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测定细胞免疫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婴幼儿腹泻病是影响小儿健康发育的主要疾病 ,而迁延性慢性腹泻更是进一步威胁小儿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紊乱与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关系十分密切 ,本研究通过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B淋巴细胞进行测定 ,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一、对象观察组选择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入内科消化病房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 6 8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 1个月~ 3岁。其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 。再将观察组分为 :观察组Ⅰ ,为迁延性腹泻组 46例 ,病程 15~ 6 0d ;观…  相似文献   

2.
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诊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顽固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又名“难治性腹水”,“抗利尿剂性腹水”,是肝硬变的晚期表现。近10年来关于肝硬变腹水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关RA诊断标准与定义的渐趋统一与完善也促进了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与研究。 1 RA的诊断 1996年,Arroyo等重新对RA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进行规定:RA指腹水不能被动员或药物治疗不能满意地预防其早期复发,包括“利尿剂抵抗性腹水”和“利尿剂难治性腹水”两个亚型。前者指由于对饮食限钠(50mmol/d)和利尿剂加强治  相似文献   

3.
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迁延性、慢性 (简称迁慢性 )腹泻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之一 ,常易造成营养不良、佝偻病等诸多并发症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全球每年有近40 0万婴儿死于腹泻[1] ,第三世界国家因腹泻死亡者中迁慢性腹泻占半数。近年来 ,中西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成就 ,本文拟对此作一综述 ,以供临床参考。1 西医治疗1 .1 营养疗法 :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又使腹泻迁延不愈 ,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 ,从肠内营养角度治疗小儿慢性或迁延性腹泻日益受到关注 ,认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阻断腹泻与营养不良之间的恶性循环。为此 ,国外[2 ] 已研制…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是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治疗应停用抗生素,指导喂养和药物调理。笔者应用中药方氏止泻汤加味,配合西药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正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62例.年龄56d~20个月.<6个月者22例,其中母乳喂养4例,人工喂养7例.混合喂养11例.前者明显少于后两者;7~12个月者23例.13~20个月者17例。男35例.女27例。市区患儿25例,村镇患儿37例。l.2诊断标准:迁延性腹泻的诊断标准门‘尚有争议.未作最后确定.参照国内外资料,结合临…  相似文献   

5.
霉酚酸酯治疗儿童狼疮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mofetil,MMF)治疗狼疮肾小球肾炎 (LN)及难治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我们自 1998年 2月起对 4例LN和 16例难治性肾病患儿采用MMF治疗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患儿均为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1月期间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3~ 15岁 ,平均 8 5岁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 1985年全国小儿肾脏病协作组制定的儿童难治性肾病的诊断标准和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分类标准。 16例原发性肾病…  相似文献   

6.
史宝海  齐骥  闫文芳 《山东医药》2002,42(24):40-41
乳糖吸收不良是婴儿顽固性腹泻较常见的原因 ,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 6 3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中 ,男 3 6例 ,女 2 7例 ;年龄 1 7天~ 1 1个月 ,平均 4个月。均为顽固性腹泻 ,其中迁延性腹泻 2 5例 (病程 2周~ 2个月 )、慢性腹泻3 8例 (病程 >2个月 ) [1] 。出生后 2~ 3天开始腹泻者1 1例 ,感染性腹泻后腹泻迁延不愈者 47例 ,余 5例无明显诱因。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标准[2 ] ,本组 6 3例均确诊 :1母乳喂养或…  相似文献   

7.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危及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高达50%~90%,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ACLF病死率至关重要。由于东西方国家ACLF主要病因不同,至今仍无统一的ACLF定义与诊断标准,有无肝硬化疾病基础是ACLF诊断标准的争议焦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CLF定义与诊断标准、诱因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制订新的治疗策略和国际指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一步法检测新生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群轮状病毒(RV)是呼肠病毒科中—个新的属,足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中每年有5亿人次5岁以下小儿患腹泻,病死率在1~4%,在我国,腹泻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病,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RV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自七十年代初在婴幼儿腹泻的粪便中发现轮状病毒以来,检测RV的方法发展迅速,主要有电镜法、PAGE、ELISA等,本实验以ELISA一步法与传统的PAGE法做一比较。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标本:所有粪便标本均采自1992年12月~1993年5月本院儿科有或无腹泻症状的新生儿,粪便经1mm Tris—15mn CaCl_2的缓冲液稀释后,取上清.于-20℃保存备用。 2.对照:RV-Wa株,B组RV抗原。巨细胞病毒抗原。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 3.ELISA一步法试剂盒由我院生物高科技中心提供。 二、方法 1.PAGE:按参考文献方法。 2.ELISA一步法:吸取粪样1滴(约50μl)滴于已包被好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孔内;  相似文献   

9.
慢性迁延性腹泻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 ,是一种多病因的多相综合征 ,临床治疗困难 ,多数患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病程迁延 ,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我们选择 2岁以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用山药蛋黄散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参照文献 [1 ]诊断标准 ,本院 1 995年 1 2月~ 2 0 0 1年 1月住院及门诊确诊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 1 0 0例。随机选择同期年龄病情病程相当的 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 1 0 0例中男 5 3例 ,女 47例 ;年龄 1个月~ 2周岁 ,其中 1~ 5个月 1 8例 ,6~ 1 1个月 5 3例 ,>1 1~ 1 2个月 …  相似文献   

10.
宁怀军 《内科》2011,6(6):574-575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涩肠止泻散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中药止泻散与米汤调成糊状敷脐,1次/d,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u=2.088,P=0.037)。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迁延性腹泻患儿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对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2010年因迁延性腹泻在我院住院的患儿76例及同期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213例的末梢血,按年龄分组测定血锌,比较两组的血锌水平;并将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补锌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及补液等治疗;补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片20 mg/d(6个月以下者10 mg/d),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检测血锌水平。对腹泻组患儿于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腹泻再发生次数、体重增长等情况。结果 (1)迁延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P0.01);(2)治疗总有效率补锌治疗组为95.0%,常规治疗组为77.8%,补锌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3)疗程补锌治疗组为(8.3±2.8)d,常规治疗组为(11.6±3.1)d,补锌组短于常规治疗组(P0.01);(4)补锌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出院后3个月内,补锌组患儿再发生腹泻(2.3±1.1)人次,常规治疗组再发生腹泻(4.6±2.3)人次,补锌组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6)合并营养不良者,补锌能增加其体重。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血锌水平降低,补锌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孙若鹏  郑秀英 《山东医药》2000,40(10):50-51
难治性癫痫 ( refractory epilepsy) ,是指经过正规合理的抗癫痫药物 ( AED)治疗 2年以上 ,血中药物浓度已达有效治疗范围 ,而仍未能控制的癫痫。 Aicardi将难治性癫痫分为医源性及真正难治性两种。前者是由于诊治有误 ,即癫痫发作分型不正确、或虽诊断正确但未选用适宜的抗癫痫药物、或剂量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癫痫未能控制 ;后者是指诊断正确、选药及剂量适当 ,而仍不能控制的癫痫发作。 1986年 Schmidt对难治性癫痫提出六级评定标准 (表 1) ,许多学者认为比较实用。根据这个标准 ,3~ 6级为真正的难治性癫痫 ,而 0~ 2级则属于医源性难治…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肠病是一种在成人中极为罕见的蛋白丢失病。诊断标准为:(1)表现为迁延性腹泻和严重肠病;(2)选择性饮食或全肠外营养治疗无效;(3)自身免疫病证据(查见循环自身抗体或其他自身免疫病);(4)无严重免疫缺陷。现报道1例成人自身免疫肠病伴有严重萎缩性胃炎及隐原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塞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腹痛、腹胀、腹泻、失眠、疑病5项主要症状中2项达重度,经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无效的非便秘型难治性IBS患者46例,其中男11例,女35例,平均年龄35.2岁(18—65岁),平均病程5.1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泰口服液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同对照组一样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肠泰口服液,年龄<1岁者,每次服5ml,>1岁者,每次10ml,3次/d,治疗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结论肠泰口服液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了8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41例)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1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g G、Ig A、CD3+、CD4+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治疗后Ig G、Ig A、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提高有效率,缩短病程,提高小儿免疫力,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运用生物全息针刺加电脉冲疗法治疗慢性乙肝30例,取得较好疗效,特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住院病人60例,均符合1990年第5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上海)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现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其检测敏感性(大于10~5毒粒/ml)尚未达到最低血清感染水平(10~2毒粒/ml)。本文应用高灵敏度与特异性的DNA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以探讨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及HBV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检测对象:本组220例,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诊断,急性肝炎51例,慢性迁延性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肝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病 ,但其中一些起病不明确 ,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的病例是临床诊治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病理学诊断是研究小儿肝病十分重要的基础 ,但国内就小儿肝病的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材料尚不多。我们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等对小儿肝功能障碍的病因、临床与病理等问题进行研究 ,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1.1982年 3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患儿。 2 .原因不明的各种小儿肝病包括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3.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程迁延、肝功能恢复不顺利或血清病毒标志物持续阳性。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各…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 ,临床上尚无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笔者自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对 9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采用苍耳子药液浸浴小腿与足 ) 48例 ,对照组 (单纯西药组 ) 48例 ,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6例。治疗组 48例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2月 ,最大的 12岁。主要症状 :大便稀薄带水 ,呈蛋花样 ,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其中急性腹泻 3 2例 ,迁延性腹泻 16例 ;伴有呕吐、溢乳 10例 ,伴低热 5例 ,粪便酸臭味的 6例 ;轻度脱水的 2 0例 ,中度脱水的 10例 ,重度脱水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