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蒲公英和罗汉果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饮料,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的蒲公英罗汉果配料比、料水比、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对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中黄酮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在此前提下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蒲公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条...  相似文献   

2.
以液体罗汉果复合饮料为原料,经喷雾干燥微粉化,研制一种新型固体饮料——罗汉果复合饮料泡腾片。以出粉率、含水量、pH及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原辅料配比,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泡腾片。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助干剂添加量125%、进风温度150℃、进样流速15%、雾化压力40mm;该工艺条件下出粉率达84.11%,含水量为4.73%。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复合饮料原料粉55%、酸碱总量35%(酸碱配比0.50:0.50)、甘露醇10%。采用该工艺和配方生产的泡腾片崩解迅速、呈弱酸性、香甜可口,具有原饮料的风味,该研究可为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了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并通过感官评价研究了各个因素交互作用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麻菊花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天麻添加量为0.1%,菊花1%,罗汉果渣添加量为0.8%,白砂糖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03%,蜂蜜添加量为0.25%,V_C添加量为0.01%,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天麻菊花果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86.6,同时通过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符合饮料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玉木耳、红豆、乳粉为原料,经预煮、打浆、过滤、调配、均质、排气和杀菌等工序生产复合饮料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复合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玉木耳浆液添加量50%、红豆汁添加量10%、乳粉添加量0.5%、白砂糖添加量6%、结冷胶添加量0.02%。该饮料组织状态均匀、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复配实验,以离心沉淀率、黏度、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果胶和大豆多糖复配及其添加量对无糖褐色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3种甜味剂的配比进行优化,确定了应用在无糖褐色乳酸菌饮料中的复配甜味剂及其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无糖褐色乳酸菌饮料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口感的优化配方为:果胶0.25%,大豆多糖0.25%,木糖醇2.0%,安赛蜜0.028%,三氯蔗糖0.010%,由此配方制备的无糖褐色乳酸菌饮料其感官品评得分为96分。  相似文献   

6.
探讨以枸杞、菊花等药食同源材料制备一种新型明目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以枸杞子、菊花、茯苓、石斛、决明子、桑叶、罗汉果、淡竹叶等为原料,添加适量酸和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中各组分最佳添加量比例。复合浸提液配比为枸杞∶菊花∶决明子∶石斛∶罗汉果∶茯苓∶山药∶桑叶∶淡竹叶为20∶4∶12∶10∶1∶16∶16∶4∶4;饮料最佳配方为:复合原液50%、糖10%、酸0.15%。所制复合饮料呈亮黄色,香气协调、柔和,酸甜适中,口感浑厚。  相似文献   

7.
以银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制作无糖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银耳红枣木糖醇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及较优配方。较优生产配方为:银耳提取液与红枣提取液的体积比为8∶2、木糖醇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12%(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03%、黄原胶添加量0.05%、卡拉胶添加量0.04%)。以该配方制得的饮料酸甜适中、稳定性好、香味协调。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蒲菜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澄清型蒲菜红茶饮料。将蒲菜榨汁、红茶浸提后,与辅料一起调配成蒲菜红茶饮料。以感官评价和透光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显示,蒲菜汁添加量25%、红茶汁添加量60%、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1%,饮料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罗汉果与夏枯草为主,辅以甘草、淡竹叶、山银花和野菊花研制罗汉果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罗汉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罗汉果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罗汉果:夏枯草:甘草:淡竹叶:山银花:野菊花的质量比为53.1∶26.5∶3.6∶3.2∶1.2∶1,料液比为1∶55.3 g/mL,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浓度为150 mg/L。采用该配方生产的罗汉果复合饮料呈黄棕色,澄清透明,风味浓郁,口感清甜。  相似文献   

10.
以银杏叶和绞股蓝为主要原料,添加低聚果糖、柠檬酸,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银杏叶、绞股蓝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根据最佳配方在制备复合饮料时对不同加工工序中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稳定性、pH值、透光率、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绞股蓝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银杏叶提取液添加量为5%,绞股蓝提取液添加量为25%,低聚果糖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混料对饮料各项理化指标影响显著,过滤及杀菌对复合饮料的稳定性、透光率、黄酮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罗汉果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协同水提醇沉法提取罗汉果粗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酶解pH、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罗汉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pH5.9、纤维素酶用量0.8%、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62 min,该工艺参数下罗汉果粗多糖得率为6.64%,与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基于罗汉果消炎、抗氧化等药用价值,进一步研制罗汉果压片糖果,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罗汉果粗多糖、硬脂酸镁、阿斯巴甜和甘露醇的添加量对压片糖果感官品质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研究表明,经优化的罗汉果压片糖果配方为:罗汉果粗多糖20%、硬脂酸镁1.5%、阿斯巴甜3%、甘露醇60%,感官评分90分,依此配方所制压片糖果入口清凉、色泽均匀、无砂粒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及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罗汉果生姜饮料的关键工艺和配方。通过产品风味确定工艺流程、产品配方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罗汉果最佳水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35(g∶mL),100 ℃水浴恒温浸提40 min;通过感官评定得到罗汉果生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浸提液中添加20%姜汁,8.5%木糖醇,0.25‰的柠檬酸;所得产品具有罗汉果特有的香气及甜味,姜味协调柔和,口感清爽;甜酸咸苦适中,无异味;色泽纯正透亮,呈均匀棕红色,澄清透明无杂质。  相似文献   

13.
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汉果汁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对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汁25%,复合稳定剂0.4%,赤藓糖醇14%,发酵乳30%,以此得到营养价值高,结合了酸奶和冰淇淋的双重特点和风味独特的冰淇淋制品。  相似文献   

14.
刘灿  荣永海  王志滨  荣龙 《食品科学》2010,31(22):50-53
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罗汉果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法提取罗汉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罗汉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电压153V、温度8.5℃、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罗汉果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73%。本研究建立了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5.
对超临界CO2萃取罗汉果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罗汉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为3.0 h。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9.15%)、亚油酸(15.81%)、糠醛(11.06%)、苯乙醛(9.51%)、甘菊蓝(3.32%)、4-环戊烯-1,3-二酮(3.28%)、2-乙酰基吡咯(3.17%)、5-甲基糠醛(2.04%)、亚油酸乙酯(1.87%)、邻苯二甲酸单丁酯(1.42%)、2-乙基己酸(1.33%)、1-甲基吡咯-2-甲醛(1.12%)等。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的毛酸浆为主要原料制作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毛酸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以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毛酸浆原汁添加量19%,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2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19%(黄原胶0.09%,羧甲基纤维素0.05%,果胶0.05%)。该饮料具有特殊的毛酸浆果味,色泽亮黄,口感清爽。  相似文献   

17.
为研制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柠檬酸和β-环糊精等辅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果腺肋花楸浸提汁用量60%,60%蔗糖糖浆添加量10%,2%柠檬酸溶液添加量2.0%,1% β-环糊精添加量3.0%,该配方所制得的饮料感官评分可达94.5分,其富含16种氨基酸,总量达到374.79 μg/mL,具有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特征香气,色泽均一明亮,风味协调爽口,质地均匀;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该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分别为36.42%、32.58%、0.54 mmol/L和0.289,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本实验结果为黑果腺肋花楸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黄芪、罗汉果、梨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抗霾清肺作用的饮料。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通过构建雾霾小鼠模型,以肺脏病理情况与肺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评价抗霾清肺饮的功效。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工艺为黄芪9%、罗汉果2%、梨50%和黄原胶0.1%,在此条件下,饮料中黄芪甲苷含量0.84 mg/mL,感官评分94.67分,产品均匀透亮,梨的果香与药香味相结合,酸甜适中,口感适宜。抗霾清肺饮对雾霾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IL-6、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红枣汁、番茄汁作为研制格瓦斯饮料的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红枣番茄格瓦斯饮料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其番茄果汁与红枣果汁添加量、果汁添加比例、果胶酶添加量、酶处理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红枣番茄格瓦斯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正交试验中,A(果汁添加量)影响最大,B(番茄汁:红枣汁)次之,C(酶添加量)、D(酶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感官评分最高组合是A2B2C3D1。确定了红枣番茄格瓦斯饮料最佳生产工艺:果汁添加量15%,红枣汁:番茄汁=2:1(V:V),果胶酶添加量0.55%,酶处理时间7 h。结论制作的红枣番茄格瓦斯饮料风味独特、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适合于广大消费者饮用的风味饮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重庆市涪陵区所产龙眼混合果蔬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以优质龙眼、胡萝卜、番茄汁为原料,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进行菌种活化和驯化。确定了菌种、中间种子扩大液、发酵液及发酵饮料口感稳定性的工艺配方。结果显示,用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作为菌种;种子扩大液的最佳配方为龙眼、胡萝卜、番茄混合汁配比3∶6∶1,3%葡萄糖,4%脱脂乳,2%接种量;发酵液配方:龙眼、胡萝卜、番茄混合汁配比3.5∶5∶1.5,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接种量4%;发酵饮料调配配方:发酵原液中添加蔗糖6%,柠檬酸0.04%,CMC-Na 0.1%,黄原胶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