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通过考察市售试剂盒的绝对灵敏度和最大稀释比例,选取3种效果最好的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产品,以油炸花生、烘烤花生及花生酱为代表性基质,优化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试剂盒的反应条件,根据《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中性能指标进行统一的技术评价,考察各品牌快检试剂盒的检测限、特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相对准确度以及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等指标,为制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检测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板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标准菌株为测试样本,参照GB4789.4-2010验证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板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同时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阳性率显著性差异。结果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板最低检测限能达到10~0 CFU/m L,灵敏度为100%,不存在假阴性,特异性为92%,假阳性率为8%,准确度为95%,显著性差异卡方值卡Χ~2为0.5,均达到定性方法验证的相关指标。结论沙门氏菌检测板技术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筛查方法广泛运用在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GB/T 4789.36-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作为参考方法,研究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应用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指标,同时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阳性率显著性差异。结果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板灵敏度为100%,不存在假阴性,特异性为96.4%,假阳性率为3.6%,准确度为98%,显著性差异卡方值卡Χ~2为0,均达到定性方法验证的相关指标。结论大肠杆菌O157检测板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筛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肉与肉制品大肠杆菌O157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筛选出技术指标合格的市售水产品孔雀石绿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方法。方法选用5种市售孔雀石绿快检试剂盒比较其操作步骤、检测时间、提取效率,同时参考SN/T 2775-2011和GB/T19857-2005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等技术指标测试,提出基于质量评价的试剂盒快速筛选策略。结果 5个品牌的孔雀石绿检测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品牌A、B与C的灵敏度99%,特异性≥85%、假阴性率 1%,假阳性率≤15%,不符合试剂盒评价标准;品牌D与品牌E的灵敏度≥99%、特异性≥85%、假阴性率≤1%,假阳性率≤15%,符合试剂盒评价标准。结论对市场销售的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剂盒要进行采购前、采购中的质量评价,在评价时综合考虑操作步骤的简便性、时效性、评价批次、样品来源等,同时兼顾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技术指标,快速筛选出符合标准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市场上6种商品化比色法测食品中铝残留量快速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铝快检试剂盒)进行质量评价;为食品安全监管中铝快检试剂盒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铝快检试剂盒和GB5009.18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铝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测定,验证试剂盒检测的准确性,分析铝快检试剂盒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检出限、符合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试剂盒A、B、D符合率在95%以上,且假阴性率小于10%;试剂盒C、F假阴性率达50%左右;5种试剂盒的检出限与试剂盒标识不相符;试剂盒C、E检测结果不易判定;试剂盒A、B、F试剂装量不足,试剂盒C、F外包装与说明书贮藏条件不一致。结论快速检测试剂盒在使用前,有必要通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检出限、符合率等指标对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省亮  赖卫华  许杨 《食品科学》2007,28(2):232-236
本文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和二抗鼠抗驴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本垫、胶金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胶体金试纸条并装入检测卡中。测试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为5ng/ml,检测时间为10min,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使用简单方便,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传统国标培养法作为参比方法, 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real-time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方法 依据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SAT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进行评价。分别检测纯培养物、人工污染样品以及实际样品来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度, 同时采取2种方法的显著性差异分析, 确定最终结果。结果 SAT法灵敏度为100, 纯培养物检出限为103 CFU/mL, 人工污染检出限灵敏度为103 CFU/mL, 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2.9%;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符合要求。结论 SAT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检测结果全部达标, 并且检测时间短, 适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一种蔬菜水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通过选购市场上常见的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及菊酯类农药,对蔬菜水果中菊酯农残的快速检测进行前处理步骤的优化,并考察每种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在果蔬基质样品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准确度,以实现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的整体性评价。结果表明,直接稀释法检测大白菜、韭菜和柑橘时,检测限较高,无法满足检测要求;直接提取法适用于大白菜、韭菜和柑橘的快速检测,检测限为2 mg/kg。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以大白菜、韭菜和柑橘作为空白基质的检测限为2 mg/kg,灵敏度均为100%,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蔬菜水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瘦肉精快速检测卡质量评价标准技术规程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采用"盲样式"免疫胶体金类快速检测产品质量评价方法,验证"瘦肉精"残留的胶体金快速检测产品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最后得出,此类产品用于"瘦肉精"检测之前,有必要验证其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参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国标培养法及分子测序为参考方法,研究SAT方法用于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同时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阳性率显著性差异。结果 4种致病菌SAT试剂盒的灵敏度均为100%,不存在假阴性及漏检情况;沙门氏菌(94.2%)、金黄色葡萄球菌(99.5%)、副溶血性弧菌(100%)和单增李斯特氏菌(100%)的特异性符合要求,假阳性率均小于9.6%,准确度均大于94%。结论 SAT技术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可作为上述4种致病菌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市场上5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7种磺胺类兽药残留的结果准确性.方法 分别用5种快速检测试剂盒与GB/T 21316-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对样品中的7种磺胺类兽药残留进行测定,验证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准确性,考察5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在选择不同的样品基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当前国内外应用较广的9个不同品牌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种不同浓度的质控样品、4种饲料原料样品(玉米干全酒精糟、玉米胚芽粕、麦麸、豆粕)、2种饲料产品样品(蛋鸡配合饲料、牛浓缩饲料)。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质控样(用萃取液点板6个孔)的检测结果变异系数(variable coefficient, CV)作为精密度评价指标。采用质控样的6个单独检测结果变异系数作为系统的精密度评价指标,采用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评价试剂盒的适用性。结果呕吐毒素试剂盒CV值平均值2号品牌2.7%, 3号品牌3.4%。玉米赤霉烯酮试剂盒CV值平均值3号品牌4.6%, 2号品牌5.5%, 4号品牌5.4%。黄曲霉毒素B1试剂盒CV值平均值5号品牌3.3%, 8号品牌3.7%, 2号品牌4.1%。结论依据试剂盒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和适应性综合评估2号品牌呕吐毒素试剂盒综合结果优秀, 9号品牌玉米赤霉烯酮试剂盒综合结果较好, 5号品牌黄曲霉毒素B1综合结果较好。同时,就检测上述3种常见毒素而言,没有发现一个品牌的试剂盒可以同时在多个毒素检测上表现优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联免疫法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冷冻离心、脱脂棉去脂等简便的前处理操作,采用黄曲霉毒素M1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M1在0~0.08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5 μg/kg,回收率为90.0%~105.0%,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1%。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异、可靠,适于现代批量检测的需求,为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一可靠的筛选方式,将更好地配合液相色谱-质谱法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旨在探讨6种商品化农残速测试剂盒对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敏感性。使用6种商品化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试剂盒对涕灭威等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5个浓度水平的测定,用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进行线性模拟回归,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和IC10,以此比较各种试剂盒对各种农药的灵敏度和检出限。结果显示:6种试剂盒的抑制率与农药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但是每一种试剂盒对这5种农药的敏感性均不相同,6种试剂盒对同一种农药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测试时取用3 mL提取液和取用2.5 mL提取液根据农药的不同和试剂盒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试剂盒对各种农药的检测敏感性不同,且酶抑制-比色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是既非定量也非定性的检测方法,所以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建议对抑制率≥10%的样品进行复检,同时上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快速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方法验证,考查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了准确性与回收率、重复性、复现性等方法学实验。用验证后的试剂盒检测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回收率在102.8%~113.8%,相对标准偏差为2.0%~6.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4.3%,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7.1%和7.6%。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为60.90%,其中山茶油的检出率为78.38%,高于平均水平。结论试剂盒检测植物油稳定性较好,定量准确。156份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检出浓度最高,其次是玉米油。茶油的加工生产过程可能存在污染黄曲霉毒素B_1的情况,应注意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沙门氏菌、非沙门菌及阳性核酸模板对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同时比对试剂盒法与GB 4789.4—2016培养法定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实验室保存的30株沙门氏菌和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验证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的特异性。通过人工添加不同浓度沙门氏菌对30个乳制品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法和试剂盒法同时检验,探究方法的一致性。选择制备好的5份阳性核酸模板,每个模板分别使用3个批次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性和显著性分析,确定不同试剂盒批次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 30株沙门氏菌菌株和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的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MICROFAST?沙门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探针法)对沙门氏菌的特异性符合预期。人工添加的阳性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在乳制品样本范围内,试剂盒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为0。3个批次的试剂盒对5份阳性模板检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CV均小于1%。结论该试剂盒方法与国家标准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适合乳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叶雅真 《中国油脂》2022,47(2):91-95
依据食药监办科\[2017\]43号《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和KJ 201708《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制定评价方案,对目前福建省内应用较广的4种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 4个品牌产品中,只有2个品牌产品符合要求,不同品牌产品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效果存在差异。为确保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检监管效果,结合试剂盒评价结果和市场调研情况,建议快检试剂盒产品须经质量评价合格再投入使用,并不定期对产品进行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