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滥泥坪选矿厂用异丁基黄药取代丁黄药的小型试验、工业性试验情况。工业试验和生产表明,异丁基黄药作选铜捕收剂,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0.39%和0.3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厂处理的低品位矿石,原矿含铜0.1~0.2%,所得精矿品位在2~3%,含铁高达40~50%,大部分是黄铁矿。为了既要抑制黄铁矿又要不影响铜和金的回收率下降,选择了对黄铁矿作用较弱的黑药做捕集剂,制订出先选出高品位铜精矿,再选出含金的黄铁矿,以后再进一步富集金的方案。使用黑药作捕集剂的小型试验表明,原矿品位0.11%时,回收率为89.13%,虽然比使用黄药时为低,但精矿品位达到5~6%,比使用黄药时提高两倍以上。如果增加精选,精矿品位还可以再提高。  相似文献   

3.
袁明华  樊建云 《云南冶金》2000,29(4):23-25,18
采用新型捕收剂ZL4020和Y-89对提高大红山矿附产金回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丁黄药相比,在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金的回收率提高值分别为:ZAL4020是2.67%,Y-89是4.18%。  相似文献   

4.
我矿自1957年投产以来,矿石铜品位逐年下降。到目前为止,入选矿石铜品位下降到0.3%以下。1978年以前,生产的铜精矿品位只有10%左右,氧化镁含量高达14%。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冶炼提供精料,在1977年羧甲纤维素提高铜精矿品位的小型试验的基础上,成功  相似文献   

5.
针对硫精矿中含铜高,对硫精矿中铜的回收开展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硫化钠脱药,石灰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捕收剂为黄药与丁铵黑药组合,基本实现了铜硫分离,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品位10.15%。回收率53.28%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大宝山矿铜选厂磁黄铁矿型铜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强  黎国进  黄火根 《南方金属》2003,(2):17-19,29
针对磁黄铁矿型铜矿石选矿指标不理想的现实,从磨矿细度、药剂用量和组合药剂等方面进行试验,最终采用组合药剂对含磁黄铁矿38.65%的铜矿石获得铜精矿品位16.11%和回收率80.41%的较佳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银山矿成立工艺矿物学组和工艺研究组,进行了选矿生产考查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活性炭脱药和适当的药剂制度等措施,解决了铜硫分离中存在的问题。工业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平均品位1778%、回收率76.89%,指导了生产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含铜黄铁矿氧化率较高、铜硫分离困难问题,采用SB、SJ组合抑制剂和混合捕收剂,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工艺流程,经扩大连选试验可获得铜精矿品位18.66%、铜回收率79.48%,硫精矿品位41.82%、硫回收率90.46%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 为适应黄金生产的需要,我厂在密闭鼓风炉炉料中配入一部分低铜金精矿,因而冰铜品位一般只有18~25%,加大了转炉吹炼的负担。为了寻求提高冰铜品位的途径,我们对密闭鼓风炉熔炼部分焙烧矿进行了生产试验。 生产试验用焙烧矿是用2.2米~2的沸腾炉生产的,铜精矿在800~900℃进行全氧化焙烧。铜精矿和焙烧矿的成分如下(%):铜精矿——Cu8~9、Fe35~37、S35~37、SiO_24~6、CuO0.4、As0.8~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的铜闪速熔炼炉渣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调整剂种类及用量。试验采用丁黄药与Z-200的混合捕收剂作为硫化铜矿物的浮选捕收剂,在最佳浮选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铜品位为24.16%,回收率为92.16%的铜精矿,尾矿铜品位为0.20%,选矿指标理想。  相似文献   

11.
余新阳  周源 《黄金》2009,30(6):42-45
针对某复杂难选金、银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的铜、铅分离难,铜精矿中金、银回收率低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试验获得指标:铜精矿品位为25.77%、回收率为85.08%,铜精矿中金、银的回收率分别为69.42%、68.58%,铜精矿中含铅、锌分别为2.29%、2.76%。与原工艺指标比较,在获得铜回收率相当的情况下,铜精矿品位提高了3.14%,铜精矿中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7.11%、9.84%;铜、铅精矿合计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0.09%、14.63%。试验采用的工艺条件较好地解决了铜、铅分离难,金、银回收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德兴铜矿的矿石性质特点和生产现状,并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分析探讨了德兴铜矿的矿石性质与铜精矿品位之间的关系,为现场生产操作和进一步开展提高铜精矿品位的选矿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丁黄腈酯和丁基黄药在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选别尾矿中铜矿物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邹振国 《云南冶金》2001,30(2):17-19
由于岔河铜矿黄铁矿含量逐年增高,造成铜精矿品位不断下降,为此我院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6mm占70%、pH值为13-14时,经两次粗选、一次精选的闭路工艺流程,铜精矿品位可由现场的17%左右增至25.40%,铜回收率从75%左右增至85%,大幅度提高了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5.
某地多金属硫化矿中不同硫化物含金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肖玫  郭茂生 《黄金》1992,13(1):61-63
采用0.05%SnCl_2—20%HCl作方沿矿的选择溶剂,浸渣以浮选法选出黄铜精矿及黄铁矿的混合精矿产品,与脉石分离。然后进一步浮选混合精矿,分别选出黄铜矿、黄铁矿,并通过矿物量及其含金品位,计算出各种矿物中含金量。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冶金》2015,(5):16-19
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按照现有工艺条件,对白银公司块状含铜锌黄铁矿优先选铜再选锌和直接选铜弃锌两种选矿工艺优劣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方案进行生产实践。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分别对优先选铜再选锌和直接选铜弃锌两种选矿工艺进行工业试验,通过试验和技术分析,选择了切实可行的选矿工艺,提高了铜精矿精矿品位,同时又降低铜精矿中锌元素含量,使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使生产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新疆某低品位高泥质铜矿常规浮选机工艺在保证回收率的前提下,生产的铜精矿品位较低且精选作业次数多、能耗高。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浮选机、浮选柱联合浮选工艺的试验探究。通过试验工艺优化和浮选机、浮选柱联合,充分发挥了浮选柱分选精度高、对复杂矿石适应性好和浮选机回收能力强的优势,在保证铜回收率的情况下,减少精选作业次数,铜精矿品位有效提高5.98%。  相似文献   

18.
硫化矿石的选别最常用的是黄药类捕收剂。但是在优先选别含黄铁矿的硫化铜矿时,因为通常是在高碱度介质条件下浮铜,而在弱碱性或酸性介质条件下浮硫,所以浮铜尾矿往往要用酸重新调浆并添加活化剂后再进行硫的浮选,不但药剂制度复杂,而且也给生产管理带来很多不便。用丁黄腈酯(O S N—43)优先选别该类型矿石时,因为可以在较低的碱性介质条件下浮铜而黄铁矿一般不上浮,所以浮钢尾矿不需重新调浆和添加活化剂,即能用黄药类捕  相似文献   

19.
历年来,弋阳铜矿的铜精矿中附产银的产值约占总产值的23%,高于全矿的利税总额。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从1983年起,我矿适当降低铜精矿品位以提高伴生银的回收率,取得显著效果。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当铜品位在15~20%之间波动时,银的品位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珲春金铜矿精矿降砷研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起鹏 《有色矿冶》1995,11(5):15-18
在对珲春金铜矿金铜精矿降砷研究时,成功地采用了乙基硫氨酯作金铜矿物捕收剂。亚硫酸钠作为砷矿物的抑制剂,使金铜精矿含砷由原来的0.74%降至0.4%以下,金由40g/t提高至50g/t左右,铜品位由10%提高到15%以上,金回收率略有提高,铜回收率提高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