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新疆野山杏为原料,采用酸法、碱法和酸碱共处理法三种化学方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酸法、碱法、酸碱共处理法三种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比较其性能特性,获得了三种化学方法提取野山杏果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酸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酸液浓度3%,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8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5.4%,持水力为12.0g/g,溶胀性为6.5mL/g;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碱液浓度1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4.7%,持水力为13.36g/g,溶胀性为7mL/g;酸碱共处理法最佳工艺参数为:碱处理料液比1∶10,碱处理时间30min,碱浓度10%,酸处理料液比1∶10,酸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6.5%,持水力为33.2g/g,溶胀性为10.4mL/g。  相似文献   

2.
提取果胶和橙皮苷后残余的橘皮渣是一种极好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来源。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橘皮渣的二次利用,研究了采用化学方法从残余的橘皮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同时对IDF的脱色工艺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NaOH浓度0.25mol/L、碱浸泡温度50℃、碱浸泡时间1.0h、固液比1∶15。膳食纤维脱色最优参数为:H2O2浓度为4%、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h、pH为9。在该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65.98%,提取率高达92.86%,产品颜色为乳白色。  相似文献   

3.
吴素萍 《粮油加工》2008,(11):99-102
本文以小麦麦麸为原料,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脱色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得出提取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即:微波强度中挡、微波时间110s、混合酶添加量0.5%(a-淀粉酶:蛋白酶=1:2)、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45min,麦麸膳食纤维得率为69.23%。同时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既:H2O2的质量分数5%、脱色时间60h、脱色温度30℃、料液比1:8。经脱色后得到的麦麸膳食纤维,色泽为淡黄色的粉末状,粒度均匀,无特殊气味,是理想的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4.
以黑灵芝为原料,采用酶法和化学法联用,从黑灵芝中提取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借助响应面设计分析,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和碱提pH、碱提温度、碱提时间分别对黑灵芝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酶解温度98℃、酶解时间103min、料液比1∶32和碱提pH10、碱提温度48℃、碱提时间41min,在此条件下黑灵芝SDF得率为1.08%,IDF得率为88.68%.  相似文献   

5.
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润国  陈革 《食品科技》2006,31(3):129-131
以大豆皮为原料,用酸法、碱法和酸碱共处理方法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比较,确定了酸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加水量15mL/g大豆皮、提取时间60min、pH值3;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3%、处理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酸碱共处理法不适合水不溶性大豆皮膳食纤维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酶法提取荞麦仁中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荞麦仁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膳食纤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pH6.0时,淀粉酶酶解60min,淀粉酶浓度0.3%;调节pH7.0,温度40℃时,蛋白酶酶解45min,蛋白酶浓度0.3%。最佳脱色条件为:pH11.0,H2O2浓度4%,温度90℃,脱色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7.
对大豆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各组分的连续分离工艺进行研究。获得酶-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012∶1(g/g)、碱提液pH12.03、碱提温度68℃,所得膳食纤维样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95.57%,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17.44%,不溶性膳食纤维78.13%。碱提酸沉法分离半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1∶1、提取温度35.5℃、提取时间5.3h。该工艺条件下半纤维素的得率为30.15%,纯度为92.34%。酸性次氯酸钠法分离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次氯酸钠浓度为16%、pH4.0~4.5、提取温度65℃。纤维素样品的得率为37.24%,产品中纤维素含量91.14%。  相似文献   

8.
柠檬皮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柠檬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柠檬皮膳食纤维漂白工艺及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pH 2.0,温度70℃,时间30 min,加水量30mL/g,得率14.41%(以干柠檬皮计);柠檬皮膳食纤维用H2O2进行脱色处理,其最佳条件为:pH12、6%H2O2、温度45℃,脱色时间5h;柠檬皮膳食纤维其溶胀性为10.88mL/g,持水力为8.28g/g.  相似文献   

9.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化学法提取麦麸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麦麸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作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的浓度为4%、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75 min;酸作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的浓度为2%、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120 min。依据碱与酸作用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试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8.12%。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膨胀力、持水力分别为5.43 mL/g和8.62 g/g。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乙醇脱色法和中性洗涤法结合提取柑橘皮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结果表明: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中性条件下有一定的持水力和膨胀性;偏酸或偏碱条件能促进其持水性和膨胀性的增加,但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其持水性和膨胀性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菇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蕊  郑淑彦  桑兰  侯波  刘蓓  高观世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00-302,311
采用碱性提取法从金针菇菇脚中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液料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L/g、NaOH质量浓度0.5g/100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提取次数2次,提取率为11.4%,所得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495g/g,溶胀性为55.55mL/g。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优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5(g/mL)、超声波功率320 W;在此工艺条件下,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8.54%;所得水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6.73 ml/g、持水力为7.21 g/g,成品呈黄褐色,气味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梨渣为原料,用酶与碱结合提取的方法,探讨了酶用量、料液比、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温度和时间对酶碱法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淀粉酶4 U/g在p H6.0下处理后,在料液比1 g∶15 m 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0 mol/L,温度50℃,时间1 h的条件下提取,梨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12.9%。最优的脱色条件是H2O2溶液体积浓度8%,温度60℃,时间3 h。产品的膨胀力、持水力分别达到6.167 g/m L、7.1 g/g。  相似文献   

14.
梁丽敏  徐勇  王欣  王洪健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8):988-990,1004
研究了从酱油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IDF)的工艺,同时对IDF的脱色工艺也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从酱油渣中提取IDF的适宜条件为:NaOH 1%、碱浸温度90℃、HC11%、酸浸温度90℃.最优脱色条件是H2O2浓度为3%,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h,料液比为1:6.产品的提取率为20.10%,膳食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5.
黄豆酱油渣油脂和膳食纤维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伟  朱新贵  刘滢  曾苑玲 《中国酿造》2013,32(10):109-112
黄豆酱油渣是传统酱油酿造后所产生的废渣,富含大豆油脂和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油脂和膳食纤维的条件。提取油脂最佳工艺:料液比(正己烷量∶酱油渣量)2.5∶1,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油脂的提取率为44.1%;脱脂酱油渣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脱脂酱油渣经酸处理,并水洗至中性后,按料液比10∶1加入浓度4%的NaOH溶液,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27.0%。对提取产品进行分析,粗油脂颜色较深,过氧化值为2.26mmol/kg,酸价为51.51mg KOH/g;黄豆酱油渣的膳食纤维呈米白色,其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3.20mL/g和4.53g/g。  相似文献   

16.
苹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以苹果榨汁生产线上的废渣为原料 ,采用碱液浸提法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研究了料液比、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及提取时间对碱溶性半纤维素提取率的影响 ,得到最佳提取条件 ;并采用L9( 34)正交表对苹果渣食用纤维的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 ,找到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桔子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临界萃取精油等化合物以后的桔子皮渣为材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pH值、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影响显著,并建立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高度显著且有效,回归系数R为0.984 6,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92.2℃,pH值1.50,均质压力29.7MPa,提取时间2.28h,该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25.92%。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锦橙精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倩  范刚  潘思轶 《食品科学》2007,28(9):189-191
以锦橙皮为实验材料,通过混合正交试验,优化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锦橙精油的条件,探讨了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分离器压力及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级分离方法,得到萜烯烃类精油较多的最优工艺组合是:30目,32℃,16MPa,150min,分离器I温度40℃,分离器I压力8MPa,分离器II温度40℃,精油得率为4.56‰;获得低萜精油的最优工艺组合是:30目,45℃,12MPa,60min,分离器I温度45℃,分离器I压力10MPa,分离器II温度40℃,精油得率为3.7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碱性蛋白酶水解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正交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为1.2 mL,酶解时间为60 min,酶解温度为85℃;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1.4 mL,酶解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40 min。最终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93.6%,较化学法提取率86.79%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