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河蟹是伴随每一次正常蜕壳而生长的。人工养蟹改变了河蟹生长的自然规律和天然环境,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蜕壳不遂死亡。特别是开春后幼蟹生长时的第一次蜕壳,因患烂肢、腐壳、水霉等复合病症导致幼蟹蜕壳不遂而大批死亡。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研究,总结了导致蜕壳不遂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蟹疾病是影响池塘养蟹产量的一个不利因素,现将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作以下介绍,供养殖户参考。一、蜕壳不遂:在养殖中后期成蟹(每只0.1kg以上)易发生蜕壳不遂。河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有明显棕色斑点,常因不能蜕去旧壳而死亡。该病可能与缺乏钙质有关,在养殖中可采用如下方法防治:①全池泼洒生石灰,每月2次,每次每亩水深1m用生石灰10~20kg。②饲料中添加贝壳粉与麦粉拌和,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一般经5~7天就可收到良好效果。二、黑鳃病:成蟹的鳃部受感染而变色,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色或黑色,病  相似文献   

3.
金忠文 《科学养鱼》2007,(11):49-50
一、2006年梭子蟹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疾病有纤毛虫病、蜕壳不遂、乳化病、烂鳃、不明原因死亡等。纤毛虫病:水质败坏,长时间不能蜕壳,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蜕壳不遂: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延长蜕壳时间,在蜕壳过程中发生死亡。与蟹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细菌性的烂鳃病:池塘底质恶化,台风期池塘水体中大量泥沙的侵害造成鳃丝受伤,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周鑫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幼蟹前期培育-温棚建造-幼蟹放养-温度调控-温棚拆除与幼蟹放开-幼蟹后期培育。该发明利用暂养沟建温棚可提高幼蟹越冬期的水温,使河蟹在越冬期间能够保持生长状态可促进其蜕壳生长;利用感光圈包裹幼蟹单侧眼柄可增加其感光量,可抑制眼柄内的腺  相似文献   

5.
熊美海 《水产养殖》2011,32(2):52-52
在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避免性早熟蟹。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其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已由黄蟹蜕壳变为绿蟹,性腺发育成熟,早熟蟹个体规格约为每千克20~30只,其大小与大规格蟹种差不多,难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如果将这种早熟蟹作为蟹种第2年继续养殖时,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易因蜕壳不遂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6.
辽河蟹与长江蟹生长速度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羊茜  占家智 《淡水渔业》1999,29(10):40-42
探讨了辽河水系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两类规格的蟹种在不同养殖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系河蟹的生长速度各月略存在一点差异,长江水系河蟹的大生长期在8月前后,而辽河水系河蟹大生长期提前至6-7月;辽河水系的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水系河蟹提前30-40天,这可能是导致辽河水系成蟹规格低于长江水系成蟹规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河蟹是靠蜕壳才生长的。每蜕一次壳体重增加20%左右。但是有些养殖户常常遇到河蟹蜕壳不遂而死亡,这除了蟹的品种不适应当地水域环境外,与脱壳有关的因素还有饲料的营养成份,水质的酸碱度,池塘的条件以及蟹种本身是否性成熟有关。今以长江品种为例,促使河蟹顺利蜕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选种。长江水系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河蟹养殖在我国越来越广,已经由单纯的湖泊、河流粗放养殖发展到池塘精养,并且正在进行小型水库养蟹试验。但是,河蟹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造成河蟹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常脱壳不遂,以及在蜕壳的过程中和蜕壳后壳变硬前,很容易受敌害和同类的残杀。河蟹的蜕壳生长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江苏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河蟹养殖是露天生产,天气条件与其息息相关,气象灾害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和品质[1-6]。2020年早春,丹阳市气温平稳回升,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河蟹的放养有利,但受疫情影响,放养期延迟,加之3月28—30日出现倒春寒天气,致使河蟹第一次蜕壳前适应期变短,蜕壳不遂,且管理不得力,幼苗长势偏弱。  相似文献   

10.
河蟹属甲壳动物,生长是靠一次次地蜕壳来完成的。河蟹能否顺利蜕壳取决于内外环境。蜕壳不遂,就会使河蟹死亡,造成养殖损失。养殖者应根据河蟹的习性,采取促进河蟹蜕壳的有效措施,确保养殖成功。1改善水质,营造顺利蜕壳的外部环境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池塘"3+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将河蟹(商品蟹)池塘养殖期划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3-5月份,共3个月,为蟹种(扣蟹)小池塘强化培育阶段,投放密度控制在5000只/亩左右,河蟹蜕壳两次,培育成活率50%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达20~30克/只。第二阶段为6-10月份,共5个月,为成蟹大池塘养殖阶段,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200只/亩,河蟹蜕壳3次,成活率75%以上,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亩产量9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成蟹养殖自第2次蜕壳以来就有不同程度损蟹,尤其是进入梅雨季节更为严重,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作者走访了很多养殖户,除了部分是因为蜕壳不遂造成的死亡外,很多是表现为肝胰腺坏死造成的死亡,这就是老百姓俗称河蟹水瘪子。综合前几年发生的"水瘪子"情况,"水瘪子"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最初发现部分河蟹白天有上网、上草头、夜间有上岸等行为,吃食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防治河蟹蜕壳障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因引起病理性蜕壳不遂的几个主要原因:①黑亮蟹不蜕壳,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爬上岸边无水处十足撑起、腹部悬空,口不吐泡沫,蜕壳困难;②长毛蟹不蜕壳,在河蟹体表大量原生动物及霉菌附着生长,蟹不吃食;③黑鳃、藻类鳃、烂鳃、甲壳溃疡引起的不蜕壳症;④河蟹因水肿病、肠胃炎引起的不蜕壳症;⑤因寄生虫、蟹奴寄生而引起的不蜕壳。 二、症状与病变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甲交界处出现裂痕,但无力蜕壳或蜕出部分壳而导致死亡。 三、流行情况本病在池塘养蟹中较为常见。大规格蟹种、后期成蟹等常会发生此病,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立秋以后,苏北地区的雌蟹逐渐开始生殖蜕壳,因为公蟹蜕壳较母蟹迟,2016年河蟹生殖蜕壳将持续到9月初.然而由于在6-7月份河蟹三、四壳期间苏北地区连续阴雨,温度和光照不足,造成河蟹蜕壳时间延长,河蟹吃食量偏少,翻壳后体重增加偏低,河蟹规格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周鑫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河蟹蜕壳和延缓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采用以下养殖步骤:幼蟹前期培育;温  相似文献   

16.
稀土甲壳素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稀土甲壳素最初应用在鳗鱼养殖上,它不仅能防治多种鳗鱼疾病,而且能促进僵鳗复苏和鳗鱼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良和创新,尤其是在原先的配方中添加了氨基葡萄糖硫酸盐及河蟹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研制出稀土甲壳素河蟹饲料添加剂,它能促进河蟹生长,缩短河蟹蜕壳周期,增强河蟹体质,预防蜕壳障碍症,减少疾病发生。为了检验稀土甲壳素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我们在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大面积养殖试验。1材料1.1蟹种来源蟹种从启东市购得,健壮无病(无早熟小绿蟹,断肢病蟹)。1.2试验地选取3个池塘,每塘水…  相似文献   

17.
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县南莫镇在实施高效渔业工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在河蟹养殖上大力推广养成大规格蟹,走高效生态养蟹的路子,养蟹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1年9月26日,对该镇杨成仁、钱玉贵等养殖户的河蟹进行抽样,雄蟹已达175~200克/只,雌蟹125~150克/只,蜕壳期间根据蟹蜕壳的大小得出今年又是大丰收。他们的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疣梭子蟹是靠蜕壳方能快速生长的。据资料介绍,三疣梭子蟹幼蟹变态、发育过程要经历门-18次蜕壳,每蜕壳1次,体长增加显著。仔幼蟹蜕壳周期较短,生长迅速,成蟹蜕壳周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蜕壳的周期变化还取决于水环境和管理水平。但是在近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三疣梭子蟹蜕壳不遂而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河蟹靠蜕壳不断生长,不蜕壳非但不能正常生长,而且因此引起大批死亡。近年来江苏、安徽、辽宁等地养殖的河蟹因长期不蜕壳而大批死亡,经调查95%以上死亡蟹存在各种程度的蜕壳不正常。造成不能蜕壳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笔者在长期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掌握了几种不蜕壳的特征及解决的方法,以供参考。 1.不蜕壳症的几种特征 (1)黑壳蟹不蜕壳 病蟹壳呈灰黑色,坚  相似文献   

20.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及致死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基文 《内陆水产》2001,26(10):35-35
1原因分析1.1缺乏钙、磷等无机盐类河蟹甲壳中的钙、磷等物质,主要通过吸收水和饵料中的钙、磷等而来。若水和饵料中钙、磷等无机盐类缺乏,则河蟹甲壳薄而脆,四肢极易残缺。河蟹不能正常蜕壳而死亡。1.2蟹种性早熟河蟹之所以能正常蜕壳生长,其主要生理机制之一,就是蜕壳期分泌蜕壳激素所致。2龄蟹及性早熟蟹,体内性腺激素分泌加强,蜕壳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并且此时体内渗透压增大,内、外渗透压不平衡,因此,淡水养殖中,放养2龄蟹及性早熟蟹种均在5月前后,第1次蜕壳期时大量死亡。1.3生物敌害河蟹蜕壳一般在午夜及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