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BCA1基因转录调节与胆固醇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ABC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可利用ATP参与胆固醇和磷脂从细胞内转运至贫脂或无脂的apoA1,促进高密度脂蛋白(HDL)生成,并在胆固醇逆转运(RCT)中起重要作用。ABCA1受多种因素调节,其中以核受体超家族的转录调节最为重要。上调ABCA1表达增加RCT、提高HDL血浆浓度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新方向,特异性肝X受体(LXR)激动剂可能是抗AS新药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类不均一的脂蛋白,各种HDL亚类具有不同而又相关的代谢功能.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含量变化会影响HDL亚类分布.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HDL颗粒变小,而且随着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上述变化会更加明显.提示HDL成熟代谢受阻,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弱.不同的载脂蛋白在HDL合成及代谢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当血浆apoAⅠ含量增加时,所有的HDL亚类均增加,且大颗粒的HDL2b增加最为明显.ApoAⅡ具有双重功能,有使小颗粒HDL3b、HDL3a以及大颗粒的HDL2b同时增加的作用.血浆apoB100、CⅡ以及CⅢ在HDL组装中具有协同作用,apoAⅠ对抗上述载脂蛋白引起HDL颗粒变小的作用.此外,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HDL颗粒呈变小趋势.使用他汀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HDL亚类分布的改善滞后于血浆脂质水平的正常化,表明HDL亚类图谱分析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3.
用等电聚焦电泳(IEF)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1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Ⅳ的基因频率、表型分布和血清水平,以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Ⅳ的多态性及其与apoA-Ⅳ血清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Ⅳ的两个常见等位基因频率为:apoA-Ⅳ*1=0.9960,apoA-Ⅳ*2=0;两个常见表型的分布为:apoA-Ⅳ1-1=99.2%,apoA-Ⅳ2-1=0;apoA-Ⅳ的血清水平为0.0262±0.0125g/L,与健康人群组相比较,apoA-Ⅳ多态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75,P>0.25),其血清水平显著增高(P<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Ⅳ的多态性不是发病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水平。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线数对数关系,降低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幅度越大,获益越大。高甘油三酯也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甘油三酯(TG)升高伴TC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会明显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研究显示:HDL—C水平每增加0.03mmol/L(1mg/dl),冠心病的危险就降低2%~3%。降低TG与升高HDL—C与心血管事件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约占总胆固醇的60%.除一部分满足身体需要外,其他的会进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阻塞血管.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而HDL-C约占总胆固醇的30%,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内壁,送回肝脏进行代谢,它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燕  汪翼  陈瑶  李倩  安祥美 《山东医药》2007,47(35):1-3
目的探讨预测肥胖儿童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方法。方法筛选60例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进行血糖、血脂及血流变等指标检测,选择年龄、性别等匹配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TC、TG、LDL、apoB、OX—LD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血黏度显著升高,HDL、apoA1显著下降,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多;体质量指数(BMI)与TC、TG、LDL、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可通过测定BMI对肥胖儿童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病理改变,而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内聚集和泡沫细胞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l(ABCAl)是一种重要的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能介导细胞内胆固醇逆向转运到细胞外,使之与载脂蛋白A-Ⅰ结合并包装形成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膜转运蛋白。因此,ABCAl是调节血浆HDL及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重要膜蛋白,ABCAl的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同时,细胞内脂质、核受体PPAR、LXR、RXR和细胞因子等对ABCAl蛋白表达具有凋控作用。本文将ABCAl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 引言载脂蛋白A-Ⅰ和A-Ⅱ(apolioproteinA-Ⅰ,A-Ⅱ)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载脂蛋白。它们对于维持HDL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人apoA-Ⅰ和apoA-Ⅱ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已经搞清楚,前者由2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后者由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po A-Ⅰ可以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apoA-Ⅱ可以激活肝脂酶。这两种载脂蛋白在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输到肝脏的逆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和临床研究都证实血浆HDL浓度与冠心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该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合成,降低循环血液中LDL-C,从而达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疗效[1]。然而他汀类药物对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灶中的脂质沉积作用并不明显。已知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或其主要蛋白质组分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是体内逆向胆固醇转运的关键作用因子,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高脂喂饲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活血解毒汤组、辛伐他汀组。其中益气活血解毒汤组及辛伐他汀组边制模边给药,而前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CRP、TG、TC及LDL—C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HDL—C下降(P〈0.05或P〈0.01)。益气活血解毒汤组及辛伐他汀组CRP、TG、TC及LDL—C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HDL—C升高明显(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解毒汤组HDL—C与辛伐他汀组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降低CRP和调节血脂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Wang  Y  Oram  JF  田永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6):697-697
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病人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异常可能会增加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介导胆固醇和磷脂从细胞转移到HDL载脂蛋白,因此影响HDL的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糖尿病人中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升高,在培养的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HDL胆固醇流出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之间的关系;了解单次血液透析对ESRD患者HDL胆固醇流出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ESRD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液闪计数法测定各组HDL的胆固醇流出功能。比较血液透析治疗组透析前和透析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超声测量ESRD组和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 ESRD组血清中TG、TC、ApoB、hs-CRP及VCAM-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HDL的胆固醇流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SRD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颈动脉IMT与胆固醇流出功能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0.612,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ESRD组血清中TG、TC、ApoB、hs-CRP的水平与透析前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后胆固醇流出功能较透析前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透析后ESRD患者血清中VCAM-1水平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ESRD患者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功能明显受损,其HDL胆固醇流出功能的变化可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单次血液透析不能改善HDL胆固醇流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放了偷牛的,逮住拔桩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血脂,许多人都会顾名思义地认为是甘油三脂,这其实是关于血脂最常见的误区。实际上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而胆固醇则又分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医学研究早已证明,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抑制血小扳聚集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经过2周的治疗后TG及HDL—C变化不明显(P〉0.05);LDL—C、TC及hs—CRP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经过2周治疗血脂各指标及hs—CRP前后无明显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与血脂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LDL—C、TC及hs—CRP有显著降低作用。阿托伐他汀对于hs—CRP的降低作用与其对于血脂的降低作用不完全相关。  相似文献   

15.
探索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wme,MS)多种代谢异常的有效药物对降低MS并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激动剂的作用下可增加巨噬细胞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进骨骼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炎症反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面积而有潜在的抗动咏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有望成为防治MS的新型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是HDL中的主要功能蛋白,其含量约占HDL的70%左右。寡脂的Apo AⅠ是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介导的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主要接受体,能够介导巨噬细胞中游离胆固醇的外流,启动胆固醇逆转运(RCT)过程,并在肝外组织清除过多胆固醇。大量的动物实验也已证实即使HDL保持正常水平,Apo AⅠ的缺乏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过表达人Apo AⅠ基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脂纹的产生,因此调控Apo AⅠ基因表达对动脉粥样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干预Apo AⅠ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诱导和抑制Apo AⅠ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及apoA—Ⅰ与apoB比值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空腹采血,测定血清中apoA—Ⅰ、apoB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病人apoA—Ⅰ/apoB含量及apoA—Ⅰ及apoB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可供进一步研究冠心病病人载脂蛋白的代谢情况,为冠心病病人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更有意义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受体,能够介导HDL胆固醇酯(CE)的选择性吸收。SR-BI介导的选择性吸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SR—BI和HDL结合;第二步胆固醇酯转移到胞膜。关于此过程已经提出了3种模型:①脂质融合;②疏水通道;③细胞内吞。进一步明确SR—BI介导的脂质吸收的过程与机制对胆固醇逆转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