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传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基于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其基本原理和功率流模型,并对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控制目标、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同时设计适用的整车传动控制器框架。为了研究混合励磁的动态控制效果,对混合动力汽车在低速大负载和高速工况下进行初步动力性仿真。通过仿真,分析车速跟踪的控制效果、发动机转速跟踪控制效果、电池组荷电状态的变化曲线、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发动机输出功率、电池组输出功率和行驶阻力功率等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直流励磁电流和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磁链观测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常依乐  杨坤  王杰  陈玉  王燕 《机械传动》2021,45(10):106-113
为解决直驱式电动汽车平均传动效率较低及传统双轴式两挡变速器结构不够紧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乘用车的行星齿轮式两挡变速器方案.完成了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通过AVL Cruise初步验证了参数匹配的合理性;根据匹配结果,对行星齿轮式两挡变速器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并据此对传动比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修正;基于CATIA建立了变速器的三维模型,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验证;通过与常用直驱方案的对比表明,整车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了0.31 s,最大爬坡度由直驱方案的34%增加到37%,最高车速提高了21 km/h,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增加了18 km,提出的行星齿轮式两挡变速器可有效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电传动自卸车辆的辅助电气主要完成车辆仪表、灯光、雨刮、液压逻辑等控制功能以及为整车弱电设备提供电源,主要采用点对点模式,原理简单但存在着整车线束数量多、检修困难、难以维护保养等诸多弊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布集中式的辅助电气模式;对系统布线进行设计,根据各部分功能和布置的不同,采用分布式和传统点对点连接方式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整车线束的复杂程度;对辅助电气系统进行设计,设计控制器和端口程序,并对主控制器线路和液压控制器线路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整车的使用需求;对辅助电路进行仿真实验,选取机油压力检测和整车紧急双移线试验进行各辅助电路测试。结果可知:机油泵转速、机油温度和机油压力的检测准确度高,误差小于1%;整车实际运行轨迹与理想双移线运行轨迹有较好的吻合;辅助电路能够实现设计的控制机理,顺畅的信号流,CAN总线的网络能够保证正确的通信,准确性和实时性得到实现;为此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AVL Cruise对直驱方案和两挡变速器方案进行了动力传动系统匹配设计与仿真;根据匹配结果对两挡变速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包括关键零件的参数计算、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对比两种方案在各种工况下的电机电流、转矩和电池电流,明确了两挡变速器对整车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关键零件承受最大载荷时满足强度要求且未发生共振;两挡变速器方案可降低对驱动电机转矩和峰值电流的需求,提高系统效率,从而提高整车经济性,有效增加续驶里程。相关研究可为纯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谢秋慧  张昊  童珎  周洋  杨帆 《机电工程》2016,(4):464-469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驱部分的能耗问题,对电驱系统相关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新能源汽车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电机及其控制器能耗检测和评价指标。对新能源汽车整车节能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了电驱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能耗特征,阐述了电驱系统的性能参数对不同整车节能工况的影响。对电驱系统的电气原理图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对系统能量回收过程的工作范围和转换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的电机漏感等技术参数。利用课题设计的电机检测台架对具体的电机及其控制器产品进行试验,得出了不同转速和转矩条件下电驱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分析了不同节能工况条件下电驱系统的典型效率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整车工况的电驱系统综合能耗检测方法对降低新能源汽车能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勇  王铁  武志斐 《机械传动》2014,(8):107-110
变速器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已经是各类车辆整车轻量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QX-25L轻型商用车铝壳变速器开发过程中,在静力学分析计算结果已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路试中出现了离合器壳体断裂的故障,因此有必要对该变速器进行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了QX-25L商用车变速器的模态特性,利用仿真计算分析和试验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该变速器的模态特性,可为该变速箱在整车动力学测试与计算分析中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建立车辆动力性数学模型,根据某重型车辆设计指标对其双中间轴变速器进行设计,通过用MATLAB软件编制整车动力特性绘图程序,对双中间轴变速器整车动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中间轴变速器可以增加排挡数目,使车辆具有更良好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线束开发验证过程,主要包括负载测试、短路测试和失效测试。负载测试主要测试各电器件在各种工况下单负载工作和全负载工作的电参数,验证线束设计中的导线选型、保险选型等是否合理;作用是在整车环境下进行,避免单件单负载测试的参数受不准确因素影响,对原有的设计进行完善和修正,同时全负载测试也避免了单负载简单叠加后产生的设计余量过大的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短路测试主要验证导线和保险之间的匹配情况,目前的导线和保险之间的匹配都是基于理论工程参数进行,但实际产品由于参数的偏差等因素叠加会导致实际不匹配的情况,对导线和保险进行人为短路模拟测试,可以有效验证设计的精确性,修正设计。失效测试主要验证在保险和接地失效的情况下整车线束的安全情况。该测试研究有效保证即使在常见的异常故障模式下线束的安全,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汽车变速器在整车上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对整车环保、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变速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实现变速器的轻量化、整体结构紧凑化,这就需要减轻变速器本体的重量,同时变速器本体的相关零件数量也要进行压缩,间接达到整车的环保、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变速器的拨叉执行机构进行分析,得出一种创新的集成机构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速器功能及整体紧凑的要求,也符合未来整车燃油经济性、环保的趋势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升用户对汽车的驾乘体验感,解决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时的延时性和顿挫感,在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结构研究和对换挡控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IMTH控制器的目标跟踪控制分系统和抑制扰动控制分系统,并完成了相应控制器的设计。对所设计控制器对自动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挡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取得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