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方法检测45例喉鳞癌及10倒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urvivin,Bel-2及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喉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率20%(P均〈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喉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Survivin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喉鳞癌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Bcl-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了64例食管鳞癌组织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68.7%的食管鳞癌表达Survivin蛋白,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未见表达。Survivin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40.7%的食管鳞癌同时表达Survivin和Bcl-2,二者存在显著相关。表达Survivin和/或Bcl-2的食管鳞癌的细胞凋亡均显著减少。结论:食管鳞癌细胞表达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选择性表达于食管鳞癌的肿瘤细胞中,为食管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3例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11列不典型增生、54例肺癌及12例淋巴结转移癌石蜡切片组织,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淋巴结转移癌中Survivin mRNA阳性率分别为74.07%及91.67%,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及不典型增生中的阳性率7.69%及27.27%(P均<0.01);低分化、中分化肺癌中阳性率96%、75%较高分化30.76%显著升高(P<0.01,P<0.05)。TNM分期Ⅲ期病例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92.31%高于Ⅰ Ⅱ期病例的57.14%(P<0.01)。Survivin mRNA表达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其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肺癌癌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通过与激活的Caspase-3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其阳性表达亦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Survivin基因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共同表达可能在肺癌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及凋亡促进因子Sma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RT-PER法检测20例食管鳞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及Smac基因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食管鳞癌及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及Sma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7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3%,而在正常食管组织无表达,免疫组化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Survivin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RT-PCR结果显示,Smac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巾的阳性表达率为40%(8/20),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100%(20/20),此结果得到免疫组化的证实,Sma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5%,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100%,而且Smac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urvivin蛋白与Sma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抗凋亡蛋白Surv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调节的关系,在食管鳞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cl-2蛋白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对40例甲状腺癌组织进行survivin和Bcl-2蛋白的检测,并与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urvivin和Bcl-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5%、45%,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见survivin表达(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和Bcl-2蛋白有助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80例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蛋白、P53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不表达,在61.3%(49/80)的NSCLC组织中有表达,且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但与肺癌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0%(44/80),与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肺癌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0.0%(40/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0%(2/20),其中鳞癌组织的表达率62.2%,明显高于腺癌组织的表达率34.3%(P<0.05);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Sur 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三者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Survivin、Caspase-3和Bcl-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异常是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细胞凋亡是受凋亡控制基因调节,近来研究表明由于肿瘤组织分型不同,其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和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蛋白生存素(Survivin)、Caspase-3和Bcl-2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分布,对同一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组织肺癌进行凋亡对比性研究,描述性分析在同一解剖部位、不同细胞学类型肿瘤组织中三种有关凋亡的基因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41例SCLC,30例NSCLC,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Bcl-2的表达水平和相关性。结果:SCLC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29.3%,NSCLC为70%,两者表达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C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3.4%,NSCLC为30%,两者表达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SCLC的Survivin阳性患者中Caspase-3表达率为3/12例,阴性患者为62.1%(18/29),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67,P<0.05)。NSCLC中Survivin阳性患者中Caspase-3的表达率为19.0%(4/21),阴性患者为88.9%(8/9),阴性患者Caspase-3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χ2=12.80,P<0.01)。Caspase-3阳性表达在SCLC和NSCLC的表达分别为51.2%和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NSCLC中,Survivin表达上调,Bcl-2表达水平相对低下;在SCLC中,Bcl-2过表达,Survivin表达相对不高。Caspase-3在SCLC和NSCLC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由于组织学差异,SCLC和NSCLC的细胞凋亡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凋亡调节通路和凋亡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与Caspase-3、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BTCC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蛋白与Caspase-3蛋白、p53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BTC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6.0%(38/50),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预后显著相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率为68.0%(34/50),与对照组阳性表达率30%(3/1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为36.0%(18/50),与对照组阳性率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Caspase-3表达呈显著负性相关(r=-0.457,P<0.05),survivin与p53表达呈显著正性相关(r=0.317,P<0.05).结论:survivin在BTCC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BTCC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Caspase-3失表达、p53突变与survivin阳性表达可能在BTCC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对于判断BTCC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2例胰腺癌、10例慢性胰腺炎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Livin 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为71.2%,明显高于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组织(P<0.01).Livin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ivin基因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显著相关.结论:Livin基因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ivin与Bcl-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食管鳞癌中Survivin和Nm23-h1表达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与Nm23-h1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检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8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食管鳞癌切除标本断端(距肿瘤> 5cm) 和食管鳞癌切除标本断端(距肿瘤< 2cm) 30例的石蜡标本切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51%,20.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01).Nm23-h1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26%,80.00%,96.67%,有显著性差异.(P=0.001).Surviv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Nm23-h1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8),nm23-h1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1).Survivin与nm23-h1呈低度负相关(P=0.001),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是判断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倾向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蛋白Bcl-2和Bax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线粒体蛋白(MAB1273)、Bcl-2、Bax在肾细胞癌(RCC)组织内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9例嗜酸细胞瘤、6例嫌色细胞癌、23例透明细胞癌以及12例正常肾组织中MABl27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MABl273和Bel-2在嗜酸细胞瘤、嫌色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06,P=0.008).Bax在各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7).通过秩相关分析,MAB1273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1,P=0.015),而Bcl-2表达与Bax表达呈负相关(r=-0.287,P=0.043).结论:线粒体蛋白及Bcl-2的高表达、Bax低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肾嗜酸细胞瘤、嫌色细胞癌及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提示线粒体蛋白表达异常参与RCC细胞凋亡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2.
Bcl-2、Bax基因在喉癌和喉角化症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Bcl-2和Bax基因在喉癌和喉角化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喉癌发生与发展机制及喉角化症的转归和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7例喉癌标本和17例喉角化症患者组织中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68.4%(39/57),Bax的阳性表达率为22.8%(13/57).喉癌组织Bcl-2/Bax的表达比为3.而在17例喉角化症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未见Bcl-2和Bax的阳性表达.经χ2检验,喉癌组织和喉角化症的Bcl-2和Bax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喉癌组织Bcl-2/Bax的表达比为3,凋亡指数较低,是导致肿瘤的生长的原因之一;Bcl-2与Bax的表达对于评估喉角化症病变程度和愈后并非是一个可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Bcl-2,Bax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cl 2 ,Bax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链霉菌素 生物素 (S P)法对术前未使用过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的乳腺癌 82例 (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 61例 ) ,15例乳腺良性肿瘤和 15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 ,检测Bcl 2 ,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Bcl 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 ( 5 6 10 % )与正常乳腺组织 ( 3 3 3 3 % )和良性肿瘤 ( 4 0 0 0 % )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在不同种类、不同分级的浸润性导管癌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在有转移 ( 4 7 5 4% )和无转移组 ( 80 95 % )中有明显差异 (P <0 0 1)。Bax在癌组织中的 ( 60 98% )表达与正常乳腺组织 ( 73 3 3 % )和良性肿瘤中 ( 60 0 0 % )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在不同种类癌中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在不同分级的浸润性导管癌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有转移 ( 67 2 1% )和无转移组 ( 4 2 86% )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 (P <0 0 5 )。结论 检测乳腺癌Bcl 2 ,Bax基因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UNX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结果:RUNX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3%,明显低于在乳腺纤维腺瘤(85%)及乳腺增生病(87.5%)组织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Bax蛋白在良恶性乳腺病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RUNX3和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Bax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乳腺癌中RUNX3与Bcl-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Bax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三种蛋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发展中RUNX3与Bcl-2起协同作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RUNX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p53、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80例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p53、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p53、Bcl-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49/80)、55.0%(44/80)和50.0%(40/80),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TNM分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与肺癌组织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53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以及在不同的TNM分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Bcl-2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P53、Bcl-2蛋白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起协同作用,其综合检测对肺癌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s in normal, hyperplastic, and malignant endometrium. Methods Endometrial tissues were obtained from 14 proliferative endometrial samples; simple (n=30) and complex hyperplasia without atypia (n=13); complex hyperplasia with atypia (n=20) and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n=17).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ith appropriate antibodies. Results The intensity of Bcl-2 staining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proliferative to simple and complex hyperplasia, but it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atypia hyperplasia to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P<0.05). The intensity of Bax staining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to simple and complex hyperplasia, but in atypia hyperplasia it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simple hyperplasia, the ratio of Bcl-2: Bax staining intensity was changed with the endometrium from proliferative, hyperplastic endometrium to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The ratio of Bcl-2: Bax staining intensity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in atypia hyperplasia and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Conclusion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cells in hyperplasia expressing Bcl-2 might be prolonged. Neoplastic cells in atypia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might show a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suggesting that Bcl-2 and Bax might be important indexes and prognosis facto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ax might be correlated with carcinogenesis in the uterine endometrium of human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urvivin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和Bcl-2在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06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00;食管癌浸润浆膜层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浸润肌层组,P=0.013;食管癌伴淋巴结转移组的Survivin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1;Bcl-2阳性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Bcl-2阴性组,P=0.000;Sur-vivin阴性表达的食管癌病例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Survivin阳性表达的食管癌病例,P=0.043。结论:Survivin可作为食管癌的诊断标志,检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在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Bcl-2的表达密切相关,Survivin和Bcl-2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揭示Bcl-2,Bax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法联合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Hp感染情况,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与70例慢性胃炎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p(+)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r=0.288);Hp(+)组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组(P<0.01);胃癌组织中Hp感染与Bax蛋白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r=-0.536).结论 Hp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与Bax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性,提示Hp感染与细胞凋亡,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组的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细胞Survivin、Bcl-2、Bax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Survivin、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冬凌草甲素作用48h后细胞表现出特异性凋亡。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显示,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BaxmRNA和Bax蛋白随冬凌草甲素浓度增加而表达增加,Bcl-2、SurvivinmRNA和Bcl-2、Survivin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而表达下降。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Sur—vivin、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Bcl-2、Bcl-XL和Bax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和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Bcl-xL和Bax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Bcl-2、Bcl-xL和Bax的阳性颗粒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在癌旁组织中,Bcl-2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陷窝的底部,Bax主要分布在靠近表面的上皮细胞,Bcl-xL则分布于整个陷窝.Bcl-2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都很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2,P>0.05);Bcl-xL蛋白的表达均较高,且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Z=3.157,P<0.05);Bax蛋白的表达最强,但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Bcl-2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和TNM分期均成负相关(分别为rs=-0.389,-0.396,P<0.05),Bcl-xL和Bax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Bcl-2可能只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早期起重要作用,丽后期可能Bcl-xL起更主要的作用,而Bcl-2蛋白表达可能会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