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城域网大客户专线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热备保护方案:由一个管理VRRP实现批量大客户专线的主备切换,部署BFD技术来保证管理VRRP处于合适状态。大客户专线本身不启用VRRP协议,而是在配对SR上配置相同的IP地址。通过备用SR对外发布小COST值的业务路由来实现专线接口主备切换后的下行流量切换。采用本方案,能够节约公网IP地址,实现故障时大客户专线的批量快速自动切换,提升大客户专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介绍了移动城域网的现状,并对城域网专线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两种新的SR专线热备保护方案:"单臂BFD+管理VRRP"专线热备方案和"Eth-CFM+SRRP"专线热备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当前承载网专线移机数据制作通常需要进行一拆一装。专线跨设备负载方案通常通过静态路由实现,主备方法是必须通过冷备或者VRRP等技术实现。随着EVPN的出现,利用其BGP扩展属性在控制层的特性,不仅能服务于IP层,而且能服务于MAC层。将EVPN用于承载网中,除了实现L3VPN和L2VPN业务路由从A设备传递到核心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E-LAN、E-line网络中流量不能在接入网络中负载分担及主备的问题。目前固定IP专线同个网段要求在同个接入,在移机时会可能存在路由冲突的问题。文章基于EVPN协议的分布式网关灵活接入专线部署方案,将数据中心技术应用在承载网后,专线迁移将更灵活、IP专线双活/主备保护方案冗余度从板卡级提升到设备级。  相似文献   

4.
6VRRP机制的合理运用VRRP原本是用于共享多访问介质(如局域网)上对终端主机的缺省网关进行动态冗余备份的一种协议,其原理是:运行VRRP的多个路由器构成一个虚拟路由器组,虚拟路由器组根据一定的选举规则决定出主、备路由器。主路由器作为代表整个虚拟路由器组的虚拟路由器,其IP地址采用主路由器接口的真实IP地址,而虚拟路由器的MAC地址则对外表现为惟一虚拟MAC地址,主路由器负责对ARP请求用该MAC地址做应答。如果主路由器发生故障,则备路由器上升为主路由器,保证给终端主机惟一、一致的IP和MAC地址,从而避免主路由器故障对终…  相似文献   

5.
从IP RAN承载政企专线业务组网需求出发,通过对业务实现、开放、日常运维等多方面进行部署方案研究,提出了采用端到端一体化组网方式,通过主备PW(双路由)方式来提供类似MSTP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在端到端业务发放、OAM方面进行了优化,希望为电信运营商推进IP RAN网络进行政企专线业务融合承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IP制作系统备份方案进行了探讨,对基带系统的主备、IP时代下的2022-7标准和网关卡净/非净切换的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对IP系统下的主备、IP系统的优势以及简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暨仲明 《电子器件》2009,32(3):623-626
针对VRRP主用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只能依赖设置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抢占,切换时间一般在3~4 s之间,无法达到秒级以下的切换速度.为了提高VRRP的性能,提出由监测模块对VRRP路由器的链路状态、网络状况等进行快速检测,实现VRRP与监测模块联动,优化VRRP的切换效率.设计方案经测试可以使VRRP切换速度达到秒级以内,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罗小巧  李伟 《信息通信》2008,21(2):33-36
在IP网络中如何解决传统的各种专线业务,正成为影响IP网络统一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模式的专线仿真业务方案,同时对实现仿真业务时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时钟的恢复、定时机制,专线仿真业务的维护管理和层次化的OAM思路,通过这些来解决在无连接的IP网络上管理仿真业务。  相似文献   

9.
传输层的移动SCTP可支持无缝的移动切换,而不需要网络路由器的支持,SCTP的移动切换性能主要是由在关联中加入和改变IP主地址的触发机制决定。本文针对具体的切换实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预切换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广电前端以往采用的信号热备份方式一般都是以硬件备份为主,通过信号多选一设备或者矩阵进行信号切换和调度。随着TS OVER IP的广泛应用,采用了复用器的"Service Backup"软交换热备份功能,直接在复用器内部实现主备信号源的自动切换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主备信号切换的效率,并且能实现点对点的节目替播功能。  相似文献   

11.
虚拟网络交换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隆杰 《通信技术》2009,42(4):82-84
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常常在网络中采用双交换机冗余,同时还使用STP、VRRP等技术,然而STP和VRRP等需要复杂的配置。虚拟交换机技术把两台在软硬件相似的交换机结合在一起形成逻辑上的交换机,从而使得STP、VRRP等配置问题大大简化。虚拟交换机中的交换机协商主、从角色,主交换机控制二层和三层协议的运行,主、从交换机间通过虚拟交换链路交换信息;但是对于用户数据,主、从交换机都将会处理。虚拟交换技术减少了故障后的网络收敛时间,包括虚拟交换链路上的一些不必要的流量。  相似文献   

12.
唐淼  王晨辰  周阳辉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8):109-111,115
用通信IP网作为数据业务传输的载体,如何保证不问断的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成为通信IP网建设的关键问题。针对通信IP网中可靠性策略的部署,通过实际网络环境测试,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汇聚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部署VRRP协议和BFD检测机制,并解决了在部署过程中出现的无法正常发送组播数据、无法实现路由切换等问题,从而实现了路由...  相似文献   

13.
短波IP网络是未来军事短波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IP代理是短波IP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IP数据报和短波报文之间的转换,以及IP地址和短波子网地址间的映射.基于国内外短波网络发展现状,利用Linux系统中的Tun/Tap设备实现了IP代理与系统内核之间的互通,并提出短波网络内IP数据报的转发流程.  相似文献   

14.
BRAS作为IP城域网业务控制层管理用户及流量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设计是实现城域网高QoS的重要保证。在目前BRAS热备技术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端口聚合、分场景冷备等多种可靠性设计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优劣势及适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用户对网络的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在终端进行动态路由和路由发现协议的配置,即可以获得一个高可靠性的缺省路由通道。介绍了VRRP的基本原理,结合在专网上进行的验证性试验,提出在该专网上应用VRRP进行IP业务可靠传输的方案。该方案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了用户投资。  相似文献   

16.
城域网采用的传统汇聚层V字型上联方式的组网架构,汇聚层发生单点故障时容易出现大面积全业务中断。从提升用户业务可靠性的角度出发,以降低单点风险为目的来评估优化现有网络。通过对城域网全业务端到端热备保护策略的研究和试点,探索出BAS/SR/大二层的网络架构优化和自动热备策略,最大程度保障故障发生时的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最终有效提升用户感知度。  相似文献   

17.
IP城域网作为多种业务承载的平台,建网的目的是立足现有业务,使IP城域网高度可控、易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目前IP城域网暴露出一些问题.从技术原理上讲,采用VLAN TAG进行交换的V-SWITCH技术能够解决IP城域网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城域网的架构和业务分析入手,根据V-SWITCH技术原理和优势,提出了采用V-SWITCH技术实现同城互联业务的方案以及BRAS侧挂于SR的组网模型.  相似文献   

18.
Describes a 4096-word by 1-bit TTL static bipolar RAM with a typical address access time of 25 ns and power dissipation of 350 mW. Emphasis is given to circuit techniques which made the high performance possible. These techniques are: variable impedance cell (VIC) with low standby current capable of fast switching of digit lines, cell margin increasing circuitry which increases the operating margin of the cell with low standby current, sharing of only one pair of read current sources by 64 pairs of digit lines, and Darlington word drivers causing fast switching of word lines. The process and device structure are mentioned brief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