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拜耳法高温溶出条件下黄铁矿的反应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黄铁矿与铝酸钠溶液反应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接触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溶出温度和铝酸钠溶液组成对黄铁矿反应行为的影响,并探讨黄铁矿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黄铁矿的反应速度随溶液温度及游离碱浓度的升高而加快,最终产物主要为Fe2O3、S2-和SO42-;拜耳法溶出条件下,反应1 h黄铁矿中硫溶出率高达90%;反应初始阶段黄铁矿表面的Fe2+优先与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铁羟基化合物从表面脱落,导致富硫层的形成,随着反应的进行,硫最终以S2-和SO42-形式进入溶液。  相似文献   

2.
PEG对烧结法熟料溶出过程二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工业铝酸钠溶液考察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对熟料溶出过程β-C2S二次反应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在铝酸钠溶液中PEG与合成的β-C2S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聚乙二醇可有效抑制β-C2S二次反应的发生,当添加PEG2000时,氧化铝的质量浓度相比空白样提高1.17%;PEG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包裹在2CaO.SiO2表面阻止二次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就国内外关于铝土矿品位评价、铝土矿预脱硅率及溶出率等性能指标方面的概念及理论计算的异同进行剖析,提出了各种类型的铝土矿的评价方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重要技术指标的准确定义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国内预脱硅率的定义只能说明预脱硅过程中反应硅占总硅的比例,不能定量反映预脱硅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硅矿物(高岭石)的反应情况;国外预脱硅率的计算方法更直观定量地描述了预脱硅过程中主要反应硅矿物高岭石的反应率.用国内氧化铝溶出率的计算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国外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及其混合矿的相对溶出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油页岩在碱溶液中离子溶出特性及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页岩灰渣利用率极低、大多以堆存处置的特点,在对油页岩进行热活化处理的基础上,借助XRD、SEM、IR、NMR、ICP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对碱溶出前后油页岩的物质组成、结构特性以及硅、铝离子的溶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在20℃、1 mol/L NaOH溶液中经过7天溶解时,Si4+和Al3+的溶出量均随油页岩煅烧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900℃煅烧油页岩试样中的硅铝溶出量达到最大,该温度下油页岩胶砂试块强度也达到最大.油页岩在碱溶液中的离子溶出行为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为油页岩的化学反应活性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页岩灰渣利用率极低、大多以堆存处置的特点,在对油页岩进行热活化处理的基础上,借助XRD、SEM、IR、NMR、ICP等一系列微观测试分析工具对碱溶出前后油页岩的物质组成、结构特性以及硅、铝离子的溶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在20℃、1mol/LNaOH溶液中经过7天溶解时,Si4+和Al^3+的溶出量均随油页岩煅烧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900℃煅烧油页岩试样中的硅铝溶出量达到最大,该温度下油页岩胶砂试块强度也达到最大。油页岩在碱溶液中的离子溶出行为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为油页岩的化学反应活性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流法溶出处理我国—水硬铝石矿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岗 《轻金属》2001,(10):12-16
从我国铝土矿以-水硬铝石矿为主的特点,分析铝土矿的化学成分、矿物以及硅、钛等矿物在溶出加热过程的行为。本文以中州铝厂选矿拜耳法为例,论述-水硬铝石矿采用“双流法”溶出工艺技术上的可行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有机物在铝土矿预热、溶出、赤泥沉降等工序进入铝酸钠溶液中,随着铝酸钠溶液的循环,有机物经过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会严重影响拜耳法生产.本文研究了在铝土矿预热、溶出、赤泥沉降等过程中有机物的行为,进入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的量以及变化规律.试验研究发现:在预热和溶出过程中,铝土矿中20%~30%的有机碳进入溶液,占矿石质量的0.04% ~0.07%,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矿石,少量来源于赤泥沉降过程使用的添加剂,其他过程带入溶液中的有机物极少.  相似文献   

8.
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拜耳法溶出条件下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和苛性碱浓度的增加,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与水热处理的条件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铝酸钠溶液苛性碱浓度越高,其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越小。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的溶解性能实验和XR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溶解性能和结晶度存在差别。随着水热处理锐钛矿条件的不断强化,钛酸钠的结晶度逐渐提高,其在铝酸钠溶液中溶解形成钛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也逐渐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9.
以铝酸钠溶液和工业石灰为原料在80℃条件下合成了铝酸三钙(TCA),并研究了碳碱浓度、分子比、溶出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TCA中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对TCA以及溶出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CA的氧化铝溶出率随碳碱浓度、溶出温度的提高而增加,而溶出产物的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10.
十二烷基胍对铝硅矿物的浮选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含有胍基的长碳链季铵盐作捕收剂,研究-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腊石和伊利石单矿物的浮选行为、铝硅人工混合矿样的浮选分离以及河南铝土矿的精选.结果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2×10-4mol/L条件下,在广泛的pH范围内,十二烷基胍对硅酸盐矿物具有较好的捕收能力,平均浮选回收率可达80%;强碱性条件下,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从80%急剧下降至20%,与高岭石、叶腊石和伊利石之间形成较大差异:以十二烷基胍为捕收剂可望实现铝硅矿物反浮选分离:实际铝土矿(原矿铝硅比为5.70)经过反浮选脱硅,精矿铝硅比达11.08,铝浮选回收率为75%;与传统的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相比,胍类阳离子捕收剂对硅酸盐矿物浮选能力强、受pH的影响小,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铝硅矿物浮选分离捕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