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牡丹籽粕,利用碱溶酸沉法对其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在对溶液pH、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共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择的试验范围内,4个因素对牡丹籽粕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溶液pH(A)提取时间(D)提取温度(B)料液比(C),其中溶液pH、提取时间对牡丹籽粕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作用达极显著水平(p0.01),提取温度对牡丹籽粕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而料液比例的影响作用不显著(p0.05)。最终优化的牡丹籽粕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为溶液pH 11.5、提取温度47℃、料液比1︰35 g/m L、提取时间150 min,蛋白质提取率为93.12%。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9):215-219
以脱脂牡丹籽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超声波对牡丹籽粕蛋白质碱提取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溶液pH值11、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00 min,在该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81.49%;超声辅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溶液pH值11、超声功率180 W、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100 min,在该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达87.34%。与常规碱提取相比,超声辅助碱提取的提取率提高了7.17%,碱液消耗降低了33.33%。同时,超声辅助碱提取的牡丹籽粕蛋白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常规碱提取的牡丹籽粕蛋白,氨基酸总含量达95.049 mg/100 g,纯度提高14.49%。  相似文献   

3.
以脱脂牡丹籽粕主要原料,在碱溶酸沉法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提取其中蛋白质。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糖化酶剂量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粕蛋白质提取工艺条件,并将提取的牡丹籽粕蛋白功能性质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取牡丹籽粕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 (g/m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120 min、糖化酶添加量2%;影响因素大小按顺序排列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糖化酶剂量>料液比;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牡丹籽蛋白质得率为26.65%,其蛋白质含量为91.02%;牡丹籽粕蛋白的持水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比大豆分离蛋白强,但其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弱于大豆蛋白。  相似文献   

4.
以牡丹籽粕为原料,对碱提酸沉法提取其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沉降蛋白质的等电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牡丹籽粕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 11、提取时间100min、提取温度55℃、料液比1∶20(m∶V),蛋白提取率可达86.77%;牡丹籽粕蛋白质的等电点为pH 4.0,其沉淀率最高可达94.55%。  相似文献   

5.
微波辅助提取牡丹籽粕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牡丹籽粕多糖(PA)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超临界萃取牡丹籽油后的籽粕中的多糖,探讨微波处理时间、功率、粒度和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用3,5-二硝基水杨酸盐法定量分析多糖含量,用DPPH和脂质过氧化法分析牡丹籽粕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固液比>微波处理功率>籽粕粒度>微波处理时间,牡丹籽粕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8 min,粒度120目,固液比1:25 (w/v),此条件多糖得率为9.21%。牡丹籽粕多糖溶液能有效的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卵黄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体外实验牡丹籽粕多糖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可成为一种新的天然抗氧化剂。本研究为牡丹籽粕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黄酮工艺,并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桑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桑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喂养60%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的体重、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添加量2.1%、超声波功率400W、超声时间42min,此时桑叶黄酮得...  相似文献   

7.
以酶水解-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工艺为基础,初步对牡丹籽中粗蛋白进行分离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温度、酶用剂量、超声时间四个因素对牡丹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酶水解-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牡丹籽粕蛋白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9.8(w/v),超声温度为49.5℃,酶用剂量为1.9%,超声时间为119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达到90.95%。此时所得蛋白与常规法提取蛋白相比,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功能特性如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皆优于常规法提取蛋白的功能特性,且乳化的稳定性更优,由此推测可作为食品加工乳化剂。因此酶水解-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的牡丹籽粕蛋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牡丹籽粕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牡丹籽粕中的油脂,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粒径60目~80目、料液比1∶20 g/m L、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4 h、超声功率160 W/h、超声温度35℃、超声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牡丹籽粕中油脂的提取率为78.59%。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毛油的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用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毛油,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提取试剂、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牡丹籽毛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毛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牡丹籽毛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毛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正己烷作为提取试剂,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功率为140 W,料液比为1∶15(g∶m L)。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毛油的提取率为(26.11±0.01)%。气相色谱分析显示,牡丹籽毛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35±0.51)%,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28.80±0.24)%和(41.13±0.09)%,说明牡丹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2 g/kg)、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kg),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14 g/kg),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7、1.4、2.8 g/kg),建立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抑制作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慢性炎症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白介素(interleukin-6, IL-6)、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4种炎症因子的含量,考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抗炎作用;选取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0 g/kg)和空白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 w,观察蔷薇红景天总黄酮的急性毒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 P0.01, 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25.75%、38.87%和61.13%;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P0.01, 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42.06%、53.89%、54.15%;蔷薇红景天总黄酮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COX-2(P0.01)和MAPK的含量(P0.05, P0.01, P0.01);其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P0.05, P0.01)。结论蔷薇红景天总黄酮具有一定抗急、慢性炎症作用,并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1.
以脱脂马齿苋籽粕为原料,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碱溶酸沉法制备马齿苋籽粕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使用蛋白层析仪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对粗蛋白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马齿苋籽粕蛋白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5∶1、p H值12、温度50℃、时间20 min,马齿苋籽粕蛋白提取率达56.04%,蛋白含量(以蛋白质含量计)达58.53%;马齿苋籽粕蛋白等电点为4.0;最优纯化工艺为,上样量3 m L、洗脱液流速0.4 m L/min,纯化后马齿苋籽粕蛋白含量达91.02%,比纯化前提高了32.49%。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茱萸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RSM)优化山茱萸籽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山茱萸籽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50W,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0mL/g,提取时间13min。在此最佳条件下,山茱萸籽总黄酮的一次提取率为6.68%。结论:山茱萸籽含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所确定的提取工艺提取率高、速度快、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分别以牡丹籽油提取率和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更具优势,其兼顾了提取牡丹籽油的提取率和品质,更为全面和合理。以综合评分为指标,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1、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最优条件下,牡丹籽油提取率、牡丹籽油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93.1%、31.7%和26.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动物实验对刺玫籽油和刺玫籽原花青素进行降血脂功能性研究。选用昆明雄性小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喂建立高脂模型小鼠,分别经口灌胃刺玫籽油及原花青素5周后,检测分析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刺玫籽油及原花青素对小鼠体质量及主要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中剂量(100 mg/kg)、高剂量(200 mg/kg)的刺玫籽原花青素会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肝组织内丙二醛水平;低剂量(80 mg/kg)刺玫籽油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内甘油三酯水平(P0.05)及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刺玫籽油和中、高剂量的刺玫籽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小鼠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脱壳后经超临界CO2萃取脱脂的牡丹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提取牡丹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牡丹籽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的一些功能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牡丹籽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浸提p H 9.25,提取温度53.32℃,提取时间68.74 min,且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p H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下的蛋白质提取率为62.95%,提取的牡丹籽蛋白中蛋白质含量为68.06%;牡丹籽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而其吸水性、吸油性、持水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却不如大豆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6.
于雷  刘洋  越皓  张艳荣  李大军 《食品科技》2012,(11):181-185,190
以去除人参皂苷的红参药渣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红参多糖,提高红参活性成分的利用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溶剂倍数对红参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4h,溶剂添加量为10倍。采用Sevage法对红参多糖进行脱蛋白的纯化试验,蛋白脱除率为88.82%。在此工艺条件下红参多糖的得率为19.23%,纯度为94.35%,蛋白含量为1.604%。对红参多糖的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为了研究红参多糖对STZ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以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为试验动物模型,将红参多糖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测定小鼠的血糖值和血脂4项。结果表明,RGP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极显著(P<0.01)地降低STZ糖尿病小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试验以牡丹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酶解温度、酶解p H值、加酶量3个因素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所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 7.5、加酶量2.5%,该条件下油脂提取率达42.08%。所提油脂脂肪酸主要含有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23%。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条件温和,可减少提取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以牡丹籽饼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碱提酸沉法提取牡丹籽饼中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牡丹籽饼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碱液pH 8. 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蛋白提取率为(78. 23±0. 04)%;牡丹籽蛋白最佳酸沉条件为pH 4. 0,此时蛋白沉淀率达(90. 90±0. 1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牡丹籽粕蛋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粕蛋白提取工艺,并对牡丹籽粕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做出测定。结果表明,对蛋白质得率影响因素为: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在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70℃、pH9、提取时间45 min的最佳条件下,牡丹籽粕蛋白的得率为79.83%±1.22%。SDS-PAGE显示,牡丹籽蛋白有五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别有两种在15~25 kDa之间,有两种在35~40 kDa之间,有一种在55~70 kDa之间。傅里叶红外显示,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为α-螺旋和β-折叠,同时含有分子间氢键和少量碳水化合物。扫描电镜显示,牡丹籽粕蛋白中主要由β-折叠构成。与大豆蛋白、花生蛋白、豌豆蛋白对比发现,牡丹籽粕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油性,达到4.5 g/g,和大豆蛋白相似的起泡性和乳化性。本研究可为牡丹籽粕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苦荞糠皮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为其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测定苦荞糠皮黄酮对DPPH.、O2-.和.O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测定不同剂量的苦荞糠皮黄酮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吞噬细胞吞噬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溶血反应的影响,评价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苦荞糠皮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O2-.及.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4.95%,86.4%,84.72%,其还原力随着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强。中、高剂量组均可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与对照组相比,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以及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中剂量组达显著水平(P<0.05),高剂量组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苦荞糠皮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有促进作用,并具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