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平  陈新明 《云南医药》1993,14(1):59-60
本文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119例血清中N-35相应抗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表达率为71%,18例肺癌阳性表达为50%,12例良性疾患阳性表达率为25%,10例乳癌阳性表达为20%,20例健康献血者假阳性表达为15%,红斑狼疮与良性疾病和健康人之间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鉴于该抗体与红斑狼疮血清反应阳性率高,提示进一步研究,为SLE诊断提供新途径将会有一定意义。我们在用自制的鼠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McAb)N-35、F-19和SIA_2进行肺癌血清相关抗原研究过程中,发现McAb N-35对SLE血清有较高的阳性反应率,本文特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肺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CC-A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50例,腺癌14例,小细胞肺癌(SCLC)11例,大细胞肺癌(LCLC)5例,另选45例良性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SCC-Ag检测。结果肺鳞癌阳性率为68.00%,肺腺癌阳性率14.29%, SCLC阳性率18.18%, LCLC阳性率20.00%,对照组2.22%。经手术前后动态观察显示,根治术后SCC-Ag可在3 d内转阴,与其他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为肺鳞癌特殊标记物,是对患者手术效果与远期预后进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焱  刘霖  吕晓梅 《河北医药》2012,34(11):1658-1659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09至2011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浆膜腔积液转移性腺癌65例(胸水49例、腹水15例、心包积液1例)患者及活检证实肺腺癌45例,乳腺癌9例,卵巢癌4例,结肠癌4例,胃癌2例,胰腺癌1例的临床资料.制作细胞块切片对其进行HE染色和TTF-1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 45例肺腺癌中有39例TTF-1阳性表达,敏感性(86.67%),20例肺外腺癌有1例TTF-1阳性表达,特异性为(95%).结论 应用细胞块免疫化学染色针对TTF-1在浆膜腔积液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后,TTF-1阳性表达很大程度上提示腺癌原发于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小活检中应用免疫组化检验对腺癌及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以及50例肺原发性腺癌作为本研究对象,选择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患者CK5/6(细胞角蛋白5/6)、P63、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napsinA表达进行检测,对其诊断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鳞状细胞癌CK5/6阳性表达比例为80%,P63阳性表达比例为100%,而TTF-1以及napsinA阳性表达0;腺癌细胞癌CK5/6阳性表达比例为10%,P63阳性表达比例为6%,TTF-1阳性表达为96%,napsinA阳性表达为100%,对比两种疾病4种标志物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标本而言,单纯通过形态学无法进行诊断时,可联合检验CK5/6、P63、TTF-1和napsinA,将诊断正确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榆测33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和外周静脉血中CK19mRNA表达变化.另选10例正常人外周血为对照.结果 33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的阳性率为78.79%(26/33),外周血CK19 mRNA的阳性率为57.58%(19/33);10例正常人外周血无CK19 mRNA阳性表达.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VEGFmRNA高表达者与VEGF mRNA低表达者CK19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和淋巴结及血行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肺腺癌组织中VEGF mRNA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有助于评估肺癌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李艳  高习文  颜志军  黄绍光 《安徽医药》2013,17(9):1510-15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阳性表达,以及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肺腺癌标本中MMP-9、TIMP-1及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 31例肺癌组织中,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及E-ca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0.9% 、54.8%和67.7%.MMP-9和TIMP-1的高表达及E-cad的异常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有差异(P<0.01,P<0.05,P<0.05).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E-cad的异常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不同分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9、TIMP-1及E-cad的异常表达与肺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能用于肺腺癌的临床预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用~(131)Ⅰ标记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G_7,对11例胃癌患者进行定位分布及放射免疫显象观察.结果其肿瘤与非肿瘤的放射性比值为1.67~2.68,阳性显象10例,显象率为90.9%.其中1例为贲门部食管鳞癌,在MG_7放射免疫显象中也明显显影,说明食管癌也有一定的MG_7抗原表达.结果提示,抗胃癌单抗隆抗体MG_7可特异性聚集于胃癌组织及转移灶内,证明MG_7放射免疫显象对胃癌及其转移灶有诊断价值,并具有作为放射免疫治疗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Wn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传恩  刘升 《江西医药》2009,44(6):551-55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Wn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山羊抗人Wnt-1多克隆抗体(G-19,sc-6280)对60例石蜡包埋的原发性NSCLC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15例肺良性病变比较.结果 Wnt-1在肺鳞癌、腺癌中都有较高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55.6%、62.5%;在肺良性病变中,阳性率为13.3%.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腺癌与肿块直径、病理分期相关(P<0.05),且鳞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Wnt-1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对NSCLC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RACK1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123例NSCLC(包括组织学标本80份和胸腔积液细胞学标本43份)和50份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RACK1和TTF-1蛋白在NSCL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8.8%和42.5%,与正常肺组织阳性率4.0%和100.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组织学标本中,RACK1和TTF-1蛋白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0.0%。在细胞学标本中,RACK1和TTF-1蛋白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4.1%和85.3%。RACK1和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和其他类型,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②RACK1蛋白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89.8%,TTF-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82.4%和95.9%。③在40例肺腺癌组织中,RACK1蛋白的表达与吸烟情况、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RACK1促进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其高表达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可能是较TTF-1更为敏感的肺腺癌诊断标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肺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yndecan-1表达与肺腺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Syndecan-1的染色结果为:25例(32.9%)阴性,18例(23.7%)弱阳性,19例(25.0%)阳性,14例(18.4%)强阳性;其中低表达者43例(56.6%),高表达者33例(43.4%)。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yndecan-1染色结果为:29例(38.2%)阳性,47例(61.8%)强阳性;均为高表达。肺腺癌组织中Syndecan-1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5.545,P=0.032)、卫星结节(χ2=6.061,P=0.018)、区域淋巴结转移(χ2=7.727,P=0.01)、pTNM分期(χ2=14.434,P<0.001)等因素相关。Syndecan-1低表达组患者术后三年生存率为14.0%,明显低于高表达组患者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5,P<0.001)。结论Syndecan-1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Syndecan-1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肺腺癌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和Bcl-2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肺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在肺腺癌的进展中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丰富肺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诊断肺腺癌是否已经发生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判断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的的方法检测60例肺腺癌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Bcl-2和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癌灶组织中Bcl-2中的表达率6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癌灶转移范围密切相关(P<0.05);MTA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1.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1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随病情的进展表达呈加强趋势和正相关表达。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mad7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抑制子Smad7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Smad7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6例临床肺鳞癌、腺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7的表达丰度,比较表达差异,并取肿瘤组织检测为阳性的12例鳞癌病例标本,分别提取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总蛋白,用Westernblot进行验证。结果肺癌组织中Smad7表达总阳性率为44%(20/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7%(8/46()χ2=7.91,P<0.01);其中,鳞癌和腺癌癌组织中Smad7的阳性率分别为60%(12/20)和31%(8/26),癌旁组织中Smad7的阳性率分别为25%(5/20)和12%(3/26)。肺鳞癌组织中Smad7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χ2=5.01,P<0.05)。Westernblot验证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的12例标本癌组织Smad7Westermblot检测均为阳性,其中有7例癌组织Smad7表达高于癌旁组织,进一步验证了Smad7蛋白在肺鳞癌中表达增高。结论Smad7的过表达同肺鳞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前S1抗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29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前S1抗原。结果在55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的47例,阳性率85.4%;178例HBeAg阴性而抗HBeAb阳性的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的115例,阳性率64.6.0%;63例HBeAg和抗HBe均阴性的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仅39例,阳性率61.9%;前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HBeAg的阳性符合率高达85.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高度相关,血清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腺癌中MMP-9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与周围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MMP-9表达(+)有63例(78.8%)、VEGF表达(+)有53例(66.3%);癌旁组织中分别有11例(13.8%)、4例(5.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633,P <0.05)。结论 MMP-9、VEGF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MMP-9与VEGF可能相互协同或调节对肿瘤的分化、侵袭与转移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S-P祛免疫斑化技术,观察了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60例肺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p53和PCNA的阳性表达翠分别为51.7%和31.7%,各亚型之间阳性表达结果无明显差异。临床Ⅲ期p53表达阳性率(84.2%)显高于Ⅰ期(33.3%)和Ⅱ期(45.4%),P分别为<0.01和<0.05,p53表达阴性中生存期≥2年显多于<2年(P<0.05),两种单抗协同检测显示出较高的一致率(30.0%)和互补率(9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在肺腺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肺腺癌和78例鳞癌组织标本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性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AR和ER总阳性率分别为21.2%(28/132)和18.2%(24/132).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AR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AR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21.4%vs.45.2%)(P<0.05);ER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29.2%vs.42.6%)(P>0.05).结论 AR的阳性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可能相关,并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肺腺癌生物功能分型与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应用7种肺腺癌表型标志物.对60例肺腺癌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表明.特异性杯状细胞相关抗原GL.013-7a、HLA.I类抗原w6/32表迭与预后明显相关(p<0.01).肺癌相关抗原c365、CMU15及血型前体抗原PNA、c14和H02则与预后无明显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伴有杯状细胞粘液产生和HLA.1类抗原表达型肺腺癌呈现一种良性生物学行为和分化成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联合检测在搜寻颈部转移癌原发癌灶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及腺癌的原发灶病理形态,检测免疫组化抗体CK7、CK20、villin、CK5/6、P63等的表达情况。结果鳞癌组织形态呈巢状、部分病例可见角化,腺癌组织形态呈腺管状、乳头状或条索状。30例鳞癌免疫组化抗体表达情况:P63阳性表达率100%(30/30),CK5/6阳性表达率93.33%(28/30),CK7阳性表达率23.33%(7/30);223例腺癌免疫组化抗体表达情况:P63阳性表达率0.45%(1/223)、CK5/6阳性表达率1.79%(4/223),CK7阳性表达率63.68%(142/223)、CK20阳性表达率43.50%(97/223)、villin阳性表达率45.29%(101/223);62例肺腺癌TTF-1阳性表达率95.16%(59/62)、98例胃肠道腺癌CDX-2总阳性表达率94.90%(93/98)、9例前列腺癌PSA阳性表达率100%(9/9)。结论通过多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染色,以P63、CK5/6及CK7抗体组合鉴别出鳞癌与腺癌;腺癌则根据CK7、CK20及villin抗体组合的8种不同表达模式,结合TTF-1、CDX-2及PSA在各脏器的特异性表达,有助于判断出腺癌的原发癌灶或缩小原发癌灶搜寻范围。  相似文献   

19.
汪强  范晓云  徐轲  王瑞  宁雅静  曹立宇 《安徽医药》2017,21(7):1276-1278
目的 探索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9、21(EGFR-19、21)突变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肺腺癌病人114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GFR-19、21的突变和TTF-1的表达,分析EGFR-19、21突变、TTF-1表达与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EGFR-19在中-高分化的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EGFR-21在中-高分化、不吸烟的肺腺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TTF-1在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阳性表达率较高,TTF-1阳性的表达与EGFR-21突变具有相关性.结论 在肺腺癌病人中,对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但却难以开展基因检测EGFR突变的地区,可将TTF-1表达阳性联合EGFR-21突变伴有不吸烟等临床特征,预测肺腺癌EGFR-21的突变情况,为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肺腺癌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四氮唑蓝法测定姜黄素作用于肺腺癌细胞A549的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40μmol.L-1姜黄素或空白对照培养液的肺腺癌细胞凋亡率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表达;比色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观察加用Caspase-9抑制剂后Caspase-3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r=0.619;P<0.01)与时间依赖(r=0.618;P<0.01);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的凋亡率(30.25%)明显高于对照组(1.32%)(P<0.001);姜黄素组肺腺癌细胞A549的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姜黄素组加用Caspase-9抑制剂后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仍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姜黄素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Caspase-8、Caspase-9、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