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碎米糖化液离子交换的工艺条件.以树脂装量、pH和洗脱流速为考察因素,以洗脱指数为效应值,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用效应面法优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碎米糖化液离子交换的优化工艺为:在两支10mm×20cm的层析柱中分别加入阳、阴离子交换树脂10g,分别调pH为4.0、10.0后,在常温下以10d/min的速度洗脱.本文所建立的离子交换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进一步制备注射用葡萄糖的离子交换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摘     
81—15废蜜成分的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Ⅰ蔗糖分的回收—佐山晃司,…;精糖技术研究会志,1980,第29号,1—9,日本甜菜制糖株式会社研究所近几年在精糖技术研究会总会上发表了六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废蜜中各种组分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酶解产物中具有特定聚合度的直链麦芽低聚糖组分的含量,分别探究了膜分离、活性炭吸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不同离子交换树脂等分离技术对直链麦芽低聚糖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膜分离、活性炭吸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钠型/钙型离子交换树脂层析等技术均不适合直链麦芽低聚糖组分的连续化分离操作;相比而言,钾型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的效果较好,相比于初始酶解液,分离产物中目标组分G3~G6和G5+G6的比例分别提高了39.53%和8.13%,回收率分别达到78.11%和63.89%。在此基础上,以钾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吸附剂,利用模拟移动床可进一步提高终产物中G3~G6和G5+G6的比例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将波纹巴菲蛤酶解液经过凝胶层析柱(Sephadex G-15)分离收集到4个活性成分,活性最强的ACE抑制率达84.18%(0.5 mg/mL)。将组分4经过离子交换层析柱(SP Sephadex C-25)分离,并收集的高活性成分在可溶性蛋白为0.132 mg/mL ACE抑制率达到46.03%。最后将先后经过凝胶层析柱和离子交换层析柱收集到的ACE抑制率较高的组分通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出现2个洗脱峰,表明分离纯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连续离子交换(ISEP)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废水处理、化学制药、金属离子分离和无机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应用ISEP系统的沸石法海水提钾技术的工艺流程,实验研究了连续离子交换法海水提钾工艺.结果表明,产品钾富集液中的K 含量达63.07 g/L,较海水浓缩166倍;原料海水中的K 提取率达90.0%.此外,与传统的固定床离子交换系统相比,连续离子交换法海水提钾系统还具有产品K 浓度及原料K 提收率稳定、沸石利用率高、便于实现连续化操作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液为原料,用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发酵液中的氨基葡萄糖。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001×8吸附氨基葡萄糖的影响因素和动力学性质。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H=2.2,温度30℃,洗脱液0.7mol/L的硫酸铵溶液。层析柱Ф1 cm×10 cm,填料6 mL,进样量192 mL,进样流速3.19 BV/h(即每小时流过样品的体积为填充树脂床容积的3.19倍),洗脱流速3.8 BV/h,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达到95%,洗脱率达到98.3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硫酸氢钾在合成乳酸丁酯工艺中的催化性能。方法考察了硫酸氢钾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硫酸氢钾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易分离回收,重复使用性良好,废液排放量少等优势。适宜条件下收率达92.5%。结论硫酸氢钾是合成乳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所述废蜜提糖过程,是建立在废蜜色谱分离的基础上,在离子交换树脂柱中,把废蜜分离成糖分和非糖分的过程。本文讨论了糖厂在甜菜糖生产期内外,与应用这个过程的不同做法有关的各个方面。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糖液(产品部分),或进一步用结晶法处理,或者为生产液体糖而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此外,本文也讨论了残余废蜜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层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高效分离纯化方法,可用于低聚糖分离提纯和结晶糖母液中功能性糖分富集回收。该文论述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低聚糖基本原理、分离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并指出要拓宽离子交换层析法在低聚糖分离纯化上应用范围,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制备低聚糖分离的专用树脂填料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河蚬肉抗氧化肽。方法:河蚬肉酶解液经膜分离后,采用Sephacryl S-100 HR凝胶层析柱进行分离,得到抗氧化性最强的组分经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柱进一步分离,并对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经Sephacryl S-100 HR凝胶层析柱分离得到5个活性组分A、B、C、D和E,其中组分C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其总抗氧化能力A_(700 nm)、羟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79、83.33%和26.35%。组分C经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柱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C1和C2,其中C2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总抗氧化能力A_(700 nm)、羟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03、92.34%和35.94%。结论:河蚬酶解液抗氧化肽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突出,该研究为河蚬肉抗氧化肽的开发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比较了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过程,筛选出了适合分离锁阳总黄酮的树脂。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锁阳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其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吸附条件:溶液质量浓度3.9 mg/mL,pH值为5,吸附体积5 BV,流速2 BV/h,温度25 ℃;洗脱条件:体积分数为60%乙醇洗脱体积5 BV,体积分数为70%乙醇洗脱体积10 BV,流速2 BV/h,锁阳总黄酮纯度由9.83%升高至67.8%,其回收率为84.02%。因此,AB-8大孔树脂较适合分离纯化锁阳总黄酮。  相似文献   

12.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槲寄生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俶  倪永年  李莉 《食品科学》2008,29(2):68-71
目的:筛选出分离纯化槲寄生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并对影响分离纯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优化的纯化条件。方法:选择了四种大孔吸附树脂(AB-8、NKA-9、NKA-Ⅱ和D101)用来分离纯化槲寄生中的总黄酮,采用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及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总黄酮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AB-8分离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柱原液pH值4左右,上柱速度2BV/h,以40%乙醇为洗脱液控制洗脱液流速1BV/h,洗脱液用量为4BV。经AB-8纯化后,槲寄生产品中黄酮的纯度由12.16%提高到43.56%。结论:AB-8大孔树脂可以较好地分离纯化槲寄生黄酮。  相似文献   

13.
采用001×7、D001、D301吸附树脂对酵母抽提液中的谷胱甘肽进行分离,分别考察了洗脱液(氨水、氨性乙醇、盐酸及氯化钠)浓度,离子交换柱(Φ2.5cm×30cm)装柱高度,上样流速和洗脱流速对谷胱甘肽吸附和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301树脂对谷胱甘肽的吸附分离效果最好,吸附率达到84.63%;60%vol乙醇+10%氨水作为洗脱剂的洗脱效果较好,达85.51%;D301树脂装柱高度为20cm,上样流速和洗脱流速分别为1mL/min和2mL/min,此时,谷胱甘肽分离得率达到6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花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桃花多酚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并对其进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最佳纯化桃花多酚工艺条件。结果:D-101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约为0.744mg/mL,上样流速1BV/h,上样体积4.5BV,先用去离子水洗至洗脱液无色,再用80%乙醇以1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洗脱液用量约3BV。该条件下桃花多酚的质量分数可从6.17%提高到29.30%±3.04%,桃花多酚的总收率达79.01%±3.3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效果较好,可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树脂法提取桑椹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论文研究了以桑椹原汁为原料,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桑椹红色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AB-8树脂吸附和分离桑椹红色素的交换容量为66.15mg/ml湿树脂。在50℃,pH=2时,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的桑椹红色素用pH=1.50,50%乙醇洗脱,洗脱液湿度为室温,洗脱流速为0.5BV/h。AB-8树脂非常稳定,重复使用10次后,交换容量仅降低2.6%。用该工艺生产的色素产品为紫黑色粉末,色价比国家标准提高了近10倍。得率为0.88%。  相似文献   

16.
应用6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实验,筛选得到最佳树脂;通过动态实验确定最佳树脂对栀子苷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D1300树脂为最佳树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栀子苷废液吸光度值A238nm为1.683 0,吸附流速1.5 mL/min,洗脱流速2 mL/min,梯度洗脱,2 BV水洗,4 BV体积分数为30%乙醇洗脱。收集体积分数3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到纯度为82.23%的固态栀子苷产品。  相似文献   

17.
杏浆营养价值高,但杏浆销售利润很低,制约了其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杏浆的附加值,以新疆杏浆作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杏浆中天然果酸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以期分离得到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天然果酸,达到提高杏浆附加值的目的。结果表明:SQD56可以作为提取分离果酸的最佳树脂材料。SQD56树脂吸附果酸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6g/L、温度20℃、流速3BV/h;在该条件下,其比吸附量为(135.81±1.33)mg/g。果酸解吸最佳条件为氨水体积分数4%、温度40℃、流速3BV/h,洗脱体积6BV;在该条件下,果酸的洗脱回收率达(76.52±1.88)%。所提取的果酸主要是L-型果酸,如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相对含量分别为62.12%、22.05%、14.21%。  相似文献   

18.
HPD-60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大豆异黄酮吸附动力学特性,确定其工艺参数如下:上样液浓度为0.15mg/mL,上样液pH值为5,上样量为4.5BV,吸附流速为1.0ml/min,静态吸附250min,再用80%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流速为0.5ml/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茶叶籽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茶皂素吸附率与解吸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筛选最优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性实验,优化最优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茶皂素的工艺参数。结果D101树脂的静态吸附量与解吸率分别为142.974 mg/g和98.02%,为分离纯化料液中茶皂素的最优树脂;当主要考虑茶皂素得率时,其最优动态吸附与解吸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10 mg/m L、上样流速3 BV/h、上样体积6 BV、乙醇洗脱体积浓度80%、洗脱流速3 BV/h、洗脱剂体积5 BV,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74.25%,纯度为84.30%;当主要考虑茶皂素纯度时,最优动态吸附与解吸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10 mg/m L、上样流速4 BV/h、上样体积7 BV、乙醇洗脱体积浓度70%、洗脱流速3 BV/h、洗脱体积5 BV,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茶皂素纯度为97.7%,得率为72.04%。结论 D101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可应用于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分离纯化的较好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