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丽萍 《当代医学》2016,(23):78-79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路径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路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比2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路径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住院费用、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4±2.89)万元、(313.48±83.71)h、(19.12±17.96)d,路径组分别为(3.21±1.39)万元、(208.09±80.21)h、(7.92±3.58)d。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2.73%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确切,能够通过护理流程规范化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有益,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研究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实施与护理体会,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5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7.98±3.98天)、呼吸机使用时间(212.57±81.09)、并发症发生率(16.0%)、住院费用(3.39±1.52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健康指导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大大降低了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大幅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每组26例。对比两组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缩短急诊ICU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建档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设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比两组康复进程、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ICU治疗、呼吸机使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通过建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能显著缩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方丽芬  陈志云  罗宜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542-2543
目的:探讨ICU收治的重症患者护理情况。方法:对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40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40例。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临床护理路径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差错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改善ICU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患者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呼吸衰竭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接收的98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分别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常规护理。对比住院基本情况,观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患者住院基本情况对比: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P0.05;(2)两组患者住院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住院总并发症发生率18.36%较对照组46.94%来说显著更低,P0.05;(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96%较对照组81.63%来说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骨科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并发症、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13.2±3.6)d、平均住院费用(9530.4±950.6)元、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8.5±3.9)d、平均住院费用(13520.4±1232.3)元、并发症发生率16.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1.25%,对照组为62.50%;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方面观察组为86.08%,对照组为58.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溃疡患者应用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于上蔡县人民医院内科施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健康达标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1.
阮宏兵 《吉林医学》2013,34(12):2344-234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ICU收治的6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入住ICU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到位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情况、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表2),其次在焦虑情绪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1)(表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该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ICU住院治疗的意识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ICU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ICU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分别为2.0%和8.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给予其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对于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5月份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包括呼吸机的使用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对缩短呼吸机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死亡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徐灵洁  高云霞  张玮玮 《西部医学》2014,26(9):1255-125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神经外科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在临床治疗相同情况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事先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COPD患者护理中对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94例,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47例行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 47例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患者作为观察组, 分别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对护理的满意度、舒适度、焦虑度、平均住院日、健康知识评分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满意度、舒适度高于对照组, 焦虑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 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COPD患者护理中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优化肺功能指标, 提高护理满意度、舒适度及健康知识评分, 减少平均住院日、焦虑度及呼吸机使用时间, 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丽  董涛  秦磊  董霞 《中外医疗》2016,(1):152-154
目的 对60例多发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总结其护理特点和护理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60例多发伤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全面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肺部分泌物及痰液积聚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复张、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生存质量评分及ICU救治水平评分进行观察.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和肺部分泌物及痰液积聚例数均为0,对照组的分别为4例和5例;实验组患者的肺复张例数高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及ICU救治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内采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按入科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9例)与对照组(164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比较,进而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被动躯体运动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ICU病房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被动躯体运动来对病人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人获得性衰弱的发病率、独立功能状态、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获得性衰弱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临床中,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被动躯体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获得性衰弱的发病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 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方法, 为临床的VAP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 2013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实行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另外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实行集束化管理(VCB)。对试验组患者除了给予抬高床头30°~45°、每日唤醒计划、预防消化道溃疡、预防深静脉血栓外另给予氯己定口腔护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震动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行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后VAP的发生率由35.1%下降至1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 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措施精细化管理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并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