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0.5、1.0 g/kg)黄连解毒汤ig给药90 d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和肾组织中的果糖胺和AGEs水平。将不同浓度的黄连解毒汤与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孵育21 d,用荧光光度法测定AGEs的荧光值。结果黄连解毒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1),抑制血浆和肾组织的果糖胺和AGEs的生成(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黄连解毒汤对体外AGEs的生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AGEs的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以黄连解毒汤干预治疗10周,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组织内IRS-1蛋白表达水平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大鼠肌肉组织内IRS-1表达较模型组增加,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蛋白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血糖并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InsR)酪氨酸磷酸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以黄连解毒汤干预治疗10周,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大鼠附睾脂肪组织内InsR酪氨酸磷酸化和IRS-1蛋白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治疗胰岛素抵抗大鼠后,脂肪组织内IRS-1表达较模型组增加,InsR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促进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InsR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降血糖并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假手术组、正常组,以上各组再分设4 d组、7 d组,共10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黄连解毒汤组给予黄连解毒汤(27 mg/ml)混悬液,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15 mg/ml)悬浊液,其余组给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组连续灌胃4 d,7 d组连续灌胃7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升高(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 正常组、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的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汤升高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iTRAQ技术分析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的作用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连解毒汤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取大鼠的主动脉组织。通过iTRAQ方法分析得到差异蛋白,将相关的差异蛋白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搜索结合GO数据库搜索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采用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6种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26种生物学过程、20种细胞组分、15种分子途径,差异蛋白参与4条信号转导通路,差异蛋白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ATP能量代谢、氧气转运、线粒体质子转运ATP合酶,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上。结论: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上调ATP合酶基因蛋白Q6PDU7,P19511,D3ZAF6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达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通络解毒汤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别以低剂量通络解毒汤、中剂量通络解毒汤、高剂量通络解毒汤灌胃1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采用试剂盒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 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SIRT1、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通络解毒汤灌胃12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加,饮水量、进食量降低; 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饮水、进食量均低于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饮水量少于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结构排列较整齐,肾小球系膜区增生、肾小球体积增大等情况有所改善。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Scr、BUN水平均低于模型组; 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大鼠的FBG、Scr、BUN水平均低于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络解毒汤低剂量组、通络解毒汤中剂量组、通络解毒汤高剂量组SIRT1、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升高。结论:通络解毒汤通过SIRT1/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连续给黄连解毒汤(11.5,5.7,2.85 g.kg-1)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GB)、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同时计算肝脏和胰腺质量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NF-κB,TNF-α含量。结果: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CHO,TG,LDLC含量,各剂量组均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胰腺的质量指数;大鼠肝脏NF-κB,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黄连解毒汤对高脂饮食加小剂量STZ所致糖尿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TNF-α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炎症信号的通路。  相似文献   

8.
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氧自由基所致肝脏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小檗碱组、硫辛酸组和模型组,各组以相应的药物干预6周;测定肝脏线粒体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及ATP含量以观察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活性;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观察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结果 黄连解毒汤能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中GSH-Px、SOD、ATP酶活力,抑制MDA生成,促进能量生成代谢,增强SDH和CCO活力.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增强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另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50 d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合并一次性链脲佐霉素(STZ)35 mg/kg腹腔注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0.2 g/kg灌胃,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连温胆汤3,6,12 g/kg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30 d。末次灌胃后测定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尿量,取血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之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肝脏组织表现,计算肝质量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的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的饮水量和尿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的饮食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肝质量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肝质量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镜下观察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细胞空泡和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抑制糖尿病大鼠的肝肿大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ST和ALT水平及肝质量指数,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i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阴虚"上火"大鼠在知柏地黄丸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组学表达谱,筛选并鉴定与知柏地黄丸治疗作用相关的蛋白质群,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揭示知柏地黄丸对阴虚"上火"治疗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阴虚"上火"对照组大鼠血清中有47个差异蛋白,其中有20个表达上调,27个表达下调。知柏地黄丸治疗后,有19个差异蛋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集中在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过程。其中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主要有有补体成分4(C4)、凝血因子X(F10)、激酶相关磷蛋白2(Skap2);参与代谢作用的蛋白有L乳酸脱氢酶A链(Ldha)、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Aldoa)、花生四烯酸脂肪氧合酶(Alox12)、GDP分解酶抑制剂1(Arhgdia)、肌球蛋白轻链(Myl6)。结论:阴虚"上火"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与物质代谢反应治疗阴虚"上火"。  相似文献   

11.
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尾静脉注射加高糖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阿司匹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治疗9周后,各组动物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10周后,观察各组动物体重变化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值及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组OGTT较模型组改善,体重,TC,TG,ET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HDL-C和NO值高于模型组(P<0.05);FBG,FINS,AngⅡ,vWF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黄连解毒汤组FBG值显著降低(P<0.05),TG,HDL-C,NO,AngⅡ,vWF的改善情况优于阿司匹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与其降糖、降脂、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的舒张血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牙龈炎的疗效和对炎性反应递质及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牙龈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独一味胶囊治疗,2组治疗周期为15 d。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反应递质、牙龈状况及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_2(PGE_2)、C反应蛋白(CRP)及可溶性黏附分子(s 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牙菌斑指数(PLI)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牙龈炎可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在调控相关生化指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丹参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多糖Salvia miltiorrhiza polysaccharides(SMPS)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糖高剂量组(15.6 g ·kg-1)、丹参多糖中剂量组(7.8 g ·kg-1)和丹参多糖低剂量组(3.9 g ·kg-1),连续ig 7 d后,采用尾iv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以及肝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丹参多糖能降低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血清ALT含量。 结论: 丹参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辉伟  张风华  张峥  白鹤翔 《河北中医》2010,32(9):1432-1434
目的评价木糖醇口香糖对妊娠期牙龈炎和牙菌斑的影响,为孕期使用口香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60例患有妊娠期牙龈炎的患者,基线检查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后随机分为3组,即木糖醇口组、洗必泰组、对照组,均20例。木糖醇组:口腔卫生宣教+康齿宁乳膏刷牙+木糖醇;洗必泰组:口腔卫生宣教+康齿宁乳膏刷牙+洗必泰含漱;对照组:口腔卫生宣教+康齿宁乳膏刷牙。6、12周分别复查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结果 3组试验前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周3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木糖醇组和洗必泰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木糖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糖醇组与洗必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的口腔环境下,木糖醇口香糖和洗必泰对口腔卫生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考察黄连解毒汤(HLJD)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测定入血成分以及虚拟筛选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分析作用机制。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0.3 g·kg-1)以及HLJD高、中、低剂量组(24.66,12.33,6.17 g·kg-1)。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诱导UC,同时HLJD组和美沙拉秦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每日观察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末,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UPLC-Q-TOF-MS测定入血成分。通过PharmMapper反向对接筛选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TTD,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UC疾病靶点,选取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作为HLJD治疗UC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将入血成分与排名靠前的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显著上升(P<0.05),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数量和浸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HLJD组小鼠DAI显著降低(P<0.05),炎症细胞数量和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HLJD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UPLC-Q-TOF-MS鉴定10个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对有机物、化学物质、含氧化合物的反应等129条生物过程,以及IL-17,TNF,hepatitis B等1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内酯、巴马汀和小檗碱可通过氢键等形式与CASP3和MMP9靶点结合。综上所述,HLJD可减轻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黏膜炎症浸润和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柏内酯、巴马汀和小檗碱等入血成分作用于CASP3,MMP9等靶点,进而调控IL-17,TNF等信号通路有关,最终可降低结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脱氢表雄酮(DHEA)皮下注射构建PCOS大鼠;另选10只仅皮下注射大豆油作为对照组,1次/d,连续注射20 d。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黄连素(80 mg/kg)和罗格列酮(3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次/d,连续干预22 d。检测大鼠血清睾酮(T)和游离睾酮(FT)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及微血管密度(MVD),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卵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与甾体类生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MVD、VEGF mRNA表达及StA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降低,且实验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素可通过调控PCOS大鼠卵巢组织血供及血管生成而改善卵巢组织形态,同时可通过下调StAR蛋白表达改善高雄激素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H22肝癌小鼠模型,通过检测免疫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对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的能力均有显著增高(P〈0.01,P〈0.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增强荷瘤小鼠体内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药效药理学角度评价主动口服给药及灌胃给药的异同,为今后两种给药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氪激光诱导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治疗组,灌水对照组,饮药治疗组,饮水对照组,以正常小鼠作正常对照,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并在治疗后28 d用FFA检查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面积。结果治疗过程中灌胃给药小鼠较主动口服给药小鼠体重偏低,精神及活动度稍差,毛色也较差;给药后第7天,14天,灌胃治疗组及饮药治疗组外周血的VEGF含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灌胃治疗组和饮药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179);治疗后第28天行小鼠FFA检查,灌胃治疗组造影后期CNV渗漏面积明显小于灌胃对照组(P=0.033),饮药治疗组也明显小于饮水对照组(P=0.016),但2个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701)。结论主动口服给药可以达到与灌胃给药相似的治疗结果,对体积小的动物以及需要长期给药的动物实验,主动口服给药也是一种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ercetin on the expressions of Bcl-2/Bax apoptotic proteins in endometrial cells in mice with abortion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METHODS: For in vivo experiment, twenty fiv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t day 4 of pregnancy, with 5 mice per group. The mice were treated with lipopolysaccharide(LPS)through tail vein intravenous injection at day 4 of pregnancy, follow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quercetin by oral gavage consecutively at days 5 to6 of pregnancy. On day 7 of gestation,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uterus tissues were observ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Bcl-2/Bax apoptotic proteins in the endometrial cells. For in vitro experiment, the primary endometrial cells werecultured using a uterus tissue mass culturing method sampled at day 4.5 of pregnancy.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LPS with or without different dosages of quercetin, respectively, for 12 h after 80% confluence. The expression of Bcl-2/Bax apoptotic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Both the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2 and enhanced expression of Bax after LPS treatment, leading to a decreased Bcl-2/Bax ratio. The expression of Bcl-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Bax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the LPS plus quercetin group compared to the LPS only group.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quercetin has protective effect by partiall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cl-2/Bax proteins, which in turn inhibits endometrial cell apoptosis and benefits the embryo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