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干预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肝脏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相关分子的影响,分析艾灸和艾烟对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探讨艾灸及艾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1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烟组、艾灸组,每组17只,20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正常组、模型组小鼠常规抓取和固定;艾烟组小鼠暴露于10 mg/m~3~15 mg/m~3艾烟环境;艾灸组小鼠艾灸关元穴。所有干预每日20 min,每星期6次,连续干预12星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CD36、ABCA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TG、LDL-C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3,P=0.001),HDL-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7),TC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艾灸组小鼠血清TG、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3,P=0.001),HDL-C、TC含量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11,P=0.11);艾烟组小鼠血清TG、LDL-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08),HDL-C含量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艾灸组与艾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索、肝窦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变性明显。艾烟组、艾灸组小鼠肝细胞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CD36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4),ABCA1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艾灸组CD36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9),ABCA1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3);艾烟组CD36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2),ABCA1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2);艾灸组与艾烟组CD36、ABCA1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艾灸关元穴可以一定程度调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poE~(-/-)小鼠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减缓肝脏病变发生,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蓄积,这可能是艾灸疗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艾烟作为艾灸生成物,是艾灸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Apo 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肝脏病理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n=16)、艾灸组(n=16)、西药组(n=16),16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固定器固定正常组、模型组小鼠及艾灸组,并对艾灸组小鼠关元穴(RN4)进行艾灸,西药组采用辛伐他汀悬液灌胃(2.8 mg/kg),各组小鼠每天干预20 min,连续干预12周,每周干预6 d,于12周末检测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油红"O"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各组小鼠血清TC含量呈正常组西药组艾灸组模型组的趋势,艾灸组及西药组血清TG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西药组、艾灸组小鼠血清LDL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各组小鼠血清HDL含量呈正常组西药组、艾灸组模型组的趋势,西药组和艾灸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油红染色可见艾灸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肝细胞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少量炎细胞浸润及少量红染脂肪滴。结论:艾灸可以降低Apo E~(-/-)小鼠血清TC、TG、LDL含量,升高HDL含量,并对AS过程中的肝脏病理有显著的良性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脂代谢的途径,改善AS。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烟与香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自主行为能力与海马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只8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7只同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Apo E-/-模型组、艾烟组、香烟组。香烟组与艾烟组中小鼠暴露于5~15 mg/m3烟气环境。各组小鼠每天干预20 min,每星期6 d,共干预12星期。于第13星期进行行为学测试,之后处死动物、取材,对脑组织海马中GFAP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空白组小鼠自主活动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P0.05);香烟组没有表现出与模型组、艾烟组的明显差异(P0.05),但低于空白组(P0.05)。艾烟组移动距离高于模型组(P0.05),站立次数低于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海马中GFAP免疫反应产物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空白组与艾烟组(P0.05)。香烟组小鼠海马GFAP表达高于艾烟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艾烟可能增强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低阿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中GF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燃烧生成物即艾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大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21只,7只同龄相同遗传背景非转基因小鼠C57BL/6作为空白对照组。Apo E~(-/-)小鼠随机平均分为艾烟组、模型对照组、氯吡格雷组。艾烟组小鼠5~15 mg/m~3浓度艾烟干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空白抓取,氯吡格雷组口服给予氯吡格雷溶液14 mg/kg(1次/d),各组干预6 d/周,16周后牺牲动物,使用LC-MS/MS同时测定脑组织中神经递质GABA、5-HT含量。结果:艾烟组其脑内5-HT、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氯吡格雷组脑内5-HT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3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施灸时,一定浓度范围之内的艾燃烧生成物可以治疗性提高Apo E~(-/-)小鼠脑内5-HT及GAB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探讨艾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艾灸组、艾烟组、香烟对照组、模型组。分别运用艾灸、艾烟及香烟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12周后观察小鼠血清IL-1、IL-6、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艾烟组小鼠血清IL-1、IL-6明显降低(P0.05),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艾灸组,艾烟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香烟组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艾灸及艾烟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IL-1、IL-6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烟与香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Apo E-/-)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沉淀的影响。方法将13只8周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7只同龄Apo E-/-小鼠随机分为Apo E-/-模型组、艾烟组、香烟组。香烟与艾烟组小鼠分别暴露于5~15 mg/m3的香烟与艾烟环境。各组小鼠每天干预20分钟,每周6天,共干预12周。于第13周进行行为学测试,之后处死动物、取材,对其脑组织海马中Aβ沉淀进行刚果红染色。结果与模型组对比,空白对照组、艾烟组、香烟组小鼠均表现出学习潜伏期缩短,记忆潜伏期增长,记忆错误次数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在视野范围内有明显的粉红色弥散样Aβ沉淀,空白对照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艾烟组与香烟组在相同海马区域CA3中淀粉样蛋白沉淀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艾烟组中Aβ沉淀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香烟组亦有减少(P0.05)。结论艾烟能够发挥Apo E-/-小鼠的海马CA3区保护作用,减少Aβ沉淀进而改善Apo E-/-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影响,以期初步探讨艾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艾灸组、艾烟组、香烟对照组组、模型组。分别运用艾灸、艾烟及香烟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12周后观察小鼠血清ICAM1、VCAM1及MCP-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艾烟组小鼠血清ICAM1、VCAM1及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艾烟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香烟组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及艾烟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中黏附分子和单核趋化分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艾烟、无烟灸干预对APP/PS1小鼠大脑皮质PI3K/AKT通路相关指标和β淀粉样蛋白沉淀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索艾灸不同作用因素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机制。方法:将32只5个月龄雄性APP/PS1阿茨海默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艾烟组、无烟灸组,每组各8只,并将8只同月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每日常规抓取、固定于正常环境;艾灸组与无烟灸组小鼠每日抓取、固定后取关元穴灸治;艾烟组小鼠每日抓取、固定后暴露于10~15 mg/m~3艾烟环境。所有干预20 min/d,6 d/周,共8周。于第10周取材。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中IRS-1、PI3K、AKT、GSK-3α、IDE的含量,刚果红染色检测大脑皮质区β淀粉样蛋白沉淀情况。结果:皮质中IRS-1含量比较显示,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艾烟组高于模型组(P0.01,P0.05);脑中PI3K含量比较显示,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艾烟组高于模型组(P0.05);脑中AKT含量比较显示,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艾烟组、无烟灸组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高于无烟灸组(P0.05);脑中GSK-3α含量比较显示,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艾烟组、无烟灸组低于模型组(P0.01,P0.05,P0.05)。模型组小鼠在皮质内可观察到明显的橘红色Aβ沉积,空白对照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艾烟组、艾烟组、无烟灸组在相同皮质区域中,淀粉样蛋白沉淀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艾灸与艾烟可以调整APP/PS1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脑部能量代谢,此外艾烟还可以增加对β淀粉蛋白的清除,减缓小鼠皮质内β淀粉蛋白沉淀的产生速度,以延缓AD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对Apo E~(-/-)小鼠主动脉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并从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角度探讨艾灸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机制。方法:将48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 E~(-/-)小鼠)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并将16只同龄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每天常规抓取、固定,并放置假艾灸装置。艾灸组小鼠每天抓取固定,并艾灸膻中穴。药物组小鼠每天采用辛伐他汀0.28 mg/100 g灌胃,所有干预20 min/d,6 d/周,干预14周后牺牲,取材检测。Elisa法测定主动脉内TNF-α、IL-10、MMP-9的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改变。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药物组小鼠主动脉内TNF-α、MMP-9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药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小鼠主动脉内IL-10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胸主动脉病理改变: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胸主动脉可见明显的AS斑块,内膜破坏,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破坏变性,管腔变狭窄。相比于模型组,艾灸组及药物组主动脉病变明显减轻。结论:1)艾灸可以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2)艾灸可以抑制体内炎性反应,并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燃烧生成物(即艾烟)的抗衰老作用及其适宜干预参数。方法:采用析因设计,将70只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6个艾烟干预组:低浓度15min组(A1组)、低浓度30min组(A2组)、中浓度15min组(B1组)、中浓度30min组(B2)、高浓度15min组(C1组)、高浓度30min组(C2组),每组10只;10只正常老化小鼠(SAMR1)为正常组(Z组)。6个艾烟干预组分别用相应浓度和时间的艾烟进行熏灸。观察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MDA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SOD和GSH-Px的活性则低于正常组(均P<0.05);艾烟干预各组各项指标或与模型组相当,或优于模型组。MDA含量和GSH-Px活性以B1组为优,SOD活性以B2组为优。时间因素无意义,浓度因素有意义,两因素对SOD和GSH-Px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一定浓度和时间的艾烟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而起到显著的抗衰老作用。艾烟干预以中浓度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肺组织病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评价艾灸及艾烟的安全性,并探讨艾灸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起效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采用高脂饮食喂养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艾灸组、艾烟组。10只同周龄雄性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非转基因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采用固定器固定,每日抓取固定20 min;艾灸组采用固定器固定小鼠,在膻中施灸20 min,艾烟组采用固定器固定小鼠后,将固定器放入5~15 mg/m3的艾烟环境中20 min,各组每周均干预6 d,连续干预14周后取材,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肺组织病理及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艾烟组肺组织结构完整清晰;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4含量最低,IFN-γ含量最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艾烟组小鼠血清中IL-4水平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IFN-γ水平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艾灸及艾烟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无影响;模型组ApoE-/-小鼠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艾灸及艾烟能够提高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处理方式艾燃烧生成物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8周龄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艾烟组、滤过艾烟组、艾绒挥发组、艾叶精油组、模型组。8只同龄雄性C57BL/6小鼠为空白对照。艾烟组置于遮光率为2%的艾烟环境;滤过艾烟组置于艾烟滤过后的环境;艾绒挥发组置于150℃加热艾绒挥发环境;艾叶精油组置于精油雾化环境。干预14周后,ELISA测定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艾烟组与滤过艾烟组小鼠血清INF-γ、MMP-9显著降低(P>0.05),IL-10、TIMP-1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病变显著减轻,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烟与滤过艾烟可抑制血管内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疗效,评价艾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1例)和安慰艾灸组(28例),分别将治疗艾炷和安慰艾炷粘贴在内膝眼、犊鼻、阿是穴处给予艾灸治疗,每次每穴3壮,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统计治疗3周、6周时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46 m最快步行时间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UT-325数字温测仪记录膝关节疼痛最明显的治疗点艾灸前后温度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3周、6周及随访时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安慰艾灸组随访时僵硬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周及随访时,艾灸组较安慰艾灸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P<0.05)。艾灸组治疗6周后46 m最快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而安慰艾灸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艾灸后治疗点温度为(49.81±3.10)℃,安慰艾灸组为(40.98±1.67)℃,两组均较治疗前局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P<0.001,P<0.01),艾灸组温度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艾灸可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艾燃烧生成物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大脑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6月龄雄性快速老化模型小鼠50只,其中SAM-R/1系10只作为空白组,SAM-P/8系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纯艾烟熏吸组、无烟艾灸组和常规艾灸组,每组10只.选取关元穴为治疗穴位,对小鼠进行艾灸干预.治疗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激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艾灸组、激素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制备DOR大鼠模型,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激素组在造模即日起采用激素序贯疗法连续干预14 d;艾灸组在造模即日起每日给予双侧"肾俞"或"关元""中脘"艾灸治疗,两组穴隔日交替,每次10 min,连续14 d。每日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大鼠的动情周期,统计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干预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学形态;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水平;实时PCR(TaqMan探针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LH、MDA含量增多(P<0.01),血清E2、AMH、SOD含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血清FSH、LH、MDA含量减少(P<0.01,P<0.05),血清E2、AMH、SOD含量增多(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激素组大鼠卵巢组织Nrf2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P<0.01)。结论:艾灸可以降低DOR大鼠的动情周期紊乱率,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抗氧化应激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灸法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脾组织形态学、胸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4组,每组10只。除去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均连续7天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1,制备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隔药饼灸组用六味地黄汤组方药物制成的药饼放置在“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上,以线香点燃置于药饼上的制备好的艾炷,燃尽更换,每穴连灸5壮;艾条灸组施以艾条灸,将自制的与5壮艾炷量相等的小艾条放置于上述穴位,燃尽即止;均隔日灸,共灸10次。空白组、模型组相同时间均绑缚固定到兔台上,不予干预。干预结束后次日,对动物进行称重、麻醉,取动物脾脏、胸腺,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并计算脾脏指数。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 < 0.01);脾脏白髓面积缩小,红髓内有较多色素沉积;胸腺皮髓界限不清,皮质淋巴细胞减少。与模型组比,隔药饼灸组和艾条灸组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其中隔药饼灸组(P < 0.01),艾条灸组(P < 0.05);隔药饼灸组脾脏白髓面积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细胞增多,红髓内色素沉积较少;胸腺结构恢复,皮髓界限清楚,皮质淋巴细胞增多。艾条灸组部分脾脏的白髓面积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细胞较密集,红髓内有出血和色素沉积;胸腺皮质淋巴细胞较密集,皮髓界限清。结论 不同灸法都有调节免疫抑制兔脾脏指数的作用;还能改善因免疫抑制导致的脾组织、胸腺组织的受损情况,提高免疫抑制兔的免疫功能;且隔药饼灸组改善的效果要优于艾条灸组。  相似文献   

17.
隔药灸脐法延缓衰老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树中  王军 《中国针灸》2007,27(6):398-402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疗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隔药灸脐组30例,采用隔药灸脐治疗,每周2次;针刺组21例,取肾俞、太溪为主穴,每日1次;西药组20例,口服VitE胶囊,每次0.1g,每日2次。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且隔药灸脐组改善更显著(P<0.01);3组SOD含量均明显提高(P<0.01),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隔药灸脐组与针刺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药灸脐组与西药组相比SOD、MDA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能明显延缓衰老,其机制与改善体内SOD、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陆泉 《中国针灸》2008,28(8):585-588
目的:观察单纯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泪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雷火灸组和人工泪液组.雷火灸组36例,对眼周穴位攒竹、鱼腰、瞳子髎、太阳、四白、睛明等给予雷火灸治疗,并配合眼周穴位及泪腺按摩.人工泪液组34例,局部点泪然滴眼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和整体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并且在干燥感、异物感及整体症状的改善上,雷火灸组要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雷火灸组泪液分泌试验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2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雷火灸组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较人工泪液组显著(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益气滋阴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为DPN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6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和益气滋阴方治疗.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