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谭晓明 《人民长江》2009,40(14):30-11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已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三峡工程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长江中下游天然径流的分配,对洞庭湖区的生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东洞庭湖为研究对象,分析最低生态水位,对生态需水进行估算。研究结果为: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为25 m(黄海高程),入湖生态流量990 m3/s,出湖生态流量1 000 m3/s。为了满足洞庭湖的生态需水,在加强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及合理调配湘、资、沅、澧四水资源的同时,洞庭湖区还应当采取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防洪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解放以来,洞庭湖区围湖垦殖、泥沙淤积,湖区面积衰减1727km^2。湖容萎缩126亿m^3。湖区洪水位抬高1.0m以上。下荆江裁弯后,三口萎缩加速,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长江城螺河段河床淤积,水位升高,洞庭湖出口泄流不畅,湖区洪水位进一步抬升,防洪形势严峻,洪灾损失严重。解决湖区防洪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超额洪水来量及降低城陵矶河床高程及水位,扩大调洪湖容,近期难以实现。采取在退田还湖的同时挖湖筑堤造台,提高防洪标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堵支并流与疏通河道,扩大调洪能力;实施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防洪及预留必要的设施完备的分蓄洪区,乃是解决洞庭湖区防洪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洪水及其出路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洞庭湖的洪水成因、湖区防洪能力、长江与洞庭湖关系的变化等问题,提出以抬高洞庭湖分洪控制水位和使用蓄洪区方式增加洞庭湖区蓄洪能力,解决洞庭湖洪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退田还湖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湖北省退田还湖工程实践出发,从国家投资与地方配套相结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三权分置"土地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对退田还湖移民安置进行探讨和研究,探索符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退田还湖移民安置模式。工程实践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开展退田还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初步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媛  刘学文 《人民长江》2008,39(23):105-107
洞庭湖是我国面积第二、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保护物种基因或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湖泊萎缩、过度捕捞、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洞庭湖调节江湖洪水能力下降、湖内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湖泊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状况也令人担忧。从洞庭湖区围垦淤积、水质变化趋势、水生态变化情况等方面对湖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的洞庭湖面积变化对洪水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湖南省洞庭湖地区为例,结合传统的湖区面积测算和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面积测算,对洞庭湖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测算出最新的洞庭湖水位面积曲线.指出利用MODIS数据,具有更新快、效果好、低成本等特点.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利用1995年和2002年洞庭湖的面积曲线,以1996年洪水为例,计算并分析了面积变化对洪水位的影响.指出"退田还湖"方针的实施,对于洞庭湖调蓄面积和调蓄量的增加、高洪水位的降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新  尹晓科 《人民长江》2009,40(19):12-14
洞庭湖区湿地的生态环境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致使湿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目前,洞庭湖区湿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湖区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物种濒危;泥沙淤积严重,湖泊萎缩,洪水水位升高,调蓄功能下降;水文环境趋于恶化,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盛行,疫区面积有扩展趋势;湿地生态质量下降,功能衰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做好洞庭湖水质监测工作,保护湖区湿地水环境;实施退田还湖和生态防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确保湖泊蓄洪、分洪功能;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强化生态保护的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对湿地保护的立法;优化湖区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建立跨区域生态管理模式等对策,以期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水质变化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洞庭湖区14个监测断面的1991-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入出湖9个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结合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洞庭湖水质与营养状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由1991-1994年的Ⅱ类水质为主演变为2011-2015年的Ⅳ水质为主;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由中营养状态逐步演变为轻度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化的关键指标是TN和TP;从空间分布看,东洞庭湖污染最为严重,西、南洞庭湖污染较轻。探讨了洞庭湖水质变化的主要致污因子,点源和面源是其两大主要污染物来源,同时还受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荆江三口来水锐减的影响。最后对治理湖区水质环境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湖区水生态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长江中游荆江南岸 ,南有湘、资、沅、澧四水入湖 ,北接长江四口入湖洪水 ,在岳阳的城陵矶与长江相通。湖区水域面积 2 62 5km2 ,容积 1 67亿m3 。其所属洞庭湖平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及水产基地 ,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同时 ,环湖区也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的废水 ,废物排入洞庭湖 ,较为严重地污染了洞庭湖水体 ,局部水域水质日益恶化 ,对湖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 洞庭湖水体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洞庭湖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法具有简化计算和定量评价水质状态的优势,为此采用该方法对洞庭湖湖区2016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水质污染的因子主要有铜、砷、六价铬、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主成分分析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洞庭湖湖区入湖水系水质最差,出湖水系水质次之,湖体水质相对较好。其中,湘潭断面重金属含量高,受工业废水影响明显;藕池口断面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污染严重,鹿角沱和城陵矶断面则总磷污染明显,主要由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造成。总体来看,洞庭湖支流来水和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洞庭湖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和水情变化对疫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趋势性影响,提出了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并以我国目前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洞庭湖为例,分析了湖区水情变化特征,推求了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大小,揭示了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面积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变化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疫区水情变化线性相关性显著。该成果可为洞庭湖疫区疫情预报预防、血防查螺及水利灭螺等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洞庭湖区枯水期的水体总磷的污染情况,利用MODIS反射率与同步的总磷(TP)浓度实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最优波段组合b1-b5。建立了三次多项式反演模型,并运用模型反演得到2005、2009及2013年枯水期3期洞庭湖区总磷的分布图,湖区水体主要以Ⅳ类水质和Ⅴ类水质为主,进一步采用以TP为基准的修正营养指数(TSIM)公式得出洞庭湖区的营养状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005-2013年洞庭湖水体营养指数呈现略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洞庭湖区湖水趋于富营养化状态,且东洞庭湖最严重,南洞庭湖次之,西洞庭湖最轻,洞庭湖湖体水质劣于入湖口水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和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区及不同入湖水系共24个采样点分别研究表层水及底泥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采样点的布设覆盖了整个湖区及湖区的入水、出水水系,在空间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对湖区重金属进行了Pearson相关关系分析,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洞庭湖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湖区内监测点位Cr,Cd,Pb,Cu,As,Hg的平均值分别为地球化学背景值的2. 0,10,2. 2,2. 3,6. 6倍;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表现为Cd Hg Pb Cu Cr As,湖区内Itot(综合地累积指数)值表现为东洞庭(君山)南洞庭(万子湖)西洞庭(目平湖);各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表现为Cd Hg As Cu Pb Cr,Cd和Hg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之和为87. 78%;湖区内的RI值在25. 32~222. 40之间,平均值128. 49,与2013年相比RI值显著降低,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形势下洞庭湖的江湖格局变化情况,基于2013~2018年Landsat 8-OLI卫星9个时相的遥感数据,提取近期东洞庭湖水域面积时程变化特征,并利用已有的水位观测资料,建立了水域面积与城陵矶站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 2013~2018年东洞庭湖水域面积呈现动态变化,介于229.55~996.32 km2,平均502.00 km2;(2)年内汛期6~7月份水域面积最大,枯季水域面积则最小,空间分布上东洞庭湖沿湘江深水河槽以及湖区西北部较深的分叉型水槽为常年水体,其面积占比不足湖区总面积的20%;(3)东洞庭湖水域面积与城陵矶站水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6。水位变化是湖区水域面积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洞庭湖涨丰枯退水情下的江湖格局。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洞庭湖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在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应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实施水位预警、水质保护、水资源配置、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湖区环境优化、水生态平衡等措施,全面、综合治理洞庭湖。  相似文献   

16.
劳动湖是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由于湖水流动缓慢,局部形成不动湖区,每年进入夏季,水质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休闲环境。劳动湖水生态恢复与嫩江连通工程中采用在劳动湖汊流关键部位上修建液压坝来控制龙沙公园内湖水的流动方向,以达到人为干预、实现湖水有效流动的目的。液压坝的建设不但增强了劳动湖水体的流动性,从而使河道水流畅通;而且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起到改善劳动湖的水质的作用。液压坝在工程中的应用使生态环境得到长久保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湖南加快洞庭湖洪道疏浚步伐湖南利用外资引进的第一条荷兰海狸1600型液压绞吸式挖泥船已于1995年岁末安全到达湖区施工现场,开始对澧水洪道进行疏浚。这是湖南加快洞庭湖治理的又一举措,对洞庭湖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洞庭湖区现有天然湖泊面积2691...  相似文献   

18.
汉寿县地处武陵山余脉和西洞庭湖结合部,小型水利工程类别齐全,面广线长。因多方面原因存在老化失修、效益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取消"义务工"和"积累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投入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文章就此问题提出了要增加小农水建设资金投入,降低排灌设施运行成本,鼓励湖区垸内退田还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也是金坛市和溧阳市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水域。针对长荡湖目前因大量围垦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退田还湖的工程总体方案、移民安置计划、资金筹措等,并分析了退田还湖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位于湖南省沅、澧水尾端,洞庭湖西滨的汉寿县,在县城东北35公里西湖垸境内有个面积4万多亩的湖,名曰太白湖。这个湖原为西洞庭湖——赤沙湖的一部分,后来淤塞围垸,成为内湖。现与西洞庭湖区最大的湖——目平湖仅一堤之隔。相传唐朝诗仙李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洞庭湖西秋月辉”的美丽诗篇,故以太白湖名之。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刑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