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由于可减少穿刺的次数从而轻患者痛苦,减小对血管的激性,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穿刺方法、技术、材料等的不断更新,使得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已极大地减轻,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便捷。同时,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也要警惕其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其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和后果。  相似文献   

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虽然是一项常用操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失误,不能一针见血,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实际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应做到准确、熟练地穿刺,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3-85岁。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其技术如何,直接关系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的问题。及时打开静脉给药通道,对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对肥胖、休克、浮肿、小儿等病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十分关键的。现将近二十九年护理工作中笔者在静脉穿刺及静脉滴入术中摸出了一定的经验,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置管因其安全迅速、成功率高、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避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及病人可随意活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1998年7月始,我院相继在手术室、外科病房、肿瘤内科病房等科室引进此项技术,下面介绍一些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晟常用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尤其是临床常用的浅静脉穿刺,才能保证输液质量,提高疾病疗效、减轻因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笔者在老年患者的浅静脉穿刺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对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实施了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亚莉  刘瑞 《全科护理》2009,7(34):3172-317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输液时常会遇到因疾病影响或天气寒冷而致血液循环不良,加上老年、体弱、肥胖等因素的影响,给护士选择血管带来难度,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为此我们制作了简易暖手瓶,经临床2156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5 1/2号头皮针在疑难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工作中,抽血是一项常规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操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因肥胖、长期输液等原因,在常规抽血部位既看不到、又触摸不到血管的疑难静脉采血患者,对这些患者,按常规采血选择抽血部位的血管,常出现静脉穿刺失败,抽血不成功,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给整体护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输血和化验等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最为常见,如何做到静脉输液一针见血、保证患者治疗,并能减少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护理人员多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先进表皮,再找血管,  相似文献   

10.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实践证明运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护理人员被刺伤的意外^[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国内得到逐渐推广和应用,其功能也得以逐步扩展,深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现将静脉留置针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套管针致小儿左内踝脓肿的护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未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治疗性沟通工作和套管针置管后的宣教工作,将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痛苦。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患者常需要静脉滴注多巴胺,多巴胺易发生静脉炎或药物外渗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坏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再穿刺带来极大不便。作为心血管内科,平时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非常多,常能见到静脉滴注多巴胺发生静脉炎的病例。从2009年5月起本科应用精密输液器配合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多巴胺,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预防压疮是各临床科室中重要的护理内容。其主要措施是每2~3h1次的翻身及皮肤护理,护理工作量大,尤其是对截瘫、下肢骨折、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频繁的翻身、大小便处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鉴此,笔者于2002年3月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功能防压疮水垫内裤,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时患者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忽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比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与身心康复。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重视并加强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老年患者围术期特殊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途径。静脉穿刺是每个护士最熟练的一项护理技术,但都遇到穿透血管的情况。通常一旦发现穿透血管就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这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紧张,增加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麻烦。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对于血管稍粗,走向明显的浅静脉,采用在原血管上再穿刺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输液外渗是由于穿刺时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液体渗漏,静脉留置针具有可保留、不易渗漏的优点,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特点是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人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穿刺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患者及家属治疗性沟通工作和套管针置管后的宣教工作,将会减少损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较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也为抢救患者开放了一条静脉通道,可以按时给药。不增加液体量。笔者2004年1月-2005年1月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肝病患者的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采取的拔针后按压方法各不相同。按压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皮下淤血、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再次穿刺的成功率。现将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桡动脉穿刺是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医疗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传统穿刺方法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适当地改变桡动脉穿刺部位可明显减轻疼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疼痛方法及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26  
周围静脉穿刺(peripheral vempuncture,VP)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虽然周围静脉穿刺具有明确的操作程序,但是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因此,如何减轻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现将减轻周围静脉穿刺给患者所带来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