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以氯化聚乙烯(CPE)为增韧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氯乙烯(PVC)合金。研究了PVC及CPE用量对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氧指数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C用量的增加,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加,弯曲强度基本不变,冲击强度呈现先略增加然后显著降低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降低,氧指数增加;随着CPE用量增加,ABS/PVC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氧指数和维卡软化温度变化很小,当ABS/PVC/CPE为40/60/15时,合金的拉伸强度为39.8 MPa、弯曲强度为60.8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8.3 kJ/m2,氧指数为29.7%。  相似文献   

2.
用有机改性后的蒙脱土(OMMT)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进行增容改性,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熔体流动速率等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当PC∶ABS质量比=70∶30,OMMT质量分数为3%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67. 21 MPa,弯曲强度为80. 90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7. 35 k J/m~2,均优于纯PC/ABS合金的力学强度。将PC/ABS/OMMT合金用3D打印耗材挤出机挤出成直径为(1. 75±0. 25) mm的丝材,当OMMT质量分数为3%时,丝材成型性最佳。最后用熔融沉积成型的方法打印合金,比较熔融沉积成型与传统注塑成型制品的力学性能差异。熔融沉积成型试样保持了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注塑成型的60%多,但是断裂伸长率和抗缺口冲击强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PA)6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纳米TiO2复合材料,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仪等研究了POE-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MFR的影响,利用Molau实验和FSEM考察了POE-g-MAH与PA66的相容性。结果显示,POE-g-MAH与PA66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随着POE-g-MAH用量的增加,PA66/POE-g-MAH/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加,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及MFR逐渐降低;当POE-g-MAH质量分数为1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MFR分别为20.89kJ/m2,41.15MPa,64.2MPa,1428.15MPa和19.2g/(10min)。  相似文献   

4.
纳米ZnO/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改性纳米Zn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改性纳米ZnO用量对复合材料维卡软化温度及紫外线老化前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改性纳米ZnO既可有效提高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及各种力学性能,又可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耐老化性能。改性纳米ZnO用量为3%时,ABS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达102℃,比纯ABS树N(98.7℃)提高3.2℃;紫外线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纯ABS树脂分别提高37.4%和44.6%、断裂伸长率提高0.9%和357%、硬度提高45.4%和29%、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3.8%和44.7%、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2.4%和44.4%。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玻璃纤维(GF)填充量和不同处理工艺对PVC/ABS合金力学性能以及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添加份数的增加,PVC/ABS合金的拉伸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缺口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其中经硅烷偶联剂改性过的玻璃纤维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都会好于未改性的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Lyocell纤维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维卡软化温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MDI)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KH550相比,HMDI界面改性的效果较佳;随着偶联剂HMDI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其含量为1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较未添加偶联剂时提高了5.1 ℃,且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也比未添加HMDI时分别提高了57.1 %、10.5 %、32.3 %、19.5 %和23.7 %。  相似文献   

7.
《塑料科技》2016,(11):37-40
以聚丙烯(PP)废弃物与锑尾矿渣为原料,通过挤出注塑成型工艺制得PP废弃物/锑尾矿渣复合材料,对锑尾矿渣改性处理前后的微观结构及将其填充到PP废弃物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探讨了改性锑尾矿渣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锑尾矿渣用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42.9 k J/m2、29.8 MPa和45.2 MPa;相同填充量的改性锑尾矿渣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优于未改性锑尾矿渣;锑尾矿渣用量增加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使其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偶联处理后的剑麻纤维(SF)对聚丙烯(PP)性能的影响,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为界面相容剂,制备了PP/SF/PP-g-MAH复合材料,考察了改性SF含量对PP/SF/PP-g-MAH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热性能、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F含量由零增加到30%(质量分数,下同)时,PP/SF/PP-g-MAH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了3.1g/10min,维卡软化温度升高了5.1℃,拉伸强度升高了6.0MPa,弯曲强度升高了20.7MPa,缺口冲击强度降低了3.1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降低了60kJ/m~2。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十溴二苯乙烷(DBDPE)、四溴双酚A(TBBA)、溴代三嗪(Br N)为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硅酮粉、抗滴落剂等协效阻燃剂复配,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阻燃ABS复合材料,对比了这3种阻燃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DBDPE即可使ABS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热变形温度达到74.3℃,但DBDPE对复合材料拉伸、冲击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3种阻燃剂质量分数均为12%时,添加Br N的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最高,分别为27.0 k J/m2和74.7℃,热稳定性最好,但拉伸和弯曲强度较低,在相同阻燃剂用量下,添加TBBA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强度和MFR最大,分别为41.6,60.5 MPa和22.3 g/10 min,但其垂直燃烧等级仅为V–1级。  相似文献   

10.
以(ABS)和聚乳酸(PC)为实验原料,分别配制ABS质量分数为10%、20%、30%和40%的PC/ABS混合料,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PC/ABS复合材料。分别以纯PC和不同组分的PC/ABS复合材料为实验材料,在粒料3D打印机上制备抗拉伸和冲击试样,并对打印制品做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制品最大拉伸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当ABS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拉伸强度最大,为54.84 MPa。制品的抗缺口冲击强度随着ABS含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ABS含量为30%时,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最大,为24.8 kJ/m~2。  相似文献   

11.
在PVC/ABS合金中加入环氧树脂(EP),研究了EP用量对PVC/ABS合金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维卡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P不利于PVC/ABS合金的加工,在低用量时,PVC/ABS合金的维卡软化点和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提高用量反而会使其维卡软化点降低;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EP用量的增加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短玻璃纤维用量对低熔点尼龙6(LM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短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LMPA6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最高值为6.46KJ/m2;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随之提高,当短玻璃纤维的用量为30%时,拉伸强度提高到100MPa,弯曲强度提高到130MPa以上。LMPA6的维卡软化点也随短玻璃纤维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短玻璃纤维的用量为30%时,维卡软化点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五种偶联剂对硫酸钡(BaSO_4)粉体的改性效果,将改性BaSO_4粉体添加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中,研究了它们对ABS/BaSO_4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断裂面形貌。结果表明:改性BaSO_4粉体的表面接触角显著增大,沉降体积变小,其中钛酸酯偶联剂(ZJ–131)和铝酸酯偶联剂(DL–411)的改性效果最佳,接触角分别为111.4℃和108.1℃,沉降体积均为1.15mL/g。相对于添加未改性BaSO_4粉体的ABS/BaSO_4复合材料,添加改性BaSO_4粉体的ABS/BaSO_4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变化不大,MFR、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其中,铝酸酯偶联剂(DL–411)的综合改性效果最佳,ABS/BaSO_4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MFR分别达到68.86MPa,37.43MPa,17.41kJ/m~2和8.73g/(10mi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改性BaSO_4粉体在ABS中的分散性变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加工工艺,以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础树脂,研究了阻燃剂、相容剂及抗氧剂等对PC/ABS阻燃合金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BS阻燃合金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阻燃剂、相容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8%,2.0%~3.0%时,该材料使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三种不同粒径的滑石粉(1.5、2.5、5μm)经过5%的偶联剂KH550(溶于95%的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后,填充PC/ABS合金.结果表明:当滑石粉粒径为5μm时,最佳填充质量分数为20%,缺口冲击强度为171J/m,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成本优势.添加相容剂M(ABS-g-MAH)于该复合材料中,弯曲和拉伸模量得到明显增加,但不能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态三元乙丙橡胶(LEPDM)对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了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氧指数测定仪、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比分析了高岭土和改性高岭土对PP力学性能、加工性能、阻燃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及改性高岭土均会改善PP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填料含量相同时,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加工性能均优于PP/高岭土复合材料,PP/高岭土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弹性模量均优于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当改性高岭土质量分数为10%时,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MFR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2.63 kJ/m2和1.75 g/10 min。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6,(7):51-55
分别以硅烷偶联剂Si69、Si75、KH550和NXT对凹凸棒土(ATT)进行表面处理,再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ATT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观察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和ATT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维卡软化温度、微观形态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T用量的增加,PP/AT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MFR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则随之升高;ATT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有较大改善,同时有效促进了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另外,4种硅烷偶联剂中,NXT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共聚尼龙(PA)6/66和POE-g-MAH作为增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对PA66/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考察两种增韧剂用量对其结晶行为、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HDT)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用量的POE-g-MAH对复合材料中PA66的结晶有一定阻碍作用,而共聚PA6/66对PA66的结晶性能影响较小;随着共聚PA6/66和POE-g-MAH用量的提高,PA66/G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HDT则逐渐下降;与POE-g-MAH相比,共聚PA6/66对拉伸及弯曲强度和HDT的不利影响较小,且略微提高了复合材料的MFR,而POE-g-MAH大幅降低了复合材料的MFR。当两种增韧剂的质量分数均为12%时,共聚PA6/66和POE-g-MAH增韧的复合材料的无缺口冲击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基本相当,但前者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HDT和MFR方面均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性nano-CaCO3、POE-g-MAH和EVA-g-MAH改善PVC/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改性剂的用量和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结果表明:改性nano-CaCO3可显著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当加入7.5份nano-CaCO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分别提高了92.16%、24.89%和13.77%;随着nano-CaC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逐渐升高,表面光滑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新型纤维素纤维Lyocell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制备了PLA/Lyocell纤维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维卡软化温度测试等手段,探讨了Lyocell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yocell纤维含量的增加,PLA/Lyocell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均随之提高,而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Lyocell纤维含量达到6%时,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较为均匀,所对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其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比纯PLA分别提高了15.3%、12.3%和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