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伟  李茂林  崔瑞  成岚 《现代矿业》2015,(1):66-69,152
针对微细粒矿物的产生、分选难点以及分选回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选择性絮团浮选、载体浮选、疏水絮团浮选、微泡浮选4种微细粒矿物分选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微细粒矿物分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某硫化铜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及辉铜矿,黄铁矿和硫铜钴矿微量,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矿石中铜矿物嵌布粒度极不均匀,少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主要为细—微细粒嵌布的铜矿物,细者甚至小于10μm。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铜品位为3.85%的矿石在磨矿细度为-53μm占80%的情况下,采用2粗2精3扫流程进行粗粒开路浮选,粗粒浮选中矿集中再磨至-10μm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1精流程进行细粒开路浮选,可获得铜品位为41.86%、回收率为59.01%的粗粒精矿,铜品位为33.27%、回收率为26.43%的细粒精矿,总精矿品位为38.76%、回收率为85.45%。采用粗细分级分选开路浮选流程回收矿石中的硫化铜,既解决了含铜粗粒连生体在流程中的循环,又发挥了粗细分选优势,还避免了微细粒中矿返回对流程的影响,是粒度极不均匀嵌布的硫化铜矿物的高效回收工艺。高品位微细粒中矿中的铜将采用生物氧化浸出工艺回收有利于提高总铜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优先浮选流程,成功分离了台浮硫化矿.在给矿含铜 0.97%、铅0.86%、锌3.10%的情况下,获得铜、铅、锌精矿品位分别为25.86%,43.86%,49.55%,铜、铅、锌回收率分别为84.51%,82.24%,84.71%的分选指标,银也得到综合回收.浮选药剂JA,JB是分选台浮硫化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油团聚分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团聚分选的基本原理在于团聚油优先润湿疏水性颗粒,作为增大表观粒度的方法之一,该法用于细粒物料的分选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就油团聚分选技术在粗煤的脱灰脱硫、细粒金的浮选、尾矿中细粒辉钼矿的浮选、氧化矿的浮选、废纸的脱墨浮选、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胡恒杰 《金属矿山》1998,(8):23-24,31
旋流微泡浮选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细粒分选设备,可一次完成粗,精,扫选,选择性较好。利国铁矿铜,钴分离作业采用该设备进行了半工业试验,在同样分选条件下,不仅确保了铜的品位和回收率,而且使钴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大幅度提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泡浮选柱分选中低品位铝土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 利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对河南某中低铝硅比铝土矿进行了实验室分选研究, 考察了捕收剂、抑制剂、充气量和淋洗水对分选结果的影响。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在优化条件下, 采用新型微泡浮选柱可得到精矿铝硅比为10.26, 氧化铝回收率87.24%的实验指标。试验证明新型微泡浮选柱对细粒铝土矿分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用于部分优先浮铜的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新疆阿舍勒选矿厂进行的铜部分优先浮选工业试验表明,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闭路流程下,用浮选柱可直接从原矿优先回收产率52%的高质量铜精矿,其中含铜27.74%、含锌1.27%、含砷0.20%,铜精矿质量明显提高,同时锌损失率降低,达到了快速优先部分浮出高质量铜精矿的目的。为后续铜锌分离作业减轻了压力,有利于提高铜金属的总回收率和总品位。  相似文献   

8.
细粒煤由于自身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分选方法难以将其有效分选,大量的研究表明,浮选柱是分选细粒煤,尤其是微细粒煤的有效方法。文章就浮选柱分选细粒煤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指出在浮选柱设计时应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某铅锌矿尾矿中回收微细粒级黄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肇淑 《矿冶工程》2016,36(4):49-52
某高硫铅锌矿采用高碱优先浮选法, 优先浮选铅锌, 再从铅锌尾矿中回收硫。在铅锌尾矿浓缩过程中产生大量微细粒级尾矿, 这部分尾矿-10 μm粒级产率为71.5%, 硫品位为16.5%, 并且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为有效回收黄铁矿资源, 对该微细粒级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 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开路试验流程, 获得硫品位47.22%、回收率67.51%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0.
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山东鱼台地区选煤厂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性。在药剂用量试验和浮选浓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浮选机作分选设备,最终得到精煤产率为56.55%,精煤灰分为8.78%的浮选指标;利用浮选柱进行了试验探索,得到精煤产率为57.87%,精煤灰分为8.71%的浮选指标,表明浮选柱是处理细粒煤泥浮选降灰提质的有效设备,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铅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分离难度大,锌矿物以铁闪锌矿为主,现场仅生产铅精矿和锌精矿且选别指标差。为此,针对矿石性质,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混浮尾矿抑硫浮锌电位调控浮选工艺,通过控制矿浆电位,混浮粗精矿再磨,选择高效捕收剂、活化剂、抑制剂等措施,使铜铅矿物与锌硫矿物、铜矿物与铅矿物、铁闪锌矿与磁黄铁矿得到了较好的分选。闭路试验获得含铜18.13%、铜回收率55.41%的铜精矿,含铅50.20%、铅回收率83.29%的铅精矿和含锌49.75%、锌回收率86.17%的锌精矿,与现场相比,不仅回收了铜矿物,而且铅、锌精矿质量与回收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攀西某铜镍矿选矿厂的铜镍混合精矿铜、镍品位分别为3.60%和7.91%,铜镍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铜镍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嵌布粒度微细,浮选分离难度较大。为高效分离该铜镍混合精矿,在再磨、脱药的基础上进行了抑镍浮铜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加活性炭和硫化钠磨矿后(磨矿细度为-0.026 mm占76%)浓缩脱药,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为28.88%、含镍0.78%、铜回收率为84.55%的铜精矿和镍品位为8.75%、含铜0.62%、镍回收率为98.96%的镍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镍混合精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利用MLA对某铜矿石中伴生微细粒金、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回收某铜矿石中伴生的低品位金和银,利用矿物自动分析仪MLA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金、银都以独立矿物存在,其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和碲金银矿,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和硒银矿,粒度均呈微细粒产出,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硫化铜矿物,银的载体矿物主要为脉石,因此,金易回收于铜精矿中,银易损失于尾矿中。  相似文献   

14.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分选某金矿泥的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东某金矿的原矿性质及洗矿矿泥中金的分布特点,对金在微细粒级明显富集的矿泥,应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组成的1粗1精闭路浮选半工业试验系统进行了矿泥分选研究,并在最佳工艺技术参数条件下进行了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对平均金品位为2.21 g/t的矿泥,获得了平均金品位为98.98 g/t、回收率为88.15%的金精矿。试验指标明显优于用浮选机组成的分选系统的指标,表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细粒及微细粒物料的分选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浮选柱超声预处理浮选难选钼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南某难选钼尾矿再选技术的改进,利用正交试验表对浮选柱超声波预处理浮选系统进行了多参数测试。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超声波预处理的最佳参数组合,并选取两组优组合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还通过对比试验进一步明确了超声预处理对目的矿物可浮性的影响大小,得出超声波预处理对微细粒矿物浮选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赞比亚谦比希西矿体铜矿矿物种类多,Cu、Fe、S和Al2O3含量分别为1.69%、3.94%、1.61%和14.70%,属高铝复杂难选铜矿。为给该矿石浮选工艺确定提供依据,对西矿体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确定采用先选硫化铜矿再选氧化铜矿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以水玻璃为矿浆分散剂、氧化钙为抑制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进行硫化铜浮选,硫化铜浮选尾矿以硫化钠为活化剂、丁胺黑药+丁基黄药为混合捕收剂,进行氧化铜浮选,硫化铜与氧化铜浮选粗精矿混合后经3次精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2.75%、铜回收率71.89%的浮选铜精矿,以及铜品位0.49%的浮选尾矿。  相似文献   

17.
MOH捕收剂浮选攀枝花微细粒级钛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攀枝花微细粒级钛铁矿为原料, MOH A和MOH B作捕收剂, 水玻璃、CMC和硫酸作调整剂, 通过捕收剂和调整剂用量等多因素条件试验, 探讨了MOH A和MOH B浮选攀枝花微细粒级钛铁矿适宜的工艺条件。开路对比试验表明: A、B两种MOH药剂性能均优于MOS, 捕收剂MOH A可进一步开展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Caim Hill磁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澳大利亚Cairn Hill含铜、金的磁铁矿矿石,进行了先磁后浮及先浮后磁两大原则流程方案的选矿试验,并在先浮后磁的浮选方案中又进行了铜优先浮选流程和铜硫混合浮选两种流程方案试验。最终确定优先浮选铜、后浮选硫、尾矿弱磁选铁的先浮后磁联合工艺。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1.15%、铜回收率88.94%、含金4.10g/t、金回收率49.50%的铜精矿和铁品位70.68%、铁回收率92.14%的铁精矿,以及硫品位40.58%、硫回收率57.80%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9.
某铜铅银多金属硫化矿,主要目的矿物方铅矿、黄铜矿与黄铁矿之间嵌布关系紧密复杂,黄铜矿嵌布粒度微细,严重干扰浮选指标。研究采用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工艺对原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了综合回收。获得了Cu品位20.52%、Cu回收率65.11%的铜精矿,Pb品位58.91%、Pb回收率90.01%的铅精矿,同时综合回收了贵金属银,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回收率,研究所采用的工艺与药剂制度对微细粒嵌布硫化矿的选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