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热应激造成犬免疫机能损伤的机制及损伤过程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分别在夏季持续高热天气中每隔7d、分5次采集了拉布拉多犬的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IL-10)、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含量及PBMC中HSP70、IL-2、IL-10、TLR-2、TLR-4的mRNA的表达,并与春季非应激温度下检测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夏季持续高热天气中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其PBMC中HSP70mRNA表达上调,IL-2、IL-10、TLR-2、TLR-4mRNA表达下调;血清中COR浓度持续高于正常值,HSP70浓度升高,IL-2、TLR-2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IL-10、TLR-4浓度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热应激条件下PBMC中白介素和Toll样受体mRNA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犬的免疫功能抑制、抗感染免疫机能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用PCV2 B1株经鼻腔接种40日龄SPF仔猪,于接种后3、7、14 d宰杀,收集皮肤源树突状细胞(DC).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感染仔猪皮肤源DC的IL-10、TNF-α、IFN-α、IL-8、趋化因子受体1(CCR1)、CCR5在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FN-α在接种后3 d(3DPI)显著下调(P<0.05),TNF-α、IL-10在7DPI时显著上调(P<0.05);趋化因子IL-8在3、7、14 DPI时均下调,差异接近显著;MCP-1在感染后3、14DPI下调,7DPI均上调,但不显著;MIP-1β在3、7DPI明显上调,14DPI恢复正常;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5在3、7和14DPI均上调,且7DPI显著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PCV2在感染早期可抑制DC炎性反应的能力,免疫应答失调,影响了动物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录从攻毒后3 d开始显著上调(P<0.05),7 d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和42 d低于对照组;IL-10 mRNA在3 d显著上调(P<0.05),14 d达到转录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42 d接近对照组水平;IFN-γmRNA转录水平尽管在3 d和28 d时出现2次转录低峰1、4 d和42 d时出现2次高峰,但只在3 d和7 d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共感染可导致PAM细胞因子IL-12p40和IL-10 mRNA的转录在感染早期被激活,而IFN-γ mRNA转录则呈较复杂的动态变化,提示PRRSV和PCV2共感染猪PAM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热应激引发猪肠道病变中的作用,本研究将48头2月龄左右的健康猪(15±2 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养于环境温度为35±1℃的人工气候温室,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8±3℃,相对湿度均为75%~80%。在热应激的第1 d、7 d、14 d和21 d迫杀受试猪,采集其肠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了GR在不同肠道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热应激第7 d和第14 d实验组猪十二指肠粘膜层GR表达量显著增高;盲肠和结肠GR表达量在热应激第14 d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猪十二指肠和结肠中GR表达量随应激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热应激第14 d达到峰值。而盲肠GR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本实验表明热应激影响猪肠道GR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阐述GR在热应激诱发猪炎性肠病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 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本研究以6只巴什拜羊为A组,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和C两组,全部人工感染MO(ccu=106),感染4 d后C组每天肌肉注射r BPI 150 mg/只,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检测实验羊不同时间外周血中BPI、IL-1β、IL-4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对照组死亡率为33.3%。BPI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5),第14 d~21 d C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而在第7 d~21 d,A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IL-1β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第21 d,A组显著低于B组(p0.05)。IL-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高于A和B组(p0.01),第14 d~21 d,A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6表达水平在感染第14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r BPI对感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79-385
为了探究菊苣酸(chioric acid,C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牦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炎性相关因子分泌及转录水平的调节作用,用Ficoll法分离牦牛PBMC,体外将PBMC与LPS和CA共同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LPS最佳刺激浓度,ELISA试剂盒检测CA对炎性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CK-8法筛选的LPS最佳致炎质量浓度为1.0 mg/L。与对照组相比,CA处理组显著提高IL-10的含量(P<0.05),LPS处理组显著提高IL-6和IL-1β的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IL-8、TNF-a和INF-γ的含量(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CA+LPS处理组IL-6、IL-8、IL-1β、TNF-a和INF-γ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IL-10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CA处理组显著降低IL-1βmRNA表达(P<0.05),显著升高IL-10 mRNA表达(P<0.05),LPS处理组极显著升高IL-6、IL-8、IL-1β、INF-γ和TNF-αmRNA表达(P<0.01);与LPS组相比,CA+LPS处理组IL-6、INF-γ和TNF-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IL-8和IL-1βmRNA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说明,CA可通过调节牦牛PBMC炎性因子的分泌及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及标准菌株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感染细胞模型,并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受到侵袭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标准菌株组(W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F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与其标准菌株组的凋亡率差异也极显著(P<0.01)。qRT-PCR结果分析显示,标准株组TNF-α、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分离菌株组TNF-α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标准菌株相比,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侵袭和损伤能力较低,乳腺细胞的凋亡率也较低,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受到细菌侵袭的时候,细胞中IL-6、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都显著性提高,但在相同浓度下GBS标准株诱导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BS分离株。本试验结果为以后预防和控制GBS引起的隐性乳房炎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脂多糖(LPS)刺激仔猪发生炎症时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lncRNA-44651和lncRNA-45208在仔猪胸腺、淋巴结和空肠的表达差异,试验选取8头杜×长×大健康断奶仔猪并按照是否注射LP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各组仔猪在饲喂基础饲粮14 d后,分别按体重100μg/k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PS,4 h后屠宰仔猪并取胸腺、淋巴结和空肠样品置液氮中保存,采用基因表达测定的方法研究仔猪胸腺、淋巴结和空肠样品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PS刺激4 h后,LPS组仔猪胸腺、淋巴结和空肠中炎性因子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P0.01);LPS组仔猪胸腺中lncRNA-4465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lncRNA-4520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LPS组仔猪淋巴结中lncRNA-44651和lncRNA-45208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上调(P0.01);LPS组仔猪空肠中lncRNA-4465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lncRNA-45208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说明lncRNA-44651和lncRNA-45208可能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可为后续仔猪机体功能研究提供候选lncRNA。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将6只巴什拜羊分为A组,18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D组,对实验羊人工感染MO后第5 d,C组气管注射巴什拜羊重组SPLUNC1蛋白、D组气管注射盘羊杂交羊重组SPLUNC1蛋白,每天150μg/只;A、B组每天气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羊血清中MO抗体水平以及IL-8、IL-12、IL-1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前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阴性,感染后第14 d所有实验羊MO抗体均为阳性;IL-8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21 d,A、C、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IL-12水平在感染后第14 d,A、C和D组极显著和显著地低于B组(p0.01;p0.05;p0.01),第21 d时,A、C和D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IL-13水平在感染后第5 d,A组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在第7 d~21 d,A、C、D组显著和极显著低于B组(p0.05;p0.01;p0.01)。实验数据表明重组SPLUNC1蛋白对盘羊杂交羊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与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致病与免疫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IBV变异株GX-YL5感染鸡后不同时间点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固有免疫相关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IBV载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Toll样受体TLR2、TLR3、TLR6、TLR7、趋化因子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4在IBV感染后1~8天以及细胞因子IFN-α、IFN-β、IL-1β、IL-6、IL-10在IBV感染后1~5天,mRNA转录水平至少有一个时间点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感染后14~28天,一些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则出现下调;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的IBV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立即上升,第3天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果表明,IBV感染早期气管黏膜和哈德氏腺中固有免疫相关受体和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说明IBV感染对宿主固有免疫应答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NOD1/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小鼠乳腺炎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人工接种不同剂量的S.aureus复制小鼠乳腺炎模型,利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小鼠乳腺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NOD1、NOD2、下游的受体作用蛋白2(RI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接种S.aureus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NOD1、NOD2、RIP2、NF-κB、IL-6、TNF-α的m RNA转录水平比未接种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NOD1/NOD2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NOD1/NOD2受体及其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参与了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作用下5 d和10 d热应激肉鸡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肉鸡肺脏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脏病理切片.发现慢性热应激5 d与10 d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和IL-6、TNF-α的含量,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禽呼肠病毒(ARV)对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数量变化和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ARV感染后1、7、14、21、28、35d感染组和对照组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含量和细胞因子IL-1β、IL-6、IL-17、IL-18、IFN-γ、TNF-α基因mRNA相对转录时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SPF鸡感染ARV后7d和14d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7d,CD8+T细胞含量差异显著(P0.05);感染后1、21、28、35d感染组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感染1d后CD4+、CD8+T细胞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外周血T细胞亚型变化是ARV感染的重要表现之一。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1β、IL-6(除7d外)、IL-18(除14d外)和TNF-α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表达上调,IL-17和IFN-γ除感染1d外,均表达下调,说明IL-1β、IL-6、IL-17、IL-18、IFN-γ和TNF-α均参与了ARV的感染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感染对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RV感染SPF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天然免疫相关基因,包括Toll样受体(TLRs)、MDA5、IPS-1、IRF-3、IFN-α、IFN-β、IFN-γ、IFITM3、Mx1和OASL等基因在感染后0、12h以及1、2、3、5和7d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ARV感染SPF鸡后7d以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LR3和TLR2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TLR7和MDA5的mRNA转录水平则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显著升高,分别在7dpi和1dpi达到峰值(P0.05或P0.01)。IPS-1的mRNA转录被抑制;IRF-3则呈显著转录上调趋势;IFN-α、IFN-β和IFN-γ均表达上调,分别在2~3dpi达到峰值(P0.05或P0.01)。IFITM3、Mx1、OASL的mRNA转录水平也显著升高,均在3dpi达到峰值(P0.01)。试验结果表明ARV在感染早期能够显著性引起TLR7、MDA5、IRF3、IFN-α、IFN-β、IFN-γ、IFITM3、Mx1和OASL的转录上调,抑制TLR3、TLR21和IPS-1的转录,为进一步阐释ARV的分子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rfaE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HPS)脂寡糖(LOS)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IL-8和TNF-α)mRNA转录中的作用,提取HPS SC096株及其rfaE基因缺失株(ΔrfaE)和互补株(cΔrfaE)的LOS,分别用5和10μg HPS-LOS、ΔrfaE-LOS、cΔrfaE-LOS和E.coli-LPS刺激PAMs,分别在2、4、6、12和24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并反转录成cDNA,运用RT-PCR检测IL-1α、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用5μg HPS-LOS刺激细胞时,2、4、6、12和24h后IL-1αmRNA的转录水平均升高,显著高于ΔrfaE-LOS刺激细胞后的IL-1αmRNA转录水平(P0.05),12和24h后IL-1β、IL-6和IL-8mRNA的转录水平均升高,显著高于ΔrfaE-LOS刺激细胞后的mRNA转录水平(P0.05),24h后TNF-αmRNA的转录水平升高,显著高于ΔrfaE-LOS刺激细胞后的mRNA转录水平(P0.05);10μg HPS-LOS刺激细胞后IL-1α、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转录水平均升高,显著高于ΔrfaE-LOS刺激细胞后的mRNA转录水平(P0.05)。同时cΔrfaE-LOS刺激PAMs后IL-1α、IL-1β、IL-6、IL-8和TNF-αmRNA的转录水平能够恢复到HPSLPS水平。首次证实rfaE基因在HPS LOS刺激PAMs炎性因子mRNA转录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弱毒株11型H465株OmpP2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和对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提取并纯化HPS血清11型H465株的OmpP2,分别用5、10μg·mL-1 OmpP2刺激PAMs 6、12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质。将提取的RNA反转录成cDNA,运用RT-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IL-8和TNF-α)mRNA转录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2、JNK、P38、P65和IκB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HPS H465株的OmpP2能够显著地诱导IL-1α、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P0.05),同时能够引起JNK、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证实了HPS血清11型H465株的OmpP2能够通过调节MAPKs信号通路中JNK蛋白以及NF-κB信号通路中P65蛋白和IκBα蛋白降解促进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IL-8和TNF-α的转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PCV2亚临床感染模型,探究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干扰素的变化及其调控,为PCV2复制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补充。30日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仔猪15头,随机分成PCV2阴性对照0d组、PCV2感染14d组和PCV2感染28d组。感染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中干扰素、模式识别受体和模式识别受体接头分子mRNA水平。结果显示,IFN-β和IFN-γmRNA转录水平在14和28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式识别受体RIG-1、MDA-5、TLR4和TLR9mRNA转录水平在14和28d显著升高(P0.05);DAI mRNA转录水平在14d显著升高(P0.05),但28d迅速下降;TLR3、TLR7和TLR8mRNA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接头分子MAVS、MyD88、IRF3和IRF7mRNA转录水平在14和28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PCV2亚临床感染仔猪后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内IFN-β和IFN-γ的表达量上调,其上调和PCV2激活的TLR4/TLR9/MyD88和RIG-1/MDA-5/DAI/MAVS/IRF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旋毛虫ES抗原对宿主巨噬细胞NOD1受体通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将旋毛虫ES抗原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NOD1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动态。应用荧光定量PCR监测细胞内NOD1、RIP2和NF-κB m 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测定NOD1、RIP2、NF-κBp65、NF-κB p-p65蛋白表达量,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一定的ES抗原作用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巨噬细胞中各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先增高,当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则开始下降,作用24 h时NOD1 m 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S抗原浓度15μg/mL作用时间9 h时,巨噬细胞中NOD1、RIP2和NF-κB p-p65蛋白量显著增加(p0.01),此时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果表明,旋毛虫ES抗原在一定的作用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可以激活并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NOD1受体通路,上调NOD1受体通路中关键分子RIP2和下游分子NF-κB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并且超过一定时间和浓度的ES抗原刺激可以导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出现免疫耐受。本研究证明了宿主NOD1受体参与了旋毛虫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为旋毛虫病防治和理解旋毛虫对宿主的感染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白藜芦醇对热应激(HS)诱导的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转录的影响。采用生长良好的第4代山羊小肠上皮细胞(GIE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7℃)、热应激组(42℃)、42℃热应激加白藜芦醇组(5、15、30μmol·L~(-1));加药预处理6 h后进行热应激处理6 h。通过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生化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HSP70、IL-1β、TNF-α、IL-8和NF-κB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5、15、30μmol·L~(-1))的白藜芦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GSH-Px、SOD及T-AOC活性,极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P0.01);不同浓度(5、15、30μmol·L~(-1))的白藜芦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IL-1β、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并极显著降低炎性模型细胞IL-1β、TNF-α、IL-8、HSP70和NF-κB的基因转录水平(P0.01)。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调节热应激诱导GIE细胞炎性模型中HSP70基因表达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及表达,促进抗氧化酶活力,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抑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黑沙蒿多糖(AOP)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免疫应激肉仔鸡十二指肠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192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为42 d,分为预试期(第1~14天)、应激Ⅰ期(第15~28天,包括7 d的LPS注射期和7 d的恢复期)和应激Ⅱ期(第29~42天,包括7 d的LPS注射期和7 d的恢复期)。处理1和2饲喂基础饲粮,处理3和4饲喂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0 mg/kg AOP)。分别在应激Ⅰ期(试验第15、17、19、21天)和应激Ⅱ期(试验第29、31、33、35天)给处理1和3的肉仔鸡腹腔注射LPS溶液,处理2和4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第21和35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屠宰后迅速取十二指肠组织样品,用于测定免疫指标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下降;此外,饲粮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白细胞介素(IL)-1β(第21和35天)、IL-6(第21和35天)和IL-4(第21天)的过度产生(P0.05),且显著缓解了十二指肠中免疫球蛋白M(IgM,第21天)含量的过度下降(P0.05);同时,饲粮添加AOP显著缓解了由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第35天)和IL-1β(第21天)基因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IL-1β和IL-6,第21和35天)的过表达(P0.05),且显著促进了核转录因子-κB的抑制物α(IκBα)(第21和35天)的蛋白表达(P0.05)。由此推测,AOP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来缓解LPS导致的肉仔鸡十二指肠中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