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建立实验检测和与症状均符合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动态观察16周,以大鼠体重、饮水量、尿量、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成功和稳定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 d~16周血糖持续升高,饮水量和尿量大幅增多,体质量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尿素氮、肌酐升高。肾脏病理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典型表现。随时间延长,病情逐渐加重。结论单侧肾切除术后尾静脉注射STZ复制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病理和化验指标非常相似,在16周内模型稳定,符合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III期。病情严重程度与病程相一致,适用于药物药效学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芍药甘草汤低剂量组(2.4 g/kg)、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4.8 g/kg)、氯沙坦组(10 mg/kg)、模型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予相应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等早期糖尿病肾病变化;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芍药甘草汤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及肌酐清除率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系膜基质增生等形态学变化。结论:芍药甘草汤具有抗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灵芝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及早期蛋白尿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灵芝对 12周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予灵芝 60 0mg·(kg·d) -1灌胃 12周。结果 :使用灵芝后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结论 :灵芝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并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因素组合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中大鼠体质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高糖高脂饲料),C组[高糖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组],D组(高糖高脂饲料 阿霉素 STZ组),E组(高糖高脂饲料 单肾切除 STZ组).大鼠造模后每2周测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结果 E组大鼠明显多食、多饮、消瘦、血糖升高,尿微量白蛋白不仅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并且与前几个模型组比较也都有显著性差异.肾/体质量比显著增大.结论 以大鼠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单肾切除,2周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刘萍  何兰杰  张焱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892-895,F0003
目的研究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及其肾病特点。方法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5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观察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肾功能,并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结构改变。结果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糖尿病12周时,肾肥大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小球截面计、基质面积、基质面积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毛细血管面积比下降。结论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符合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及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单侧肾脏切除后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高脂高糖+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C组为单侧肾切除+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造模后2周、6周、10周测定体重、血糖,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实验结束时取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高脂高糖+STZ组和单侧肾切除+STZ组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高脂高糖+STZ组成模率高,单侧肾切除+STZ组模型稳定。结论:单侧肾切除+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可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芒黄颗粒(MHG)对Ⅱ型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长期高脂饮食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对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 尿微量蛋白的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MHG 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 SCr、BUN 及尿微量蛋白含量。结论芒黄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颖  周世文  汤建林  黄永平  陈莎 《重庆医学》2007,36(6):526-527,531
目的 观察黄连总生物碱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组分别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单肾切除、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后其中3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黄连总生物碱,另一组为模型对照组.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4周,测1次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造模后12周,心脏取血,测肌酐、尿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 模型组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值升高.黄连总生物碱干预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肾功能显著改善,其中中剂量组降糖及肾功能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黄连总生物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保护其肾功能,并延缓肾功衰竭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pathy,DN)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N 组)和小檗碱组。DN 组及小檗碱组大鼠行左侧肾摘除术,术后2周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 诱导 DN 大鼠模型,72 h 后测非空腹血糖>16.8 mmol/L 为造模成功;小檗碱组大鼠给予小檗碱0.1 g/(kg·d)灌胃。定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与 DN 组大鼠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血糖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P <0.05),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小檗碱可明显降低 DN 大鼠血糖,改善 DN 大鼠肾功能紊乱,对 DN 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IV)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及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各10只。予链脲佐菌素造模,治疗8 w后处死大鼠取材及采血,取肾皮质行电镜观察,并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黄芪甲苷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结论:AS-IV对DN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低蛋白血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