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女性化卵巢间叶瘤包括具有分泌卵泡素机能之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颗粒与卵泡膜细胞混合瘤三种。卵泡膜细胞瘤比较少见,1955年国内3266例卵巢肿瘤的分析中仅发现6例占0.18%,1956年傅佑芳报告2例,1957年林崧报告的女性化卵巢间叶瘤16例中,卵泡膜细胞瘤仅2例,1964年王  相似文献   

2.
我们14年来共收治卵巢间叶瘤15例,占同期各种卵巢肿瘤3.84%,平均发病年龄为46.4岁,其中卵泡膜细胞瘤属良性,颗粒细胞瘤属低度恶性。前者仅行肿瘤切除,而后者除患者年轻、肿瘤属ⅠA期外,均需行较大范围之切除。  相似文献   

3.
<正>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是一种少见的卵巢肿瘤,常合并生殖激素异常。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卵巢巨大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13岁,因发现盆腔包块2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包块,伴腹部膨隆,遂至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查体包块以站立时明显,平躺消失,考虑为腹股沟疝及腹腔包块,门诊进一步B超检查:站立时右侧腹股沟内见约  相似文献   

4.
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均来自卵巢的间叶组织,由成熟程度不同的卵巢滤泡的细胞成分组成。如单纯由颗粒细胞组成则称为颗粒细胞瘤,单纯由卵泡膜细胞组成则称为卵泡膜细胞瘤,两种细胞也可以混合存在。此类肿瘤约占卵巢实性恶性肿瘤的10%,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45~55岁。由于此类肿瘤能产生女性激素,引起女性化的症状和体征,故也称为女性化肿瘤。本院自1964~1980年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374例中,此类肿瘤30例,占8.02%。其中颗粒细胞瘤26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混合型3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31岁,于6年前产前检查时发现右附件区直径3cm大小包块,之后定期随访,发现包块渐增大,并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隐痛,偶有低热。1998年10月16日B超示:右附件区5.8cm×4.8cm囊肿占位,入院治疗。妇科检查:子宫中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于子宫前方可触及6cm×4cm×3cm大小的囊性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有压痛。入院诊断:右侧卵巢囊肿。入院第2天夜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急查B超示:子宫右上方可见一约5cm×6cm暗区,透声差,周边有肠胀气,提示:右侧卵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及卵泡膜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卵泡膜纤维瘤3例及卵泡膜细胞瘤3例的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进一步复习卵巢肿瘤的CT诊断。结果:14例中,单纯肿瘤4例,伴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畸胎瘤1例及腹腔积液3例。肿瘤均为囊实性,边界清楚,形态多规则。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密度与子宫肌层相仿,增强后呈轻度强化,略低于子宫肌层。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三者同为卵巢性索间质来源肿瘤,,临床表现相仿,CT影像表现相似,术前鉴别有一定难度,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卵巢甲状腺肿少见,我们遇见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年龄21~40岁,均以下腹部包块就诊,病史2个月至2年。体检颈部均对称无肿大。左下腹肿块2例,右下腹肿块1例,肿块均表面光滑。2例无压痛,1例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T3、T4、TSH均正常。2例B超、1例CT检查提示左下腹(2例),右附件区(1例)囊性包块。术前分别诊断为左卵巢囊肿、左卵巢畸胎瘤、右卵巢肿瘤。治疗均以手术切除。1.2病理检查眼观例1:送检灰红结状物一个,6cm×5cm×3cm大小,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可见大小不等囊腔,囊内为淡黄胶冻样…  相似文献   

8.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来自卵巢性索一间质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6%,而异位到输卵管颗粒细胞瘤更是罕见,仅为病理检查中偶然发现。本文报道右输卵管系膜颗粒细胞瘤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17岁,未婚,学生。腹部包块1年余入院,伴恶心,腰痛,月经正常。查体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硬。CT示下腹部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术中见包块蒂部起源于右侧卵巢,右侧输卵管变粗变硬,与包块粘连密切,右侧卵巢有一绿豆大囊性包块。合并淡黄色腹水2000mL,行单侧附件切除术。临床诊断;右卵巢恶性肿瘤。1.2 病理检查 巨检:肿物灰褐色,椭圆形,大小约20cm×20cm×15cm。实性,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开肿块为灰黄色,油腻状,质坚硬,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腔,最大约3cm×2cm×1cm,最小约1cm ×0.5cm ×0.5cm内为灰黄色液体。表面可见蚕豆大菜花样结节。镜检:瘤细胞为肥胖短梭形,细胞核圆形,卵圆形,细胞排列成交错束状,瘤细胞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病理诊断:①右卵巢卵泡膜细胞瘤;②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③卵巢滤泡囊肿及黄体囊肿。随访:术后至今1年未发现阳性体征。2 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10年间80例妇科盆腔包块临床病理特征回顾分析,结果,80例妇科盆腔包块,78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卵巢肿瘤59例,占73.7%,其中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3例;浆液、粘液混合型囊腺瘤3例,其中2例为交界性囊腺瘤,浆液、粘液混合部分区域恶变。卵巢单纯囊肿17例,良性囊 性畸胎瘤15例,卵泡膜细胞瘤2例,卵巢冠间叶瘤2例。21例误诊卵巢肿瘤,误诊率26.3%。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1].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多为卵巢功能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5%~1.0%[2],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3].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容易与卵巢其他肿瘤相互混淆,临床上术前诊断准确率不高.本文通过介绍一例临床诊断为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一步探讨和了解该病.  相似文献   

12.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右卵巢肿瘤一例报告王冬梅,戎霖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普查时发现右侧盆腔有一鸡蛋大小之包块已9年,疑为右卵巢肿瘤,因无任何自觉症状,未处理。以后曾多次复查,包块增大不明显。入院前1月出现下腹坠胀,食欲减退,大便正常,无发热及腹痛。...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3岁,因月经紊乱2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两年前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时间不等,经量不一,1年前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随访中包块逐渐长大。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生育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个约7cm×5cm×3cm包块,活动,质稍硬。入院诊断:右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于右附件区探及一个实质性椭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规则,大小约6cm×5.3cm×3cm,内部可见多个散在的低回声区(图1),约 图1 超声检查可见多个散在低回声区 0.4cm。子宫及左附件未见异常。彩色血流显像(CDFI)包块内部可见稀疏星点状血流,周边血流丰富,以包块右侧明显,可见粗大条形血管(图2)。超声诊断:右卵巢良性实质性包块。  相似文献   

14.
小儿卵巢肿瘤伴扭转诊断与治疗(附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期诊断卵巢肿瘤伴扭转,方法:对11例卵巢肿瘤伴扭转临床表现,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卵巢肿瘤伴扭转以囊性畸胎瘤多见,易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腹腔血肿,大网膜囊肿,肠系膜囊肿,骶部囊性畸胎瘤等疾病,病栓报靠,囊性畸胎瘤7例,皮样肿瘤2例,卵泡肿瘤1例,粒层细胞瘤1例,结论:(1)急性腹痛下腹部包块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2)详细询问病史,腊指检查,腹腔穿刺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辅助检查首选B超。(3)手术切除肿块而尽量保留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下腹部包块13年,卵巢肿瘤术后12 年,复发二次术后化疗后1 年,右上腹疼痛不适加重半月"入院.13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下腹部肿块,逐步长大.12 年前在当地医院以"卵巢肿瘤"而行手术切除,手术情况及术后病检不详.10 年前,腹部包块复发,就诊于我院妇科,以"卵巢肿瘤术后复发"收住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盆腔左侧扪及一大小20×15×10cm的质硬包块,形态不规则,活动差,其右侧包块位置低,质硬,下方突向直肠,约15×10×8cm,活动尚可,无压痛.  相似文献   

16.
盆腔腹膜后肿瘤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素婷  王安雅 《右江医学》2002,30(5):F003-F003
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少见 ,位于盆腔腹膜后容易误诊为卵巢肿瘤 ,笔者近年来收治盆腔腹膜后肿瘤 2例 ,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病例一 ,71岁 ,发现右下腹包块 1个月入院。妇检 :宫颈光滑萎缩 ,宫体萎缩 ,右侧附件区触及一10cm× 9cm× 8cm大小包块 ,边界不清 ,无压痛 ,活动度差。阴道超声检查示子宫正常 ,左卵巢正常大小 ,右侧盆腔见巨大实性包块 10 8× 83× 10 7mm3,内伴散在液性暗区及光带分布 ,强光团 5 6× 37×5 3mm3,内部血供丰富。CT示右盆腔内肿块 ,考虑来自卵巢的恶性肿瘤MRI亦提示盆腔内右侧占位 ,考虑右侧卵巢来…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患者 ,45岁 ,于 1995年 3月妇女普查时发现下腹部肿物 ,无任何自觉症状 ,月经正常。G2 P2 。既往无任何病史。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左下腹部可及儿头大小之包块 ,活动度大 ,质硬。妇科检查 :子宫正常大小 ,左侧附件与肿物关系紧密 ,右侧附件区可及 6cm× 6cm× 4cm包块 ,质硬。B超示 :左侧卵巢巨大肿瘤 ,右侧卵巢肿瘤。入院诊断 :双侧卵巢肿瘤。行“全子宫 双侧卵巢肿瘤”切除术。手术所见 :左侧卵巢肿瘤约 2 0cm× 15cm× 12cm ,外观似三个瘤体融合而成 ,表面呈菜花样 ,但质不脆 ,较硬 ,纵形剖开 ,见剖面为…  相似文献   

18.
病人,女,33岁,因发现"卵巢肿瘤"2年于2006年12月入院.2年前B超发现直径约4 cm大小的"卵巢肿瘤",以后定期复查,肿瘤渐增大,半月前,于我院门诊检查,子宫右侧扪及6 cm×5 cm囊性包块,活动差,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病人,女,45岁。右肝癌术后1年,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痛7d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区有叩击痛,肝脾未扪及。下腹部扪及一质硬包块,活动度尚可。实验室检查:血清AFP>500pg/L.B超检查:肝脏内未见肿瘤性结节,门静脉未见瘤栓;子宫前位,大小及内回声未见异常;子宫右上方显示一13cm×11cm实性组织回声区,边缘清晰,内回声均质;盆腔内可见少量的游离液性暗区。提示右卵巢肿瘤。手术后病理结果为:右卵巢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为下腹部有一包块,疼痛而急诊入院的一例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女性,43岁,因下腹部包块2年,下腹痛5 h,于1998年11月22日以卵巢肿瘤急诊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全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腹水征阴性,右下腹可触及约8cm×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