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手术切除子宫肿瘤的患者31例(34个子宫占位性病灶),其中子宫肌瘤23例(25个病灶),子宫腺肌瘤8例(9个病灶).采用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nTI)和声学定量时间强度分析软件,术前经阴道先行子宫常规超声检查,然后经左侧肘静脉以快速团注法注入声诺维(SonoVue)混悬液2.4~4.8 ml行子宫灰阶超声造影及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前常规超声及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34个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可分为周边网状型、同步型和缓慢向心型.子宫肌瘤以周边网状型为主,子宫腺肌瘤以同步型或缓慢向心型为主;子宫腺肌瘤组的增强峰值时间、峰值强度、150 s强度及增强幅度均比子宫肌瘤组高;子宫肌瘤组以速升速降型曲线为特征,子宫腺肌瘤以缓升缓降型或速升缓降型为特征,灰阶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94.1%)高于常规超声(82.4%).结论子宫灰阶超声造影能实时、动态、连续地反映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微循环灌注特点,与常规超声结合使用可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强化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新型超声造影剂结合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超声造影强化,观察子宫局部病灶患者105例的血流灌注特点,对单发子宫肌瘤、多发子宫肌瘤、单发子宫腺肌症、多发子宫腺肌症及肌瘤合并腺肌症进行鉴别诊断,并与常规超声诊断及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验证,比较超声造影强化和常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造影强化组在单发肌瘤、多发肌瘤、单发腺肌症、多发腺肌症、肌瘤合并腺肌症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超声造影组的确诊率为93.3%(98/105),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组59.0%(62/1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1,P=0.022).超声造影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97.1%、98.7%、94.4%,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65%、60%、78.8%、42.9%.在超声造影强化中,子宫肌瘤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和峰值强度均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症(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造影强化有较高的确诊率,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在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超声造影特征并与其他病变相鉴别.方法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CPS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45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超声造影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子宫肌瘤71个,其中经超声造影检出5个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未能发现的小肌瘤,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证实.子宫肌瘤造影表现为注入造影剂后可见肌瘤周边首先出现造影剂增强呈环状,然后内部迅速充盈;消退时肌瘤中央先消退,周边仍呈环状增强,然后周边逐渐消退.子宫腺肌瘤的造影表现与子宫肌瘤不相同,其特点为注入造影剂后可见多支较粗大的短线样增强信号自病灶周边伸入内部,未见周边环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显示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具有一定特征性,据此可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及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声诺维静脉团注法对43例子宫肌瘤及14例子宫腺肌病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造影剂灌注特征并做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检查结果与常规超声及病理结果相对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具有不同的造影声像特征和Wash-in/Wash-out曲线特征.结论 子宫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实时、动态、连续地反映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声造影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就该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超声造影在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超声造影在妇科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包括子宫和输卵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疑为子宫肌层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充填方式、肌层的显影顺序及增强程度.结果 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症患者20 例,均表现为与子宫肌层同步增强、同步减退,且增强程度低于子宫肌层,呈不均匀性,可见虫蚀样充盈缺损区.2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38个病灶均表现为假包膜先充填,呈周边环状增强,然后肌瘤内部增强,消退时肿瘤中央先消退,包膜增强持续时间较长,与周边正常肌层组织充盈方式显著不同.结论 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超声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肌症40例。结果: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在阴道超声上检查的二维声像图上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二者在临床治疗方法上完全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且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更形象直观地观察病灶区域的回声、边界及宫腔线情况。  相似文献   

8.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举办时间:2011年6月中下旬学习内容:介入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妇科应用及女性盆腔肿物常规超声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涉及: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超声引导微创治疗(微波、高频聚焦超声等);盆腔肿物超声鉴别诊断与介入超声治疗;超声造影妇科应用;子宫腔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腺肌瘤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效果。方法:从我院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调查研究,98例患者分别接受一般二维超声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将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子宫肌瘤、腺肌瘤检出率高于一般超声技术(P<0.05),有统计学差异;超声弹性成像子宫肌瘤应变力比值高于腺肌瘤(P<0.05),有统计学差异;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低于腺肌瘤(P<0.05),有统计学差异;子宫肌瘤搏动指数高于腺肌瘤(P<0.05),有统计学差异;血流量低于腺肌瘤(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鉴别子宫肌瘤、腺肌瘤,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为医生制定治疗方式提供有用参考资料,适合于临床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与常规超声比较,探讨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4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假包膜内血管首先充盈,并分支进入瘤体内部,瘤体整体呈高增强,瘤体内部造影剂消退较包膜快,边界清晰;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可显示其蒂部血流来源于子宫动脉。对于典型的子宫肌瘤,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接近;而对于不典型的子宫肌瘤,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不典型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可为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与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腺肌瘤中的灌注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子宫肌瘤和29例腺肌瘤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造影剂选用SonoVue,剂量为2.4ml,以团注方式由肘部浅静脉注入。绘制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各病灶的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 64例子宫肌瘤中有62例表现为瘤体周边首先增强,形成一个特征性的半环状增强影,1例表现为周边和瘤体内部同时增强,1例表现为瘤体中心首先增强;达峰后60例瘤体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边界。29例子宫腺肌瘤均表现为瘤体内部首先增强,出现散在短线状的增强影,继之整个瘤体迅速增强;达峰后,所有瘤体强度均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无明显边界。造影后子宫肌瘤和腺肌瘤峰值强度、始增时间、达峰时间以及增强时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肌瘤和腺肌瘤实时超声造影不同的灌注模式和特征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2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造影剂注射方法为团注法,观察子宫肌瘤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肌瘤表现为假包膜内血管首先充盈,后造影剂自外周向内快速充盈,瘤体内部造影剂分布均匀,消退较包膜快,而变性区无造影剂分布;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可显示其蒂部血流来源于子宫动脉。结论子宫肌瘤超声造影时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能为子宫肌瘤尤其不典型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误诊原因。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对56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子宫肌瘤常规超声诊断41例(73.21%),误诊15例(26.79%);常规超声误诊的主要为原因主要为肌瘤表现不典型,未见明显肌瘤边界,CDFI未探及环状、半环状血流信号或未探及蒂部血流及同侧卵巢。超声造影诊断53例(94.64%),误诊3例(5.36%)。56例中常规超声误诊率明显高于超声造影(P〈0.05)。结论分析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误诊原因,有利于提高超声对不典型子宫肌瘤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一种特殊且危险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二胎政策的开放,CSP发病率逐年增加。剖宫产瘢痕部位再次妊娠时,常会伴发胎盘植入、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凶险的并发症,如未得到及早诊断及治疗,可能威胁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尤为重要。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CS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就CEUS在CSP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5例盆腔内子宫旁肿块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用明确诊断、提示可能、不确定、不符合4个等级表示超声检查价值,比较常规超声与造影对各组肿块的有意义诊断率(明确诊断+提示可能)和明确诊断率。结果非赘生性囊肿超声造影的有意义诊断率和明确诊断率明显增高,并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卵巢良、恶性肿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有意义诊断率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卵巢恶性肿瘤的明确诊断率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卵巢肿瘤瘤体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超声造影结合二维超声形态学特点能进一步提高超声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在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定性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CEUS技术对56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进行观察,以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CEUS定性及定位诊断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准确性,并与常规超声比较.结果 CEUS与常规超声诊断肌瘤的总体符合率、肌壁间肌瘤符合率、黏膜下肌瘤和浆膜下肌瘤符合率分别为94.6%(53/56),73.2%(41/56);99.3%(31/32),78.1%(25/32);91.6%(22/24),66.7%(16/24).CEUS和常规超声显示总的肌瘤的数目及肌瘤边界清晰情况分别为92.8%(104/112),80.3%(90/112),91.9%(103/112),78.6%(88/112).CEUS和常规超声对典型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23/24),87.5%(21/24);对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30/32),62.5%(20/32).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可以更好地显示子宫肌瘤的数目及边界,对不同类型及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可为子宫肌瘤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44例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分别于射频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复查病理.术后1、3、6和12个月行随访及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35例肌瘤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内"无灌注",无灌注区与肌瘤大小相符;9例肌瘤周边有部分造影剂强化.病理结果证实:"无灌注区"组织坏死,造影剂部分强化区组织为不完全性坏死.治疗后3个月肌瘤开始缩小,6个月瘤体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占90%).结论 超声造影和随访观察证实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实时超声造影能明确显示治疗范围及残存病灶,对于指导补充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