而制约催化热氢化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纯多晶硅生产对于杂质的极低容忍度、苛刻的反应环境以及活性位吸附含氯产物造成单程转化率降低。开发耐高温、抗腐蚀、反应条件下物化性质稳定并易于脱附产物的热氢化催化剂是催化热氢化法发展的主要方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用在催化热氢化法中的各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α-甲基苯乙烯为原料,SnCl4为催化剂高效合成了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考察了影响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收率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α-甲基苯乙烯质量的1%,反应温度140℃,反应3h,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收率可达92%以上。结果表明,SnCl4具有催化活性好,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是合成1,1,1-三甲基-3-苯基茚满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氯乙烯路线气相催化氟化合成1,1,1,2-四氟乙烷的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以及氟化氢与三氟乙烯、HCFC-133a反应的特点,认为控制生成HCFC-133a的反应热、提高HFC-134a的选择性是反应研究的关键。建议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氟化物载体负载的低铬或无铬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文松  柴晓伟  姜杰 《工业催化》2015,23(3):167-171
工业混合气中的许多有价值气体常因氧气含量较高而不能循环利用,甚至容易导致燃爆,给工业生产带来安全问题。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工业混合气脱氧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对工业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催化脱氧、化学吸附脱氧和活性炭高温脱氧方式进行介绍,概述混合气脱氧剂类型,混合气脱氧剂包括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和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介绍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中的铜系、镍系、锰系、钼系和铁系脱氧催化剂,并对今后混合气脱氧剂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贵金属脱氧催化剂较昂贵,非贵金属型脱氧催化剂已成为主流,各种非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将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BA试验"方法进行大孔磺酸树脂催化剂催化FCC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的加速寿命试验考察;通过BET比表面积、非金属元素分析和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烷基化脱硫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对失活催化剂浸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深处理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丧失。在反应过程中,烯烃低聚和芳烃烷基化等副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以及碱性氮化物中和活性基团H+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并且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主要原因。覆盖催化剂或堵塞孔道的物质主要由大量长链烷烃、少量长链烯烃和芳烃物等有机物组成。  相似文献   

18.
王艾栓 《中国氯碱》2006,(9):38-39,45
介绍了氯乙烯精馏残液的处理方法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了采用氯化法,从高沸残液制取高纯1,1-二氯乙烷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介绍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在中国石化集团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0.5 Mt·a-1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考察原料性质和主要操作条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保持一定比例的系统藏量及相近工况下,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的加入,使催化裂化装置产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汽油收率,但焦炭收率略有上升;三旋压降和双动滑阀开度在试用初期略有波动后基本平稳,装置流化情况正常,表明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对装置流化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主风机耗电量没有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平衡剂比表面积和微反活性等指标上升,表明JCRH-N催化裂化强化助剂是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优异重油催化裂化助剂。  相似文献   

20.
对4-氨基苯基-β-羟乙基砜的催化加氢工艺及催化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加氢反应工艺最优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3%Pd/C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3%,反应温度90℃,反应压力1.80 MPa,搅拌速率900 r·min-1。催化剂中添加碱土金属Ba能有效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反应时间3.5 h的原料转化率为99.97%,目标产物收率达98.71%,副产物质量分数1.23%,性能优于国外对比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