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化工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处理的结焦结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工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过程中,碱金属盐类在炉膛受热面沉积,造成炉膛的结焦结渣:熔融的碱金属盐类沿炉壁流到床层,在床温条件下形成低熔点共晶体,引起床料的粘结、破坏流化,最终导致床层严重结焦结渣。论述了有机废液流化床焚烧炉结焦结渣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索及其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垃圾中碱金属会导致其在气化焚烧过程中的团聚、烧结、沉积及腐蚀等一系列问题。试验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热力学平衡法模拟研究了垃圾气化和焚烧过程中碱金属Na和K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当量比(或空气过量系数)、垃圾中Cl的含量等主要工艺参数对碱金属迁移和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碱金属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温度升高会提高碱金属的挥发性。当量比或空气过量系数对碱金属的分布影响较小。Cl含量对碱金属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当Cl含量小于1.0%时,Cl的增加会导致碱金属挥发性的急剧提高。当Cl含量大于1.0%时,Cl的增加会导致碱金属挥发性的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3.
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相碱金属对炉膛沾污结渣问题有重要影响,开展炉内温度与气相碱金属浓度的在线监测对结渣预测与燃烧调整有重要意义。基于FES技术开发火焰温度与气相碱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并应用与600MW超临界W火焰无烟煤机组,连续进行了温度与气相碱金属浓度测量。结果表明,温度与气相碱金属浓度随着机组运行数据的变化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右墙前测点受到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干扰较小,温度与气相碱金属浓度波动范围较小,但气相碱金属浓度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后,对该锅炉的结渣倾向预测结果是:随着负荷与给煤量的增大,气相碱金属浓度增大,结渣的倾向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得到温度对煤化工废焦燃用过程积灰特性的影响机制,在高温沉降炉实验系统上研究了烟气温度和壁面温度对热解废焦初始层及烧结层沉积灰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温度主要影响烧结层沉积灰的理化特性,对初始层沉积灰理化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壁面温度对沉积灰理化特性的影响与之相反;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沉积灰的熔融粘连情况逐渐减弱,通过吹灰或振打方式较易被清除,随着壁面温度的降低,初始层沉积灰的熔融程度降低,对大颗粒的捕捉行为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飞灰沉积;碱金属多以异相凝结的方式存在于初始层沉积灰中,烧结层沉积灰中碱金属含量较少;高钙和高铁特性是导致该燃料在燃烧利用过程中受热面积灰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结渣特性,本文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链条锅炉燃烧设备,选择5种生物质成型燃料,采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结渣率测定方法,对炉膛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及炉渣成分和灰熔融特征温度等对结渣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炉膛温度越高,过量空气系数越高,结渣率就越高;对大多数生物质成型燃料来说,软化温度越低,结渣率越高;当软化温度超过1 368℃时,不会发生结渣,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锅炉,炉膛的出口烟温应低于1 000℃,可以减少结渣。另外,结渣也与生物质灰渣中的Si元素、碱金属元素及碱土金属元素有关,碱土金属可以抑制结渣,而碱金属和Si元素可促使结渣,从而为设计适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及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330 MW燃准东煤锅炉,借助实验手段与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热力计算,分析了炉膛受热面不同程度灰沉积对传热过程中热流密度、导热系数和热有效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并拟合出屏式过热器出口烟气温度、热有效系数与灰沉积厚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灰渣导热系数随灰渣温度升高而增大;灰沉积厚度超过10 mm后,灰渣热流密度降幅减小,炉膛火焰燃烧稳定,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逐渐稳定,热有效系数保持较低状态,锅炉效率变化不大;灰沉积厚度从0增加到10 mm时,受热面热流密度明显下降,炉膛平均温度上升,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了16.5%,热有效系数减小了约68%,锅炉效率下降了2.26%;所得的拟合关系式对于燃准东煤锅炉改进结构设计和优化吹灰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煤粉燃烧过程中煤灰的汽化、成核、凝结等物理化学过程是炉膛中亚微米颗粒形成的主要途径,借助CFD软件平台, 针对1台92.9kW卧式炉,对此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得到了炉内的温度分布、氧浓度分布和亚微米颗粒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分布。计算结果显示,炉膛温度是亚微米颗粒生成的主要因素,相对于温度来说,氧浓度的影响不;分级燃烧通过降低炉膛温度可以实现降低亚微米颗粒排放的目的。计算结果对于从理论上分析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图10表2参12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的碱金属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明确了生物质燃料特点的基础上,对生物质中碱金属元素的来源和析出迁移规律进行了概述。归纳出碱金属引起的腐蚀、聚团和沉积问题,并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指出解决生物质碱金属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并总结了碱金属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Φ400 mm×1 920 mm大小的卧式燃油锅炉炉膛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常温高速空气射流辅以烟气再循环的方式组织炉膛内空气动力场,对不同炉膛容积热负荷和多种空气射流位置进行了CFD模拟,并对炉膛内流场、温度场与组分场进行分析,研究炉膛容积热负荷与射流布置位置对内循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射流位置布置在炉膛内径0. 75处、炉膛热负荷为400 k W/m~3时,在炉膛内形成较大的回流区,内循环速率达到4以上,燃烧温度在1 400 K以下,温度场分布均匀,反应放热率明显降低,有利于形成燃油MILD燃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燃料量、过量空气系数等对炉膛内烟气温度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量和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炉膛内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二次风速的大小明显影响炉膛内火焰形状和最高温度点位置;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热力型,过量空气系数为1.10时,炉膛内氮氧化物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军英 《节能技术》2010,28(4):355-359
美国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战胜危机、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法宝。本文介绍了美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为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采取的战略举措,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