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重介选煤厂实现降低介耗,应加强磁铁矿粉的管理,改善脱介筛效果,保证磁选机的回收率,保持重悬浮液质量稳定,保持各设备液位平衡,防止堵、漏,采用稀介质直接磁选,严格控制重介系统外排煤泥水。  相似文献   

2.
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鲍店选煤厂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的改造与试验情况。实践证明, 改造后的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 运行稳定, 并生产出合格的精煤, 为重介选煤工艺在中国的推广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浅槽分选机的介耗与这两者密切相关。通过对浅槽分选机介耗降低途径的研究,从稳定分选环境,采用胶管进行双层筛脱介,优化浅槽结构,加强磁选机管理以及保证入料性质5个方面介绍了降低介耗的技术措施;从加强跑冒滴漏管理和磁铁矿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降低介耗的管理措施。介耗是重介选煤厂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介耗技术和管理的控制,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华 《化工之友》2007,(9):14-14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浮选-重介联合流程中的应用,改善分选条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过去重介密度调节系统存在精度不高,调节滞后,磨损严重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新型重介密度自动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6.
当前重介煤炭具备极强的处理能力以及高效性、自动化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煤炭生产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重介煤制造过程中,由于设备损耗极为严重,磁铁矿粉消耗亦是极为显著,因此,需加强重介选煤介耗问题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浮选-重介联合流程中的应用,改善分选条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济三选煤厂重介选煤工艺,说明选煤厂主要存在煤泥水分高,一段底流煤泥量大、洗水浓度高,煤泥重介旋流器入料不稳、介质回收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分析选煤厂水介耗、精中矸磁选机入料和尾矿磁性物含量,说明脱介筛筛板孔径偏大,筛子喷水压力不够,筛子喷嘴易堵,精、中磁选机入料不稳,介质质量差是造成选煤厂介耗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济三选煤厂通过调整脱介筛筛板孔径,增加脱介筛喷水压力,改造脱介筛喷嘴,改造煤泥重介旋流器和保证介质质量合格等对选煤厂重介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济三选煤厂水介耗明显降低,与2010年相比,2011年6月选煤厂水耗由0.055 kg/t降至0.045 kg/t;介耗由2.710 kg/t降至1.424 kg/t,减少了1.286 kg/t,每年可节约介质1286 t,节省介质费用194万元。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无压给料两产品重介旋流器能克服有压给料重介旋流器的诸多弊端,它与相应的单段跳汰机配合,既能脱除煤泥,又能出多种产品,并可对排矸段分选密度进行无级调节。在分选效果、投资相当的情况下,与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相比,更具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良庄矿选煤厂原跳汰工艺存在的问题 ,采用重介选煤工艺进行改造并取得成功。在新工艺运行中又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对重介工艺进行了系统优化 ,使重介选煤工艺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临涣选煤厂粗精煤重介工艺和原煤重介工艺的特点和效果 ,分析了影响重介工艺的因素、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 ,并对两种重介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型HMCC─400圆筒重介旋流器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很有发展前景的圆筒重介质选煤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新型HMCC-400圆筒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重介悬浮液的密度、煤泥含量和合介桶液位是重介选煤最为重要的3个变量。由于3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耦合,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通过对重介选煤工艺过程的研究,利用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浓介质添加、分流控制器,利用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清水添加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效果良好,控制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重介质选煤厂跑介的主要原因以及选煤厂对煤用磁选机的使用要求,实例分析了新型HMDS磁选机在重介选煤厂的应用效果,对加快推进重介选煤厂磁选设备国产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吉祥 《河北化工》2013,(11):28-30
对重介旋流器内部颗粒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提出有压重介旋流器内部颗粒的主要运动是轻颗粒的单向运动,运用理论公式验证了旋流器实际分选密度高于悬浮液密度,在有压入料方式下实际分选密度更高。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与其内部离心力场的强弱相关,相比之下,适当增加重介旋流器的入料压力,可降低分选下限,提高分选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入手,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重新探讨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定位问题,并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该工艺的发展潜力,旨在推动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重介选煤厂介耗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介选煤生产方面阐述了影响介耗的主要因素有:磁铁矿粉质量,重介悬浮液的粘度和固相体积浓度,合格悬浮液的循环量,弧形筛、脱介筛的脱介效果,进入磁选机的分流量,磁选机的分选效率,磁铁矿粉的添加方式,从重介系统中向外排放的介质量等,同时提出了降低介耗应注意的主要环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重介选煤加介系统存在加介不及时、加介周期长、配介精度低、介质损耗高、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对配介加介系统功能任务流程进行解析,设计了重介选煤3D无人化智能加介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中3D激光雷达智能定位、行车运动控制、电磁吸盘定量取介、合介桶自动加介、人员闯入报警等关键技术,介绍了智能配介系统和自动加介系统集成控制方法,实现了从浓介制备到合介加介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现场操控安全风险,精准控制密度,降低了介质损耗,为选煤厂智能分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控制选煤厂的介耗损失,从生产系统的升级改造到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检点,发现并分析选煤厂重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其中包括增加筛上物料停留时间,提高合格介质透筛率;合理调节生产工况,使磁选回收效果更好降低磁尾带介流失。结合其他生产管理和技术控制,合理调整生产,从而实现选煤生产介耗的有效控制,磁选回收率实现99.80%以上,磁尾带介量降低近50%。为选煤厂后续的生产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形成的复合物胶束为模板,合成了具有球形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KIT-6介观单晶微球。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氮气物理吸附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及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有机复合物胶束为模板合成出的介孔KIT-6二氧化硅材料具有较规整的球形形貌,颗粒直径为2~3 μ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747 m2/g和1.3 cm3/g),介孔孔径为8.5 nm,且在整个颗粒内部介孔保持高度的有序排列。由于长链聚电解质PAC与硅源有着较强相互作用,样品可以在较高水热温度下(160 ℃)合成,有利于提升介观结构的稳定性。该合成方法对于介孔二氧化硅KIT-6单晶微球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及吸附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