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光脉冲在非线性双折射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保偏光纤中偏振方向与双折射轴成任意角度时,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对于任意的偏振角和任意输入功率的光脉冲都产生调制不稳定性;正常色散区的存在不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对应不同的不稳定区域输入临界功率不同,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并且,给出了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随固有双折射和偏振角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强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中偏振方向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光脉冲在非线性双折射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强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中偏振方向与双折射轴成任意角度时,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对于任意的偏振角和任意输入功率的光脉冲都产生调制不稳定性,正常色散区存在着不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对应不同的不稳定区域输入临界功率不同,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并且,给出了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随传输距离和偏振角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偏振方向沿两个双折射轴的分量强度相等时,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对应不同的功率区域输入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并且当双折射性质变化时导致增益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依据强双折射光纤中两垂直偏振分量所满足的非线性耦合模方程,研究了三阶色散对偏振分量间的时延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阶色散、三阶色散同时存在时,三阶色散可以减小时延差;当只有三阶色散时,除了产生较大时延差外,还会在两个偏振脉冲的前后沿产生较大的色散波。  相似文献   

5.
保偏阶跃光纤中矢量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光脉冲在非线性双折射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保偏色散阶跃光纤(SWDF)中偏振方向与双折射轴成任意角度时、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对于任意的偏振角和任意输入功率的光脉冲都产生调制不稳定性;在正常区散区,存在不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对应不同的不稳定区域输入临界功率不同,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给出了调制不稳定性增益谱随传输距离和偏振角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双折射阶跃光纤中的极化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线偏振光在 弱双折射阶跃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线性双折射和色散的相互作用,导致光的偏振态发生变化,产生交叉相位调制(XPM) ,从而导致相位匹配参量的四波混频。这一过程不仅在反常色散区产生,在正常色散区也能产生,并且当表征距离的级数m发生变化时,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肖悦娱  蒋晓勇  陈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2):1222003-1222003(6)
宽带光纤/4波片是一种特殊的变速旋转型双折射光纤。当其旋转速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时,可将输入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同时具有理想的偏振变换带宽。结合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光路模型,分析了宽带光纤/4波片的特性对互感器标度因数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邦加球上的轨迹,对宽带光纤波片快转端的本征态及两正交本征态间的耦合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其随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波片转速变化曲线满足一定条件时,宽带光纤/4波片的温度效应对电流互感器标度因数稳定性的影响小于0.2%,远小于窄带光纤/4波片的影响。利用宽带光纤/4波片可有效提高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光纤通信中偏振光消光比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素英  王绪峦  张宁伟  刘霖  叶玉堂 《红外》2007,28(9):25-28,46
本文对比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光消光比特性参数的两种测量方法:旋转偏振器测量法和庞加莱球测量法.旋转偏振器法是通过用高速旋转的起偏器获取所需光功率来实现消光比的直接测量的;庞加莱球法则是根据偏振光的斯托克斯分量间接计算消光比的.前者的物理特性及原理直观,易于操作,但测量不稳定,且对传输波长有一定依赖性;后者物理特性相对抽象,系统相对复杂,但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传统偏振方法监测光信噪比的准确性易受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双折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偏振正交外差监测方法以克服传统偏振监测方法的缺点.该方法通过将信号分成两个支路并控制偏振态达到相对偏振态正交,用偏振正交的两支路信号外差混频消去信号,通过测量保留下来的差拍噪声实现对光信噪比的监测.仿真试验证实,该方法对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双折射引起的信号偏振态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模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团伟  李芳  刘育梁  刘丽辉 《中国激光》2007,34(10):1358-1362
根据耦合波理论,在分析分布反馈(DFB)光纤激光器纵模特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其偏振特性。另外给出了偏振态同耦合系数和双偏振态相移量差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输出为0阶模时,输出激光的偏振状态由耦合系数和双偏振态的相移量差共同决定,即在耦合系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双偏振态相移量的差,或在双偏振态相移量差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耦合系数,可以实现单偏振输出。实验中在经载氢处理的掺铒光纤上制作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由于耦合系数较大和双折射效应过小,输出为双偏振态。  相似文献   

11.
阶跃光纤中相近频率传输区域的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非线性双折射色散阶跃光纤(SWDF)中两相近频率的激光脉冲,其偏振方向相互正交且平行于光纤的双折射轴,且偏振方向沿2个双折射轴的分量强度相等时,在同为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非线性区和正常色散区都能产生调制不稳定性;在正常色散区存在不同的调制不稳定性功率区域,对应不同的功率区域导致增益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并且,当输入功率和波长差(或频率差)一定时,增益谱随传输距离变化保持形态不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讨论被扰动双折射光纤中偏振耦合的耦合波方程、双折射特性的Jones矩阵及Poincare球表示法相互间的关系,提出一种直接从几何上得出扰动光纤双折射特性Jones矩阵的直观方法,并应用于扰动法拍长测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SBS—FOG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光偏振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考虑了双折射效应对保偏光纤两个偏振主轴方向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光增益的影响,利用Jones矩阵理论分析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SBS-FOG)敏感环中在保偏光纤熔接点进行角的偏振主轴旋转后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的偏振特性,得出当θ=90度时,在敏感环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光不仅具有最大偏振度,而且还使其中的两个本征偏振态(ESOP)达到稳定的结论。θ  相似文献   

14.
杨天龙  薛燕陵 《中国激光》1990,17(2):105-110
本文根据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对光场偏振态的依赖关系,指出存在于受激四光子混频中各个波偏振状态之间的6种组合关系;应用耦合理论,分析了偏振组合在双折射相位匹配中的作用,计算了受激四光子混频的频移,解释了实验中多种模式组合下的“双线”输出及频移随双折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强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中偏振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偏振方向沿两个双折射轴的分量强度相等时,在色散缓变光纤中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调制功率区域加宽,对应不同的功率区域输入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并且当输入脉冲功率一定时,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导致增益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0619878基于阶梯色散渐减光纤环境的光咏冲压缩方法[刊,中]/杨小来//激光与红外.-2006,36(5).-380-382, 385(G) 0619879强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中偏振方向矢量调制不稳定性[刊,中]/贾维国//激光与红外.-2006,36(5).-374- 379(G)利用光脉冲在非线性双折射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强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中偏振方向与双折射轴成任意角度时,在反  相似文献   

17.
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原理.通过电热控制的方法实验研究其热双折射效应,提出并实验演示了基于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了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温度灵敏度和电热控的特点.将两段熊猫光纤按偏振轴相互偏离一定角度熔接后,两段熊猫光纤的电热控制将分别在邦加球上形成相交并互相成一定夹角的两个截交线圆,组合两段熊猫光纤的电热控制可实现偏振态在邦加球上的部分覆盖.根据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的特点,提出并实验演示了由三段熊猫光纤组成的电热控光纤偏振控制器,它可在实验上实现任意偏振态的扫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低双折射光纤的调制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连续波在光纤中传播时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CW波在低双折射光纤的正、反常色散区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调制不稳定性的特征由入射功率和偏振不稳定性的阈值功率的关系决定,增益谱的峰值随着入射功率的变化,大小和位置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脉冲在光纤申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线偏振光在双折射色散缓变光纤申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线性双折射、非线性效应和色散的相互作用,使光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交叉相位调制(XPM),从而导致相位匹配参量的四波混频.这一过程不仅在反常色散区产生,在正常色散区也能产生,并且当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对光纤熔锥耦合器拉制过程中的偏振调制效应作了定性的理论分析,耦合区内的几何双折射和应力双折射导致的对称模和反对称模在x偏振方向和y偏振方向上的传播常数差不一致,从而引起两个方向的偏振光耦合的空间周期不同,存在相位差别,当相差正好达到π时实现偏振分离.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熔锥型偏振分束器,消光比达到了16.5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