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胡桃楸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胡桃楸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胡桃楸根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3)、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4)、α-乳香酸(5)、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6)、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7)。结论:化合物2-7首次从胡桃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褐藻小粘膜藻中的溴酚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 ,SephadexLH 2 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 ,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 :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 6个溴酚类化合物 ,分别为 2 ,2′ ,3,3′ 四溴 4 ,4′,5 ,5′ 四羟基二苯甲烷 (1) ,2 ,2′,3 三溴 3′ ,4 ,4′ ,5 四羟基 6′ 乙氧甲基二苯甲烷 (2 )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醇 (3)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基甲醚 (4) ,3 溴 4 羟基苯甲酸 (5 )及 2 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醛 (6 )。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厚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厚藤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atataosideⅡ(1)、batatosideⅢ(2)、stoloniferinⅩ(3)、stoloniferinⅨ(4)、3-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5)、3,7-二羟基-5,4'-二甲氧基黄酮(6)、3,7,4'-三羟基-5-甲氧基黄酮(7)、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结论: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高良姜根茎中一个新的二芳基庚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根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分别为:5-乙氧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1),5-羟基-1,7-二苯基-3-庚酮(2),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3),5-甲氧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4),(E)-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毛莲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莲蒿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层析进行分离,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鉴定15个化合物。结果:分离鉴定了3个倍半萜类:taurin(1)、1,11-bis-epi-artesin(2)、yomogin(3);3个黄酮类:5,7,3′,4′-四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4)、5,7,3′,4′-四羟基-6-甲氧基黄酮(5)、5,6,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6);3个三萜类:蒲公英赛醇乙酸酯(7)、木栓酮(8)、α-香树脂醇(9);2个甾体类: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2个香豆素类:莨菪亭(12)、7-羟基-6,8-二甲氧基香豆素(13);2个有机酸类:异阿魏酸(14)、咖啡酸(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黑边假龙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Rp-18反相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 7, 8-三甲氧基酮(1)、1,8-二羟基-3, 5-二甲氧基酮(2)、木犀草素(3)、β-胡萝卜苷(4)、海波拉亭(5)、1-羟基-3,5, 8-三甲氧基酮(6)、熊果酸(7)、雏菊叶龙胆(8)、木犀草素-5-O-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 1~3、5~7、9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旋覆花地上部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旋覆花地上部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手段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光谱学方法,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从旋覆花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2)、3,5,7,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3)、5,7,3',4'-四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异泽兰黄素(5)、紫花牡荆素(6)、芹菜素(7)、木犀草素(8)、黄芩素(9)。结论:化合物2、6、和9为首次从旋覆花属中分得,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旋覆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草豆蔻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豆蔻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草豆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1, 7-双苯-5-羟基-4, 6-庚烯-3-酮 (trans, trans-1, 7-diphenyl-5-hydroxy-4, 6-hepten-3-one, 1), 乔松素 (pinocembrin, 2), 山姜素 (alpinetin, 3), 7, 4′-二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 (4), 蜡菊亭(helichrysetin, 5), 2′, 4′-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 (uvangoletin, 6), (1E, 4Z)-5-hydroxy-1-phenylhexa-1, 4-dien-3-one (7), katsumadain B(8), 羊踯躅素I(rhodomollein I, 9)和金色酰胺醇酯(aurantiamide acetate,10)。结论:化合物7为一个新天然产物, 化合物9和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南药巴戟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药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南药巴戟天的根茎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7个已知化合物:大黄素甲醚(1),1-羟基-2-甲基蒽醌(2),2-羟基-1-甲氧基蒽醌(3),甲基异茜草素(4),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5),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6),3-羟基-2-甲基蒽醌(7),Digiferruginol(8),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9),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10),光泽汀ω-乙醚(11),蒽醌-2-羧酸(1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3),反式丁烯二酸(14),豆甾醇(15),胡萝卜苷(16)和β-谷甾醇(17)。结论:化合物8-12,14-1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2和14首次从巴戟天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0.
流苏龙胆中的(口山)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澎  刘霞  师彦平 《中草药》2007,38(3):344-346
目的研究流苏龙胆Gentiana panthaica中的仙酮类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与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流苏龙胆中分离得到6个[口山]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Ⅰ)、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Ⅱ)、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Ⅲ)、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Ⅳ)、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Ⅴ)和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柄异木患(Allophylulogipess)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长柄异木患茎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ycloart-24-ene-3β,26-diol(1),3-oxotrirucalla-7,24-dien-21-oicacid(2),zizyberenalicacid(3),蛇藤酸(4),ent-4(15)-eudesmene-1β,6a-diol(5),4(15)-eudesmene-1β,8a-diol(6),4(15)-eudesmene-1β,5a-diol(7),甲基埃斯特瑞(8),白桦脂醇(9),白桦脂醛(10),白桦脂酸(11),3β-hydroxy-5a,8a-epidioxyergosta-6,22-dien(12),3-oxo-19a-hydroxyurs-12-en-28-oicacid(13),熊果酸(14),东莨菪内酯(15),梣皮啶(16),黄花菜木脂素A(17),香草醛(18),松柏醛(19),2’,6’-di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20),p-(aminoalkyl)-benzoicacid(21),香草酸(22),1-O-p-coumaroylglucose(23),β-谷甾醇(24),poriferast-5-ene-3β,4β-diol(2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长柄异木患(Allophylulogipes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蛇藤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β-hydroxy-2-oxoolean-12-ene-22,29-lactone(1),2,6-二甲氧基苯醌(2),3-氧代齐墩果酸(3),24-去甲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4),白头翁酸(5),香草酸(6),23-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7),丁香酸(8),齐墩果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三萜化合物,化合物2-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4种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按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源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严重滞后,致使这一优质龙胆药材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条叶龙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栽培为主,而育种、栽培技术等与高产密切相关的措施的优化与推广等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4.
草豆蔻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黄酮类化合物,5个为含氮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1),isorhamn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2),pinocembrin-3,7-di—β-D—glucoside(3),quercetin 3-O-robinobioside(4),儿茶素(5),腺苷(6),尿嘧啶(7)烟酸(8),次黄嘌呤(9),腺嘌呤(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6-10为首次从山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当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和抗凝血以及抗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鉴定其结构;采用凝血酶时间法测试化合物的抗凝血活性,采用连续二倍稀释法测试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当归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4-二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1),β-谷甾醇(2),2,3,6-三甲基苯甲酸(3),尿嘧啶(4),胡萝卜苷(5),金丝桃苷(6),尿囊素(7),甘露醇(8),1S-(4’-羟苯基)-1,2-乙二醇(9),咖啡酸(10),绿原酸(11),蔗糖(12),D-葡萄糖(13)。化合物3,4,6,7,9,10和11能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化合物1,4,6,7和9显著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结论:化合物1,3,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3,4,6,7,9-11为当归地上部分重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东产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Roxb.)Benth.)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鱼藤酮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6a,12a-脱氢鱼藤素(7'-hydroxy-6a,12a—dehydrodeguelin,1),6-羟基-6a,12a-脱氢鱼藤素(6-hydroxy-6a,12a—dehydrodeguelin,2),(6aR,12aR,4'R,5’印~4,5'-dihydro~4,5'-dihydroxytephrosin(3),6’-羟基-6a,12a-脱氢鱼藤酮(6’-hydroxy-6a,12a—dehydrorotenone,4),(-)-rotoicacid(5),(-)-deguoicacid(6),12-deoxo-12a—fdcetoxyelliptone(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鱼藤属中分得,化合物7为首次从毛鱼藤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云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云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3,4-(1″-羟基-环氧丙烷)-2,3′-(1″′β-羟基-2″′-羰基-环丁烷)-1,1′-联苯(1),3,5-二羟基-肉桂酸二十八酯(2),2′,4,4′-三羟基查耳酮(3),bonducellin(4),7,3′,5′-三羟基二氢黄酮(5),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为首次从云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油桐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油桐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6种成分,它们是12-O-palmityl-13-O-acetyl-16-hydroxyphorbal(1),aleuritin(2),(-)syringaresinol(3),daucosterol(4),4-hydroxy-3,5-dimethoxybenzolicacid(5)和acetylaleuritolic acid(6).其中1和2首次从根中分得,并补充了一些NMR研究。结论:化合物3-6为本植物中首次报道,6是齐墩果烷型三萜,结构中具有△14,15,在天然界较少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购自青海的藏药青藏大戟(Euphorbia altotibetic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与结论:从青藏大戟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主要运用超导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波谱数据等,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S-(+)-1,5-二苯基-3-羟基-1-戊酮(1)、东莨菪素(2)、伞形花内酯(3)、松树脂醇(4)、(+)-丁香脂素(5)、西瑞香素(6)、异新狼毒素A(7),这7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