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含量的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LC-APCI-MS-MS)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Diamonsil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甲酸(体积比80∶20∶0.5),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75→m/z230(氯苯那敏)、m/z195→m/z138(咖啡因)、m/z256→m/z167(内标,苯海拉明)。结果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0.0μg.L-1和20.0~4 000μ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4%,相对误差在±8.2%以内。结论该法适用于人血浆中氯苯那敏和咖啡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方法:血浆样本以乙醚-二氯甲烷(3∶2)液液萃取后,选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75 mm×2.1 mm,3μm),以乙腈-1 mmol.L-1乙酸铵(pH 4.50)(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25 mL.min-1;选用API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同一分析周期内正负离子扫描切换。辛伐他汀及其内标洛伐他汀采用正离子检测,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436.4→m/z199.3(辛伐他汀)和m/z 405.4→m/z 199.3(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酸及其内标洛伐他汀酸采用负离子检测,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435.3→m/z 115.0(辛伐他汀酸)和m/z 421.2→m/z 101.0(洛伐他汀酸)。结果: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酸、洛伐他汀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78,2.33,1.47,1.38 min;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线性范围均为0.100~15.0μg.L-1(r>0.9950),定量下限均为0.10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准确度(RE)均在±15%的范围以内;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7.9±2.6)%和(86.1±6.1)%;平均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95.3±4.5)%和(73.2±3.5)%;稳定性试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均较稳定。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辛伐他汀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拉呋替丁血药浓度的LC-MS/MS法,采用CN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含20 mmol.L-1乙酸铵,0.2%甲酸)(97:3);流速1.0 mL.min-1;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检测,多反应离子检测(MRM)拉呋替丁和内标氯苯那敏分别为:m/z 432.20→351.15;m/z 275.10→230.05。拉呋替丁在1.98~396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定量限1.98 ng.mL-1。拉呋替丁低、中、高三个浓度批内及批间变异、准确度、绝对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无显著基质效应。该方法专属性强,分析周期短,适合于临床上拉呋替丁血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5,(7):732-735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头孢呋辛浓度的LC-MS/MS检测方法。方法以头孢拉定为内标,血浆样品酸化后用固相小柱萃取处理;分析柱为Thermo Hypurity 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0mmol·L-1甲酸铵水溶液(65:35);流速为0.2 m L·min-1,柱温30℃;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头孢呋辛监测离子为m/z 423.1→m/z 207.1,内标头孢拉定监测离子为m/z 348.2→m/z 235.2,样品分析时间为3 min,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无干扰,头孢呋辛线性范围为0.1024~20.00μg·m L-1(r2=0.998 8),定量下限为0.102 4μg·m L-1。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8.5%,头孢呋辛与内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4%和95.5%,平均基质效应为95.8%和93.9%,且均不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可靠,适用于血浆样品的高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中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并检测咖啡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pH4.0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5 nm(咖啡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254 nm(对乙酰氨基酚),流速1.0 mL· min-1,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2.41 ~ 217.2、14.81 ~44.44、31.06~93.18 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8%、99.18%、99.64%(n=9).结论 所用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组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本以乙腈沉淀蛋白后,选用Zorbax SB-C18Narrow-Bore色谱柱(150 mm×2.1 mm,5μm),以甲醇-10 mmol.L-1乙酸铵(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40 mL.min-1;选用API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84.1→m/z 200.2(泮托拉唑)和m/z 370.1→m/z 252.0(内标兰索拉唑)。结果: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75 min和2.36 min;血浆中泮托拉唑的线性范围为0.0100~6.00 mg.L-1(r>0.99),定量下限为0.0100 mg.L-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5%;相对偏差(RE)均在±4%的范围以内;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7.2±5.4)%;稳定性试验中,在各种贮存条件下血浆中泮托拉唑均较稳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快速、灵敏测定Sprague-Dawley (SD)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前药(Pro-PTX)及紫杉醇(PTX)的浓度。血浆样本以乙腈(0.1%甲酸)沉淀蛋白后,选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50 mm×3.0 mm, 3μm),以乙腈-1 mmol·L-1甲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选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983.4→415.2 (Pro-PTX)、m/z 854.4→286.1(PTX)和m/z 808.3→527.2 (多西他赛,内标)。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血浆中Pro-PTX和PTX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0~500 ng·mL-1(r> 0.99)和4.00~1 000 ng·mL-1(r> 0.99),定量下限分别为2.00和4.00 ng·mL-1; Pro-PTX和PTX低、中、高三浓度的质控样本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9%...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犬血浆中氢溴酸加兰他敏(GH)的含量.方法 采用BEH C18色谱柱( 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醋酸铵(含0.1%甲酸)(40∶60),流速0.1 mL·min-1,柱温40℃,进样量3μL.GH及内标盐酸克仑特罗的监测离子分别为:m/z 288.23→198.06,m/z 277.08→202.93.结果 GH的线性范围为2.38~609.60μg·L-1(r=0.998,n=5),在人血浆基质中,高、中、低浓度(4.76、38.10、304.80 μg·L-1)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血浆基质对测定无干扰.结论 所建方法处理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定量准确,适用于血浆中GH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为Waters C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06%的甲酸溶液(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0.7 m L·min-1,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96.03→249.98(双氯芬酸钠),m/z 358.10→138.92(吲哚美辛,内标物)。结果血浆中双氯芬酸钠线性为103 000μg·L-1(r=0.998 0),定量下限为10μg·L-1,提取回收率在95.1%3 000μg·L-1(r=0.998 0),定量下限为10μg·L-1,提取回收率在95.1%101.3%,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双氯芬酸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氯吡格雷(Clo)及其非活性代谢物(CCAM)和活性代谢物(CATM)的浓度。方法 5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Clo片300 mg,分别经时采集肘静脉血样进行药动学分析。血浆样品沉淀蛋白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50 mm,1.8μm)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通道分别为m/z 322.1→211.8(Clo),m/z 356.0→154.9(CATM),m/z 308.3→198.0(CCAM),m/z 253.1→180.0(内标卡马西平)。结果血浆中Clo、CATM和CCAM线性关系良好(r>0.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12.6%,准确度(RE)在-3.6%~7.6%之间。药动学结果显示,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Clo片300 mg后,Clo、CATM和CCAM的ρmax分别为(26.57±24.06)、(38.12±22.80)和(8 128.00±1 624.58)ng·m L-1,tmax分别为(1.8±0.8)、(2.0±1.0)和(2.0±1.0)h,AUC0-∞分别为(67.74±48.44)、(212.16±122.58)和(46 982.31±14 496.05)ng·m L-1·h。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Clo药动学研究和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