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娴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2):267-268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过敏性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以及血清IgE水平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粉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SLIT)及对照组,在研究前后分别取血,测定IFN-γ、IL-2、IL-4的表达及血清IgE水平。结果SLIT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分别增加了30.76%、33.23%,而Th2细胞因子IL-4及血清IgE的水平分别减少了31.07%、33.60%;与对照组相比各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IT对于过敏性哮喘,可显著纠正Th1/Th2表达细胞因子功能的失衡,减轻患者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的免疫状态,通过测定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IL-10、INF-γ血清浓度,比较e抗原阴性和阳性慢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差异及与临床表现的联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eAg阴性、阳性的慢乙肝患者各30例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结果HBeAg阴性组血清IL-2、IL-4、IL-10和INF-γ浓度分别为(4.37±5.21)、(4.92+2.94)、(30.20±40.17)、(9.47±10.68)pg/L,HBeAg阳性组为(4.02±6.34)、(4.83±3.20)、(25.38+32.70)、(12.30±14.75)pg/L,对照组为(10.78±5.21)、(3.24±5.26)、(20.92±4.52)、(40.2±10.52)pg/L。HBeAg阴性和阳性组IL-2、INF-γ水平较对照组减低、IL-4、IL-10水平增高(P〈0.01);HBeAg阴性组较阳性组INF-γ水平更低、IL-10升高(P〈0.05)、IL-2、IL-4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功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感染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4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55例肺结核患者为肺结核组,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IL-12、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1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结核患者相比较,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1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外周血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较,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IL-4、IL-5、IL-6、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Th1/Th2免疫失衡,出现Th2免疫漂移,其免疫异常程度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12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别检测25例EP患者(A组)和20例同期行宫腔镜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B组),检测比较Th1[代表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2(IL-2)]/Th2[代表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EP患者TNF-α、γ-IFN、I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IL-4、IL-6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细胞失衡可能对EP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抗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甲状腺Th1/Th2细胞免疫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关系。方法选取21例Graves病(GD)患者、18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7例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TNG)患者,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人群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D患者血清IL-4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HT、NTNG和对照组(P<0.01);而HT患者血清IFN-γ和IL-2水平明显高于GD、NTNG和对照组(P<0.01),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患者血清IL-4和IL-10含量与TRA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3,0.579;P<0.05);HT患者血清IFN-γ和IL-2水平与TGAb、TPOAb均呈显著正相关(IFN-γ:r=0.542,0.650;IL-2:r=0.517,0.602;P<0.05)。结论GD患者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偏向以Th2细胞免疫占优势的免疫应答,而HT患者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偏向以Th1细胞免疫占优势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设正常对照组(n=38)及哮喘(缓解期)组(n=55),采用荧光单细胞内染色法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Th1细胞活性及Th1/Th2明显低于对照组,Th2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哮喘缓解期儿童仍存在Th1/Th2细胞偏移,Th1细胞功能抑制,Th2细胞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7.
Th1/Th2失衡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时母胎界面的母体淋巴细胞被激活且可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在母胎界面局部网络的相对平衡对正常妊娠的维持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Th1/Th2失衡的角度考察PIH的发病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免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18对Lewis肺癌小鼠Th1/Th2细胞平衡的调节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IL-18治疗组(A组)、荷瘤模型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8只,A组、B组复制Lewis肺癌模型,并分别给予IL-18、生理盐水于接种第7日起腹腔注射,C组则正常饲养未予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浓度;观察IL-18对小鼠健康状况、移植瘤体积变化及瘤重的影响。结果Th1细胞因子IFN-γ浓度A组、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细胞因子IL-4浓度A组、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8对小鼠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但对小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为75%。结论IL-18可诱导IFN-γ而抑制IL-4产生,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有效地控制肿瘤增殖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致敏树突状细胞(DC)免疫小鼠抗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A致敏DC免疫BALB/c小鼠,ELISA分别检测免疫前、后小鼠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脾细胞培养法检测经刀豆蛋白A(ConA)和SEA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SEA致敏DC免疫后血清IFN-γ的水平无明显变化,而IL-4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经ConA、SEA刺激,SEA致敏DC免疫组脾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IL-4(P〈0.01),而IFN-γ水平与其他组无明显变化。结论SEA致敏DC免疫主要诱导Th2免疫反应,在抗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脾脏的炎症反应及Th1/Th2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PF级雌性昆明小鼠根据体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25、50 mg/L NaAsO_2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染毒6个月后,测定小鼠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2和IL-6的mRNA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脾脏Th1和Th2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法观察Nrf2、NQO1和GSTO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上升,各染毒组小鼠脾脏炎症因子IL-12和IL-6的mRNA水平均上升,除IL-12的25 mg/L剂量组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Nrf2及其调控的下游蛋白NQO1和GSTO1/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慢性砷暴露小鼠免疫器官脾脏的炎症相关因子IL-12和IL-6明显增加,同时上调Th1和Th2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化,从而发挥对小鼠脾脏的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12.
Th相关细胞因子与乙型、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丙型肝炎的发病及转归与其细胞免疫机制有很密切的关系,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它们通过一系列细胞因子和受体的网络实现细胞免疫的调节功能。这些细胞因子与近年发现的Th1/Th2细胞亚型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引起Th1/Th2亚型的转换,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转归起决定性作用。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介导HBV、HCV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引起病毒清除障碍和疾病慢性化,也为治疗提供新靶点。本文将介绍这些Th1/Th2类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乙型、丙型肝炎发病机制各个环节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失衡.方法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0例,其中肺结核15例,淋巴结结核5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15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胞水平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局部病灶Th细胞内的细胞因子.结果结核病组20例外周血中Th1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普遍偏低(P=0.000),而Th2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5例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活检标本中的Th1、Th2细胞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其外周血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与Th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Th1细胞数量低下.结核患者的Th1细胞低下主要表现在外周血,而局部病灶中的Th1细胞并未减少.在外周血Th1细胞低下的同时有Th2细胞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胆红素对脐血Th1/Th2功能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足月新生儿脐血Th1/Th2(T-helper typel/T-helper type2)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离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CBM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0、60、90、120 mg/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进行预先孵育,洗涤后经植物血凝素-P(phytohemagglutinin-P,PHA-P)刺激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 [结果]①经PHA-P诱生的IFN-γ水平120 mg/L组明显低于60 mg/L组、0mg/L组(Q=38.17、41.95,P<0.01),90 mg/L组亦明显低于60 mg/L组、0 mg/L组(Q=35.95、39.73,P<0.01),120 mg/L组与90 mg/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21,P>0.05),60 mg/L组低于0 mg/L组,差异有显著性(Q=3.78,P<0.05).②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L-4产生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性黄疸状态下胆红素水平≥60 mg/L时可进一步加重新生儿时期的Th1/Th2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利尿合剂(多巴胺、酚妥拉明、速尿及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24例使用新利尿合剂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新利尿合剂组)、20例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子痫前期患者(硫酸镁组)以及21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Th1、Th2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率,同时测量各组受试者血压、肝、肾功能。结果:①新利尿合剂组和硫酸镁组治疗后Th1细胞、Th1/Th2比率均降低(P<0.05),新利尿合剂组较硫酸镁组降低明显(P<0.05),但均未降至正常妊娠状态(P<0.05)。②新利尿合剂组和硫酸镁组治疗后Th2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P>0.05)。③用药后新利尿合剂组的血压较硫酸镁组有显著下降(P<0.05),肝、肾功能明显好转(P<0.05),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妊娠状态(P<0.05)。结论:使用新利尿合剂治疗可以改变Th1细胞与Th1/Th2比率,可以促进子痫前期患者体内Th1/Th2比率趋于平衡,是临床上治疗子痫前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体外实验观察中药桑叶、鸭跖草对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IFN-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献血员30名无菌采集静脉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并调成1×106/ml浓度加PHA-P10 μg/ml.分二组,分别加入含中药桑叶、鸭跖草的小鼠血清及不含药小鼠血清(对照),置5%CO2细胞培养箱37℃孵育48h,取上清液川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IL-4水平.结果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1/Th2处于动态平衡;桑叶组Th1、Th2细胞的IFN-γ、IL-4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鸭跖草组Th1、Th2细胞的两类细胞因子水平虽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纽相比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桑叶具有提高正常人Th1、Th2细胞的IFN-γ、IL-4水平,鸭跖草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患者血清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10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73例在本院确诊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16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为19例(CINⅠ组)、CINⅡ级为21例(CINⅡ组)、CINⅢ级为18例(CINⅢ组)及宫颈癌为15例(宫颈癌组);同时,选取慢性宫颈炎患者纳入对照组(n=30),其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呈阴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5组患者年龄、其他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病史与其他内科疾病史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10含量。结果①血清锌、白细胞介素-2含量在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INⅠ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CINⅠ组、CINⅡ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CINⅢ组、CINⅠ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CINⅢ组与CINⅡ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血清白细胞介素-2与血清锌含量呈正相关(r=0.69,P=0.00),血清白细胞介素-10与血清锌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19,P=0.051)。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发生Th1/Th2漂移,锌缺乏可能参与该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成争艳  陈庄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88-3890
自从20世纪中以来,支气管哮喘的严重性和流行性呈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两种亚型TH1,TH2的失衡是哮喘发病最重要的免疫学机制[2].1986年,Mosmann 等[3]发现小鼠的CD4 T细胞按产生细胞因子的类型和生物学功能,可分为Th1和Th2两种类型.之后,Maggi等[4]发现,人类也有类似小鼠的Th1和Th2亚群.Th1和Th2之间存在着交互调节的关系,即,Th1/Th2功能平衡.  相似文献   

19.
黄星  蒋艳敏  秦雪  梅燕  陈悦  赵艳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98-1399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Th1/Th2活化后的功能状态。方法:19例宫内感染新生儿和15例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取脐血抗凝,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以植物血凝素(PHA)及HBsAg作为刺激物,培养后收获细胞,以CD4-FITC/IFN-γ-PE、IL-4-PE、IgG1-PE标记,FACS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结果:PHA刺激下,宫内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BsAg刺激时,两组间IFN-γ有统计学差异(t=2.12,P<0.05);IL-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Ag刺激下,IFN-γ表达不足,提示宫内感染组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Th1水平的提高在控制乙肝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气颗粒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密切相关.其中,哮喘因其影响的广泛性和病因的复杂性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DC、Th2和Treg 3种细胞在哮喘的免疫应答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大气颗粒物诱发哮喘的过程中,DC、Th2和Treg及相关效应分子等的免疫应答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大气颗粒物诱发哮喘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