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脱脂菜籽粕为原料,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分步酶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及小肽等水解产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50℃、pH10.5、加酶量3250U/g、液料比15:1、时间1.5h;中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45℃、pH9、加酶量4500U/g、时间2h。制备的复合氨基酸及小肽等水解产物总水解度和氮收率可达25.66% 和86.8%;水解产物在pH3~7 范围内,氮溶解指数高于72.19%。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达85.67%,且产物中植酸、单宁等主要的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霉菌发酵乳为原料,以游离脂肪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检测指标,研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个因素对发酵乳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脂肪酶添加量1.5%,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游离脂肪酸含量为8.17%;蛋白酶添加量0.15%,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41%。说明酶解可有效增加霉菌发酵乳风味物质,为进一步增强牛乳风味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双酶水解四角蛤蜊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角蛤蜊为原料,使用内切-外切两步酶解工艺制备复合氨基酸选用多种蛋白酶对四角蛤蜊肉进行降解,以酶解液中氨基酸态氯含量和总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进而确定内-外两步水解的的蛋白酶种类,开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内-外两步酶解制备四角蛤蜊复合氨基酸的最佳工艺为:四角蛤蜊肉加3倍量水匀浆,匀浆液中加中性蛋白酶1500U/g肉,在酶解温度45℃、初始pH7.5下水解6h,灭酶活后改变条件,调pH7.0、温度为45℃,再加入复合蛋白酶4200U/g肉,在此条件下酶解11h.通过实验验证,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内-外两步酶解具有较好的水解效果,其氨基氮含量为20.78mg/g,总氮回收率为88.19%.  相似文献   

4.
椰子渣不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 《食品科学》2008,29(10):215
为提取椰子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在测定椰子渣化学组成后经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步酶解的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影响酶解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蛋白酶和脂肪酶一步酶解制备IDF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产品的性能.结果表明,椰子渣含蛋白质14.80%、脂肪35.50%、膳食纤维22.30%以及其它碳水化合物20.85%:蛋白酶解适宜条件为:pH8.0~9.0、加酶量5.0%~6.0%、温度45~55℃,酶解4.0~5h;脂肪酶解适宜条件为:pH7.o~9.0、加酶量5.0%~6.0%、温度40~45℃、酶解4.0~5.Oh;一步酶解的适宜条件为pH8.5、48℃,酶用量5.5%、酶解3.5h,此条件下蛋白质、脂肪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1%和83.6%:产品的持水率和膨胀率分别为3.25g/g和3.45ml/g,黏度为1.66mPa·s,产品纯度80.30%.因此椰子渣可经条件温和的一步酶解法制得较高纯度的IDF.  相似文献   

5.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分析了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氨基酸组成。采用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催化酶解澳洲坚果粕蛋白制备多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中含有32.25%的蛋白质,17 种氨基酸,含量为25.05%。碱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底物质量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10 g/L、酶解pH 8.0、加酶量2 4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了22.83%。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影响水解度的主次顺序为:加酶量>酶解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5 h、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pH 7.0、加酶量3 200 U/g,水解度达到了22.78%。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各因素对澳洲坚果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解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制备多肽的效果优于中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6.
以酶解产生的氨基态氮为指标,研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三种酶制剂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加酶量对猪皮制备胶原多肽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三种酶制剂的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温度50℃、pH为7、酶解时间4 h、加酶量3 000 U/g;碱性蛋白酶:温度50℃、pH为8、酶解时间5 h、加酶量3 000 U/g;木瓜蛋白酶:温度60℃、pH为6、酶解时间4 h、加酶量2 500 U/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不同酶制剂制备所得产物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三种酶制剂所得酶解产物中均含有被检测的各种氨基酸组分,且以碱性蛋白酶处理组各种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鲽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对鲽鱼下脚料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蛋白酶的水解能力,筛选最佳酶,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鲽鱼下脚料水解效果较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1%,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4.5 h。风味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05%,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5.0 h。二者复合的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2/1(添加量为0.15%),pH6.0、酶解时间4.5 h,温度50℃,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4.56%。  相似文献   

8.
优化影响近江牡蛎中性蛋白酶酶解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温度、pH、加酶量和时间。通过建立L16(44)正交表,并以水解度和鲜味氨基酸百分比为试验指标开展优化实验。其中以水解度为试验指标时,工艺优水平是酶解温度45℃、pH7.5、加酶量3 900 U/g、酶解时间5 h;以鲜味氨基酸百分比为试验指标时,工艺优水平是酶解温度40℃、pH7.5、加酶量3 900 U/g、酶解时间4 h。温度是影响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选择5种蛋白酶对大豆黄浆水进行酶解,通过比较其氨基酸转化率、鲜味评分以及综合感官评分,确定利用Protease M酶解豆腐黄浆水以提高酶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增强鲜味。在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和酶用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当反应温度45℃、pH 6、加酶量7%(对蛋白)条件下,酶解6 h,氨基酸转化率达到18.77%,能获得鲜味和综合感官评分最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步酶法提取裂壶藻油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裂壶藻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验证实验对正交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中性蛋白酶添加量9%,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酶解pH6.5;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12%,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6 h,酶解pH9.5。在此条件下的清油得率可以达到90.22%。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裂壶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4.13%,DHA含量为32.06%。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对罗非鱼下脚料的水解条件;并且研究了复合蛋白酶-风味酶双酶法的水解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为3%,pH值为7.5,时间为2 h,温度为50℃;在最佳水解条件下,复合蛋白酶水解罗非鱼下脚料所得的水解液的水解度最高.风味酶的二次酶解的最佳水解条件是:加酶量为1%,pH值为7,时间为1 h,温度为50℃,此条件下的双酶解的水解度可以达到25.9%.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共同水解双孢蘑菇蛋白的水解工艺,以α-氨基氮含量为指标,确定了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先加纤维素酶,料液比1∶20,加酶量250 U/g,初始pH值6.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20 min;后加中性蛋白酶,加酶量1500U/g,初始pH值6.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0 min.经双酶水解后,α-氨基氮含量可达36.96mg/g.  相似文献   

13.
双酶分步水解制备菜籽蛋白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选取Alcalase 2.4 L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菜籽蛋白。结果表明双酶分步水解制备菜籽肽的最佳工艺为Alcalase碱性蛋白酶在pH值9.5,温度55℃,底物质量分数3%,酶活性5 500 u/g条件下酶解5.5 h,水解度为21.14%,再用复合风味酶在pH值6,温度50℃,酶活性900 u/g条件下继续酶解3 h。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粗肽液用活性炭脱色的优化条件为:在活性炭质量分数1.5%,pH值4.5,温度55℃条件下脱色50 min,脱色率达32.15%,氨基酸损失率为25.15%。  相似文献   

14.
以鸡皮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肽。研究了酶的种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pH值对水解度和多肽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水解,加酶量为0.9%、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45℃及pH为7时,为酶解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牛骨汤的最佳酶解工艺并对其游离钙含量进行分析。以牛骨汤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指标,从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筛选最佳酶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解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酶解效果最好,其最优酶解工艺为:pH 7.60、加酶量1.16%、温度53℃、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4.83%;通过游离钙含量测定可知酶解后牛骨汤中可溶性钙含量增加了75%。  相似文献   

16.
以牡蛎为原料,采用酶解联合Plastein反应修饰的方法,获得高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以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对比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这5种蛋白酶对牡蛎肉的酶解效果,筛选出木瓜蛋白酶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8(g/m L)、加酶量2.0%、温度65℃、时间1.0 h、pH6.0,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可达到63.30%,在此基础上采用Plastein反应对酶解产物进行修饰,以游离氨基酸减少量和ACE抑制率为指标,考察反应过程中酶种类、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时间和温度对修饰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该反应的修饰,得到选用中性蛋白酶、底物质量分数40%、加酶量1.0%、温度30℃、时间2.5h、pH7.0时,ACE抑制率最高可达82.31%,比修饰前提高了19%。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对双孢蘑菇进行酶解,从而充分利用并提取其中的滋味物质,对比4?种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蘑菇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后水解液可溶性固形物、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可以显著除去水解液的苦味、涩味,保持其鲜味,并显著提高其咸味和滋味的丰富性,水解液清透明亮。因此选择风味蛋白酶对双孢蘑菇进行酶解处理,并以水解液游离氨基酸浓度为指标,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和加酶量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及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温度对风味蛋白酶酶解效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H值对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达到显著水平,风味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为pH?6.5、酶解温度60?℃、加酶量1?000?U/g、酶解时间3?h,该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水解液(游离氨基酸浓度140.27?mmol/L)可以作为双孢蘑菇调味品加工基料。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沿海的缢蛏为原料,开发新型天然调味品。通过食品行业常用酶的筛选,确定了中性蛋白酶和诺维信蛋白酶为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二者的最适酶解条件分别为: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2%,酶解pH 7;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0.2%,酶解pH 6.5。采用离子色谱法对两种酶复合后酶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酶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单酶高,其中1∶1复合比例进行酶解产生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在此条件下,检测出的17种氨基酸中,包含了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与酶解前相比,氨基酸总量增加了1.55倍,其中呈味氨基酸增加了1.75倍,表明这一比例的复合酶酶解缢蛏能够产生最佳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三孢布拉霉菌丝体细胞壁进行酶解处理,研究酶添加量、pH、温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破壁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3%,pH为6.0,温度45℃,蛋白酶酶解4h后纤维素酶酶解2h,最终提取率达到90.2%。实现了低能、温和、环保的生产提取工艺,为番茄红素工业化清洁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Protamex复合蛋白酶酶解猪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优化采用Protamex复合蛋白酶酶解猪骨的工艺条件。以酶解温度、时间、pH值、加酶量、料液比为因素,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Protamex复合蛋白酶酶解猪骨的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45℃、pH7.0、酶解时间6 h、加酶量0.4%(W/W)、料液比1∶10(W/V)。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10.08%。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猪骨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