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低pH东江原水的自来水厂消毒方式由氯气改为次氯酸钠,分析运行一年来的微生物、pH等数据并进行成本核算。结果表明,改造后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微生物均未检出,完全达到与氯气相同的消毒效果;与氯气相比,投加次氯酸钠能提高出厂水pH0.2~0.3,并显著降低氢氧化钠的投加量,从而消毒和投碱的运行成本由改造前0.0238元/m~3降低至0.0203元/m~3。  相似文献   

2.
南方某自来水厂2018年将液氯消毒改为次氯酸钠溶液,分析对比了改造后12个月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不会降低消毒效果,出厂水微生物指标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投加次氯酸钠溶液能有效提升出厂水p H值,减少氢氧化钠溶液的使用量,消毒剂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吨水综合成本由改造前的0. 036 3元/m3降低至0. 0302元/m3。  相似文献   

3.
以南方某自来水厂的砂滤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次氯酸钠投加试验,研究了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对砂后水pH值的调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水体pH值逐渐升高,投加1.0、1.5、2.0mg/L的次氯酸钠能够将砂后水的pH值从6.9分别提高至7.7、7.9和8.0;同时,次氯酸钠的游离碱含量越高,对砂后水pH值的调节效果越明显。但次氯酸钠调节砂后水pH值的效果受原水水质的影响,在不同水质条件下,效果有显著差异。当自来水厂采用次氯酸钠消毒代替液氯消毒时,建议保留投碱系统以保证出厂水pH值达标。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低p H值、低硬度和低碱度的水质特点加剧了供水管道的腐蚀,导致管道渗漏、爆管以及"黄水"现象频繁发生。某水厂设计了清水池投加石灰上清液的再矿化系统对出厂水进行再矿化处理,以改善出厂水水质,提高水质化学稳定性。介绍了该水厂再矿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调试运行期间对再矿化实施前后出厂水p H值、浊度和余铝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再矿化系统根据进水量动态投加石灰水的运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出厂水p H值,且对出厂水浊度及其他常规指标影响较小。再矿化系统投入使用后石灰消耗量同比有小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清水池投加石灰减少了前段工艺的石灰投加量。  相似文献   

5.
水厂制水过程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存在许多缺点,如石灰浆容易堵塞计量泵、易产生大量粉尘等.针对原水水质特点,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用NaOH替代石灰解决了石灰投加存在的诸多弊端.在韶钢生活水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项改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大大节省制水成本,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吕华  宋蓉晖 《城镇供水》2005,(6):25-26,31
深圳市宝安区自来水公司新安水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总设计能力为7万m^3/d,分三期建成,原水来自铁岗水库,原水pH值在6.7-7.3之间。絮凝剂用聚合氯化铝,消毒杀菌用液氯,这两者投加后,容易导致出厂水pH值低于7.0,甚至会低于国标最低要求值6.5,pH值低于7.0的出厂水容易腐蚀管网,且从人体的酸碱平衡考虑,pH值低于7.0的水不宜饮用,为了调节出厂水pH值和增加混凝效果,采用投加石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用O3/BAC工艺的某自来水厂中炭滤池出水pH值大幅度降低的现象,根据炭滤池pH值变化的关键因素对其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活性炭滤料原位酸碱改性技术,并从净水效果和经济性两方面对砂滤池前投加烧碱或石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先对活性炭进行烧碱浸泡改性,使其pH值平衡点提高至所需值,再在砂滤池前投加石灰调节待滤水pH值至该平衡点左右,经过炭滤池酸碱缓冲后出水pH值维持在该平衡点处,达到了调节pH值的效果,出水CODMn 、NH3-N、浊度等指标均能达标,且水质硬度从90.7 mg/L增加到了178.4 mg/L,对防止给水管网腐蚀有利.  相似文献   

8.
李莉 《城镇供水》2014,(5):37-40
夏季水质经常变化,为了保证出厂水质要求,降低制水成本,在滤池前再次投加混凝剂,确保混凝提高过滤效果保证出厂水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浊、低pH值下高稳定性铁锰的特殊水质情况,开展了强化去除水中稳定性锰的应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稳定性铁锰的微污染地表水,通过投加石灰调节原水的pH值7.3-7.4,可明显改善混凝工艺对锰的去除效果,稳定性锰的去除率提高了10%;投加黄泥调节原水的浊度至15NTU时,稳定性锰的去除率提高了11.4%;同时投加石灰、黄泥和二氧化氯预氧化的生产试验表明,当原水的锰含量为0.4mg/L时,能够保证滤后出水锰低于检测限。  相似文献   

10.
黄磊 《城镇供水》2021,(4):69-75
在自来水厂的整体净水工艺流程中石灰投加是调节pH,确保水质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生产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将自动控制技术融入石灰投加流程,自动化石灰投加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受行业所重视.以金华仙源湖水厂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水厂升级改造实际应用,阐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石灰投加系统中的应用模式.根据石灰投加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操作要求,介绍编程实现逻辑及程序源代码.在自动投加系统中,投加的控制方式对系统整体运行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仙源湖水厂结合精细投药算法,采用流量比例复合环计算控制方式,引入在线pH仪实时测量值,进行反馈对比运算,对扰动进行有效补偿,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投加效果更佳.经水厂实际运行验证,运用基于PLC的自动控制技术对石灰投加系统整体性能有较好提升,非常适合水厂日常生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厂实践分析,采取增加混凝前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同时减少滤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加装曝气装置并改造絮凝工艺、更换除锰滤沙和更换水源等措施,解决水厂因锰含量偏高经二氧化氯消毒导致出厂水色度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兰旭 《市政技术》2014,(2):100-102,108
东莞市第3、4、5水厂作为东莞市的主要水厂,向东莞市及周边几个城镇供水,运行良好。但受原水水源的影响,其出厂水pH值低至6.5左右,呈弱酸性。出于对水质的要求以及对管网维护方面的考虑,决定在这3个水厂增设出厂水pH值调节工艺,来改善出厂水pH值偏低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将出水的pH值控制到7.5更为经济合理;并对几种备选的碱性药剂进行了比较,决定采用NaOH作为投加药剂。  相似文献   

13.
聚氯化铝对糖精钠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剂聚氯化铝的不同投加方式和投加点对糖精钠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调节前投加和在pH值调节后投加这两种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前一种投加方式效果较好;废水调节pH值后产生的沉淀物去除后投加比不去除沉淀物直接投加的混凝效果好.在实践中,针对某种废水、某种混凝剂,应通过试验确定相应的最佳投加方式和投加点.  相似文献   

14.
解决水库水pH值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厂原水pH值随季节变化,夏季有时低于6.5。为了保证出厂水水质,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加碱。本文比较了几种酸碱调节剂的投加效果及其生产成本,讨论了不同碱剂对水质稳定参数的影响,并通过大理石实验,给出了本厂水质稳定性参数的范围。介绍了水厂石灰自动化投加系统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乐果为目标化合物,探讨了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以及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三种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乐果的去除效果随着活性炭投加量与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活性炭吸附-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对乐果的去除效果要略好于单独采用活性炭吸附,但这两种工艺都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乐果.采用石灰碱解-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工艺时,乐果的去除率随着石灰碱解的pH值升高而增加.当原水乐果含量为0.182 mg/L,用石灰调节原水pH值为9,投加30 mg/L活性炭吸附20 min后,去除率达89.9%,沉淀出水乐果浓度为0.018 4 mg/L,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圳梅沙片区供水管网突发黄水现象的成因分析,明确水源切换时水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pH值降低引起的水质化学稳定性下降是该区黄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水厂采用投加石灰的方法提高水质化学稳定性,当控制出厂水的pH值为8.0~8.5时,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出厂水的水质化学稳定性,实现水厂内控制管网腐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夏季台风及暴雨期间,该水厂原水水质波动较大,短时间内存在原水水质中细菌数量突发性陡增,日常的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对细菌控制存在潜在风险。针对该情况,对消毒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制定了优化消毒剂投加点、提高消毒剂浓度、联合消毒剂投加种类、升级消毒剂投加设备等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改造措施,以期通过增加原水预氧化和提高次氯酸钠在水中CT值,消除出水微生物潜在安全风险。系统优化改造后,消毒效果明显提升,滤前、滤后、出厂水菌落总数显著下降,滤前平均菌落总数下降了32.5%,出厂水菌落总数由0~10CFU/mL稳定至0CFU/mL,远低于内控标准;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氯甲烷含量较改造前降低了25.7%;工艺改造对其他水质指标均未造成不良影响,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标准。  相似文献   

18.
鹿燕 《供水技术》2012,6(5):18-21
分析了辛安水厂原水水质问题及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通过在常规混凝单元增加投药量、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氯化以及在过滤单元投加助滤剂等强化措施,探讨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各种强化措施可以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和藻类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提高常规工艺的处理效能,保证出厂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兼氧调节/混凝沉淀/接触好氧工艺对广州某纺织印染厂印染综合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日处理量下对废水中COD、NH3-N、色度的去除效果及对pH值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处理量从15 m3/d增至21 m3/d,经兼氧调节/混凝沉淀/接触好氧预处理后,出水COD、NH3-N、色度分别达到150~200 mg/L、1~3 mg/L、100~125倍,水质达到后续深度处理的要求。与该厂现有工艺相比,该工艺无需加碱调节废水pH值,且混凝剂投加量少,节省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规水处理工艺下出厂水的pH偏低这一现象,就加碱和搅拌这两种能够提高出厂水pH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可以迅速提高砂滤池出水的pH,且先消毒后加碱工艺比先加碱后消毒工艺更经济,当氢氧化钠的投加量为4 ms/L时,即可使砂滤池出水的pH值从6.7升高到7.5;对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出厂水,搅拌和曝气均可提高其pH,当碳酸(CO2)浓度为21.01 mg/L时,在200 r/min下搅拌40 min后,砂滤池出水的pH值从6.5升高到了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