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rrjk》2017,(16)
目的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急性肺栓塞合并休克抢救护理工作的总结。方法 :对于2017年3月份突发一例食管癌术后急性肺栓塞合并休克案例抢救的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病情变化,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抽搐的护理及高热的护理,心理护理,血管活性药物及溶栓药物治疗的护理,各管道护理及预防感染,基础护理。结论 :肺栓塞起病急,死亡率高,易猝死,误诊率高,及时的诊治与正确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献莹  田思文 《工企医刊》1996,9(1):100-101
大面积脑梗塞发病急,病情危重,短时间内可发急剧的变化,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自1991年3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大面积脑梗塞患者20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骨科术后并发肺栓塞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 2000年至2010年诊治致死性肺栓塞患者6例,回顾诊治过程,分析骨科肺栓塞高危因素、致病原因、发生时间、发病规律、诊治流程、治疗结果等,总结骨科手术后致死性肺栓塞的特点及护理要点.结果 提高护士早期识别急性重症肺栓塞的能力,及早进行对症处理,能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效果,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认识,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院前急救和护理干预工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全组患者24例痊愈,14例好转出院,2例因肺栓塞面积大,病情恶化,被及时转院治疗。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只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患者,针对性加强临床护理,才能让肺栓塞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预防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胸部手术急性肺栓塞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进行胸部手术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胸部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20例,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预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0例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经过有效的预防护理,痊愈19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95%。结论胸部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护理等有效的方法,早发现早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更加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肺栓塞患者的存活率。方法选择19例肺栓塞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溶栓、抗凝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肺栓塞面积大,病情恶化,患者家属自动要求出院。结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对此类患者要实施及时、科学、规范、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贺明霞 《健康大视野》2006,14(10):90-91
目的 改进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开胸术后肺栓塞的发生.方法 对843例常规护理组和623例改进护理组的分析比较改进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组843例,发生肺栓塞6例,占0.71%,死亡2例,占0.23%.改进护理组623例,发生肺栓塞2例,占0.32%,无死亡.结论 通过改进护理方法,加强食管贲门癌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王小沁 《药物与人》2014,(12):117-117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4 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设为B1组(观察组42例)与B2组(对照组42例).B2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B1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B1组与B2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完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B1组脑梗死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临床好转率以及疾病死亡率方面,B1组优于B2组脑梗死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给予护理干预,患者临床合并症出现概率获得显著减少,对健康教育认知率表现为显著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凸显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骨盆骨折围术期的风险管理,减少骨盆骨折围术期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2例骨盆骨折围术期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对发生肺栓塞者,观察分析发生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02例骨盆骨折围术期患者中发生肺栓塞3例,占1.49%。3例肺栓塞者,治愈2例,死亡1例。199例未发生肺栓塞。结论骨盆骨折围术期患者肺栓塞发生率较高。加强评估、宣教、早期功能锻炼及病情观察等环节管理是减少肺栓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肺栓塞患者的护理经验,以便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成功抢救、治疗的10例肺栓塞患者,在肺栓塞的溶栓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经验加以总结。结果10例患者经抢救及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肺栓塞整体治疗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肺栓塞的治疗以及远期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萍  何乃艳 《药物与人》2014,(5):127-12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措施。结果:14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1例退院。全部患者经精心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的构成比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期间某院711例肺栓塞住院患者的病例,对其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年期间本院肺栓塞发病率从0.81‰上升至2.48‰,死亡率从17.02%下降至1.74%。构成比居肺栓塞前5位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60岁286例(40.2%)、卧床>5 d/长时间静坐236例(33.2%)、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93例(27.1%)、心血管疾病159例(22.3%)、恶性肿瘤134例(18.8%)。结论 医院内肺栓塞发病率逐步上升,而死亡率显著下降。高龄、制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肺栓塞住院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情况。方法:分析安贞医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2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4例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诊断方法的可靠性和溶栓疗法的疗效。结果 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为主;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下肢静脉造影(CTV)等检查均取得满意结果,确诊率分别为86.3%、100.0%、88.6%;及时规范的溶栓疗法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单纯抗凝治疗(P〈0.01)。结论 提高对急性肺栓塞临床特点的认识,对于及时准确诊断肺栓塞,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CTPA+CTV、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方法,特别是CTPA+CTV以其简便、快速、无创的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诊断方法;及时规范的溶栓疗法在急性肺栓塞,特别是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治疗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是静脉源性血栓脱落后导致肺动脉及其主干及分支栓塞后的一种严重病症。它发病忽然,进展迅速。目前,对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胸腹联合伤患者伴肺栓塞发病率低、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率较低。据报道,临床上未经及时诊治的病例死亡率高达25%~70%。然而,及时正确的护理对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则具有特殊意义。2006—06/11共收治1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其中1例并发了肺栓塞,已临床治愈,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中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3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所调查患儿在给予抗感染、给氧、强心利尿、抗休克、纠正酸碱失衡及对症治疗,痊愈6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17%;平均住院时间7~25d。结论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可以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张娟 《中国校医》2019,33(9):716-717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方法对肺栓塞患者情绪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肺栓塞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接受1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情绪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及依从性差异甚微,通过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及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肺栓塞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易怒、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临床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预后,适合广泛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88例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记录,采用多元风险模型检测NLR、PLR对急性肺栓塞死亡率的预测作用,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符合本研究标准,其中13例在入院30 d内死亡。死亡患者存在4周以上的制动史,有较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较低,伴随着高心率、高呼吸频率、lgBNP和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同时NLR以及PLR比例也升高明显。PLR、NLR以及二者结合(PLR-NLR)3个指标的AUC值分别为0.752、0.758、0.750。结论 NLR、PLR对肺栓塞患者短期死亡率具有独立预测作用,NLR、PLR可以指导肺栓塞严重程度分级并进一步指导肺栓塞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75%~90%病人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在美国,肺栓塞位于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严重的肺栓塞还会导致死亡,病死率高达20%~30%.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共收治12例肺栓塞患者,我们采取早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溶栓和抗凝治疗和监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出院,现将肺栓塞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栓塞患者临床用药显效率(60.00%)、用药有效率(96.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73%)、(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观察组肺栓塞患者KPS评分以及mMRC评分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肺栓塞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前,观察组肺栓塞患者症状积分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肺栓塞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