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锥板式流变仪研究聚醚砜/二甲基乙酰胺(PES/DMAc)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ES/DMAc溶液(质量分数为18%~28%)属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随温度和剪切速率提高而降低,具有切力变稀行为。溶液的剪切应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同一剪切速率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非牛顿指数(n)值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聚(丁二酸乙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和乙二醇为单体合成了3组不同特性黏度的聚(丁二酸乙二酯-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ST),采用毛细管流变仪重点研究了样品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酯PEST是假塑性流体,呈现典型的切力变稀现象;随着剪切速率增大,黏流活化能降低;非牛顿指数随着特性黏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特性黏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流变性能的研究结果对PEST共聚酯的加工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平行板流变仪,以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HEC)的复合溶剂,研究了HEC在该溶剂体系中的流变性能,并考察了剪切速率、温度及溶液浓度对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及黏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属于切力变稀型假塑性流体,随溶液温度下降及浓度增加,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增大,非牛顿性增强;该溶液的黏流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自制的芳砜纶(聚砜酰胺)纺丝溶液的浓度、温度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纺丝溶液的流动曲线、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和结构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Ac溶剂体系低温缩聚的芳砜纶纺丝溶液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芳砜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溶液浓度升高使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性增加,温度升高使其减小,其中浓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聚芳砜酰胺(PSA)纺丝液的稳态和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的聚芳砜酰胺溶液表现出典型的聚合物浓溶液流变特性,在低剪切速率区表现为牛顿流体特性,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呈现出切力变稀行为,纺丝液的零切黏度、松弛时间随PSA特性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非牛顿特性增强;证明了PSA纺丝溶液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处于均质溶液状态,在进一步的动态温度扫描分析中,没有发现溶液的凝胶化转变现象,说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PSA纺丝液处于均质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磷酸三乙酯(TEP)为稀释剂,纳米Al2O3为添加剂,采用旋转黏度计,研究分析了PVDF/TEP/Al2O3体系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VDF/TEP/Al2O3体系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属于切力变稀流体;该体系的表观黏度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该体系的零切黏度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大,其非牛顿指数和结构黏度指数都有极值点出现,在添加剂浓度为1.5 w%时,纺丝液的非牛顿性变弱,结构化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用长庆油田北三区处理后清水、聚丙烯酰胺配制了聚合物母液和目的液,聚合物母液浓度5000mg/L、目的液浓度2000mg/L,测量温度为10~60℃,剪切速率为1~100s~(-1),考察了剪切速率、温度对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流变性、粘度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不断降低,同一剪切速率下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升高也有所下降,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聚合物溶液的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而流变行为指数逐渐减小,在实际测量温度范围内,聚合物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体现出典型的屈服-假塑性流体特性,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值影响很大,测量温度对粘度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为单体制备阻燃共聚酯,采用熔融指数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对试样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共聚酯是典型的切力变稀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活化能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熔体黏度对温度敏感程度较低;随着温度的提高,阻燃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升高,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非牛顿指数减小;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混合制得的阻燃共聚酯与直接酯化缩聚制备的阻燃共聚酯的流变性能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细菌纤维素/LiCl/DMAC溶液体系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锥板式旋转黏度计测定细菌纤维素溶液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溶液为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溶液呈现切力变稀现象。溶液中纤维素含量和温度影响纤维素溶液的流变行为,剪切黏度随温度的上升及纤维素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结构化程度随温度上升和纤维素含量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锥板粘度计研究了聚酰胺酸溶液的流变性能及其粘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酰胺酸溶液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还具有负触变性流体的特征。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质量分数为15%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流活化能为20.83 kJ/mol。  相似文献   

11.
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琴  李振国  李发学  俞建勇 《合成纤维》2011,40(9):30-33,40
采用ARES-RFS流变仪测定了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溶液浓度、醚化剂量对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得到了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黏流活化能及结构黏度指数。结果表明: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随温度升高、浓度降低、醚化剂用量的增加,该溶液的表观黏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干纺氨纶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婷婷  陈大俊 《合成纤维》2005,34(12):29-32
利用RS150L型流变仪研究了干纺氨纶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讨论了剪切速率、温度和溶液浓度对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纺丝原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非牛顿指数,计算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纺丝原液的粘流活化能。进一步建立了干纺氨纶纺丝原液的零切黏度与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二醋酸纤维素丙酮溶液的流变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R - 1型气动式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二醋酸纤维素 (CA)丙酮溶液的流变性质 ,用X -射线衍射研究了CA的结晶结构 ,并探讨它们与流变性的关系。结果表明CA丙酮浓溶液为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 ,随着溶液浓度和温度提高 ,流动曲线渐趋复杂 ;CA结晶度大小及取代均一性对流变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醋酸纤维素/壳聚糖纺丝原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板式旋转粘度计法对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原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共混原液无第一牛顿区,为非牛顿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加大,原液呈现切力变稀现象。温度在较大剪切速率范围内影响着原液的粘度,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但在高剪切速率区间,温度的影响很小。总体来说,粘流活化能?Eη随原液总固浓度的提高而降低,但在总固浓度为8%左右时出现了一个极大值。原液的结构化程度随体系温度上升、总固浓度下降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蒋爱云  赵磊  李新法  陈金周 《塑料》2012,41(1):81-82,66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固相缩聚半芳香透明聚酰胺(Semi-AromaticTransparent Polyamide,简称SATPA)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相缩聚SATPA熔体属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表观黏度随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黏流活化能减小,表观黏度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减弱。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两种聚乳酸(PLLA和PDLLA)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毛细管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熔体呈现剪切变稀型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随着温度升高,两种聚乳酸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增大,牛顿性略有增加;在温度和剪切速率相同的情况下,PDLLA的非牛顿指数略大于PuA;两种聚乳酸的结构粘度指数△η介于0.9~1.4,随熔体温度的增高,△η减小,纺丝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型碱复合溶剂NaOH/硫脲/尿素水溶液作为溶剂溶解纤维素,对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探索,从而为纤维素/NaOH/硫脲/尿素溶液纺丝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溶液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性质,溶液的粘流活化能随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剪切速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纤维素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5~25℃是所测的纤维素溶液纺丝的适宜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凝胶点开始出现,且凝胶点随着温度的升高向高频率的方向移动。随着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大,纤维素溶液凝胶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