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关于现代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化瑰宝。在新的历史形态下,武术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世人关注。不断加强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大力开发武术经济,充分发挥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武术的需求。是推动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和原则,认为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武术继承的关键;武术的功能是武术赖以发展的源泉,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应根据武术的功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武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仍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武术文化流失、武术技术打练分离、武术人口减少、武术市场萎缩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着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武术发展的规律,提出现代武术改革的相关措施,以期能解决武术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为现代武术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武术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缺乏武术文化氛围,武术教育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发展武术应立足于武术的文化基础和优势,加强武术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把武术文化教育融入到习武者的日常生活中,武术文化教育应以中小学生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武术精神是推动中华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影片《叶问》来解读武术精神的内涵,揭示武术发展的趋势,明确武术精神在中华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掘中华武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术的价值、武术价值的本质、价值观、武术价值观的论述,说明武术的价值、武术价值观以及武术的发展与人的价值观的联系,使中华武术的价值显现越来越广阔,以期促进人们对中华武术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与武术奥运策略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文献资料和演绎分析法,探讨了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联性以及奥运会对民族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认同了武术走上奥运是武术自身发展和对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基本观点。作者认为武术具有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体系和实践内涵,阐述了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宪章的一致性、武术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相似性和武术竞技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兼容性,提出武术走上奥运有利于加速国际化进程,有助于武术运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得出结论,武术必须走上奥运。但武术走上奥运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讲究策略,首先是要加大武术的国际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武术的影响,使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的价值,成为武术的热爱者,提高武术运动水平。其次是要分清武术进入奥运的轻重缓急。从现实来看,散手项目先行突破,套路运动随后紧跟比较合乎实际。最后是要加强对武术技术规范、竞技规则的研究,在保持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和奥运游戏规则的融合,争取武术早日全面进入奥运。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桂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09-211,180
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武术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整体形势不容乐观,这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不足,武术师资匮乏,学生对武术认识上的偏差,武术教学内容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学校武术的开展困难重重,师资匮乏、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武术敬而远之,为试图改变学校武术现状,建议发掘武术文化内涵,倡导武术保健养生意义,借鉴奥运推广策略,推进武术在学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发展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20世纪的改良,今天的武术已经与我们先前所传承的武术产生了本质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的出现,一方面有人认为,现代武术是对昨天(传统)武术的扭曲,呼吁还武术以昨天的面目;另一方面,有人认为时代与社会变迁在昨天武术的社会功能逐渐脱落、削弱后,现代武术是保障武术生存的有效手段。随着新旧世纪的交替,寻求正确的迎合时代变革要求的武术发展理论、诠释武术发展的道路是十分必要的。一、武术发展的双重性格回顾20世纪武术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2.
信玄 《武当》2004,(8):61-61
青城武术受道家影响最大,所以至今,青城武术中道家武术比例最大。道家讲上善若水,青城武术在五行中属水,所以青城武术又称水拳。  相似文献   

13.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谭大江  张奇 《武当》2000,(12):3-4
中华武术的形成,其背景成分比较复杂,大体可分为官方武术、文人武术、民间武术、宗教武术、江湖武术等等。而且每一类武术体系中都有很多内容,各类武术间还存在千丝万缕“割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所以在古代,国家为了选拔武官,特设有正统规范的比赛项目和评判  相似文献   

15.
“武术”名词定论问题是目前中国武术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武术名词意义、内容非常广泛,给人们很模糊的概念,现代人们只是片面的了解武术,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武术,所以给武术向世界发展带来影响。武术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实用意义,要想弄清“武术”实际意义,就必须对武术名词在古代、近代、现代的真正实际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武术名词在各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和武术内在含义的转移变化发展过程,并且分析现代武术发展形式和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再研究武术体系所包括各种单项内容发展的可行性——使人们对武术名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论。  相似文献   

16.
清明前夕,北京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术九段吴彬.北京武术院教练、武术七段孙长立,香港武术联会首创注册人、香港海外体艺发展中心卢伟强MH主席,统领香港20多个武术团体的精武体育会郭培佳主席,热心推广武术文化的广东长城文化传播公司的军旅作家黄计钧、李东北一行赴广东罗浮山踏青,畅谈中华武术文化,共商繁荣武术大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志禹  郭守靖 《体育科学》2006,26(10):87-90,94
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对策:合理划分“武术文化圈”,正确把握“一武术文化丛”,重点研究武术文化特质,从武术的地域分布特征和武术文化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两方面立论,确保地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月28日,由亚太文化促进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武术家联谊会主办,北京精武武术运动发展中心、华夏武术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各省市的三百多名武术爱好者以及武术名家,欢聚一堂,切磋武艺。到会的武术名家有中国武术“十大武术教练”、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曾乃梁,陈式太极拳名家王西安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武术申奥的深入和迫近,走在武术展示前沿的竞技武术处于改革的焦点。关于竞技武术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在不断探讨如何使竞技武术既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又能展示中华武术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明代武术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明代武术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兵器体系。研究表明:明代武术为清代武术、民国武术以及当代武术所借鉴和吸收,并对后世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