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入住ICU治疗的289例患者为实验组,在压疮预防中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选择26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压疮预防中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1%低于对照组的5.2%,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预防ICU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口唇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口唇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时间、压疮程度、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后,病人口唇压疮发生率下降、压疮发生时间明显延后、压疮程度减轻、ICU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预防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口唇压疮的发生,延后口唇压疮的发生时间,减轻压疮程度,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夏萍  陈雁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3):3251-3254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昏迷患者并发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某三甲医院ICU的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12月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护理的患者72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废用综合征、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并降低ICU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在心脏手术患者急性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至6月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193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历史回顾,将2016年7月至12月术后入住ICU的172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中13例发生I期压疮,6例发生Ⅱ期压疮,2例发生Ⅲ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0.8%;观察组中7例发生I期压疮,无Ⅱ期和Ⅲ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4.06%;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术后急性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2月1日至8月31日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进行历史回顾,将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11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中15例发生I期压疮,2例发生Ⅱ期压疮,1例发生Ⅲ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03%;观察组中6例发生I期压疮,无Ⅱ期和Ⅲ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5.41%;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压疮高危患者实施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和治疗ICU压疮高危患者Ⅰ、Ⅱ期压疮的效果,为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供护理方面的参考.方法 将ICU 2009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常规组,2010年1-12月收治的184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集束干预策略组,包括对压疮高危患者在床边设立明显标志、有效减压、使用赛肤润、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有效的大小便管理、局部浸润阻滞法的应用及对于Ⅱ期压疮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4.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38,P<0.05);干预组Ⅰ、Ⅱ期压疮愈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7,P>0.05).结论 集束干预疗法预防压疮效果显著,为ICU压疮高危患者有效预防压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病人压疮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66例骨科病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压疮护理,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401例骨科病人作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压疮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病人陪护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陪护相关压疮知识掌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1例,两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院内预防骨科病人压疮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规范护士预防压疮行为、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压疮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将80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F-12生活量表,两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和治疗ICU压疮高危患者I、醐压疮的效果,为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供护理方面的参考。方法将ICU2009年1—12月收治的160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常规组,2010年1—12月收治的184例压疮高危患者设为集束干预策略组,包括对压疮高危患者在床边设立明显标志、有效减压、使用赛肤润、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有效的大小便管理、局部浸润阻滞法的应用及对于Ⅱ期压疮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4.1%,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8,P〈0.05);干预组I、Ⅱ期压疮愈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7,P〉0.05)。结论集束干预疗法预防压疮效果显著,为ICU压疮高危患者有效预防压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中的效果,探讨预防CAUTI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102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选取2007年1月~2009年9月在ICU住院留置尿管10d以上的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CAUTI的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UTI感染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降低患者留置尿管期间CAUTI的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于蓉  叶蕊  王芸 《当代护士》2018,(7):131-13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DR PU)中的防范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的10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3~12月的11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延长压疮发生时间,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英  郝利  郭婧颖  赵秋菊 《全科护理》2016,(25):2624-2626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在神经重症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重症监护室住院的压疮高危病人1 102例.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按照常规护理实施压疮预防的542例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的560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降低神经重症病人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预防压疮形成,主要措施有实施压疮预警、家属知信行干预以及减压护理。选取2016年5月~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出现时间长于对照组,压疮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方法,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方法:将压疮高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包括:(1)在床边设立明显标识。(2)有效减压。(3)在皮肤护理中应用赛肤润。(4)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5)有效的大小便管理。(6)对于I、Ⅱ期压疮的护理采用湿性愈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集束干预策略的基础上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结果:试验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可达到预防及治疗Ⅰ、Ⅱ期压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前护理模式在 ICU 老年住院患者身体特殊位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在ICU老年住院患者特殊压疮预防性护理中引入超前护理模式,选取引入前(2015年7~12月)和引入后(2016年1~6月)收治于该院ICU的老年住院患者各110例为研究对象,引入前后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ICU老年住院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特殊位置压疮发生率和严重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前护理对ICU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身体特殊位置的压疮预防,能够显著提高该类老年患者特殊身体位置的舒适度,降低特殊位置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需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预防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无一例发生压疮,对照组患者7例发生压疮,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预防压疮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老年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 560例手术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1.28%(10/780)较对照组的10.26%(80/780)更低,发生时间(9.20±2.10)d较对照组的(5.06±2.12)d更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两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术室老年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延迟压疮发生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积极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肿瘤晚期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肿瘤晚期患者压疮预防,比较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后,肿瘤晚期患者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由2.96%下降至1.59%,压疮预防效果显著。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在肿瘤晚期患者的压疮预防中具有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压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83例,按照入院日期单双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压疮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