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dw基因对褐壳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矮小褐壳蛋鸡(带dw基因)与其正常型同胞母鸡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dw基因对褐壳蛋鸡的是。dw基因使褐壳蛋鸡的体重降低22-27%,开产日龄提前3.3天,饲料报酬提高22%,只日耗料减少30%,蛋重小3%,除产蛋数外,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期测定还有“农大褐”D系母鸡。矮小型褐壳蛋鸡的产蛋水平由于未经选择,目前低于高产蛋鸡“农大褐”,但饲料效率比农大褐高16%,综合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30周龄体重相傧伊莎褐蛋白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3种日粮:1号料含蛋白质18%、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钙3.6%;2号料蛋白质13.2%,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钙1.0%,3号料中配以专用维纱-微量元素预混料。  相似文献   

3.
种用公鸡繁殖期营养需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选取30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4.
种用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0~38周龄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鸡,研究了种公鸡繁殖期最佳营养水平。方法:选取30周龄体重接近伊莎褐蛋用型父母代种公鸡54只、种母鸡576只,种母鸡饲喂同一产蛋鸡料,种公鸡分别饲喂以下3种日粮,1号料高蛋白(18%)、高氨基酸(赖氨酸092%、含硫氨基酸066%)、高钙(36%),2号料低蛋白(132%)、低氨基酸(赖氨酸059%、含硫氨基酸046)、低钙(10%),3号料同2号料仅更换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结果:1、采用低营养水平日粮时同高营养水平日粮相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种公鸡的体况无不良影响;2、采用种公鸡专用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使种蛋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15%、337%。  相似文献   

5.
在湟源五九二六四部队养殖场观测黄金褐蛋鸡的生产性能。结果:育雏成活率98.6%,育成成活率96.9%,入舍母鸡存活率93.5%。155日龄开产,饲养日产蛋率77.28%,高峰产蛋率达92%,68周龄入舍母鸡累计产蛋241枚,平均蛋重63.25g料蛋比2.90:1。该品种比较适宜青海东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蛋黄增色中草药添加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了两批试验,观察其对母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第1批试验用中草药添加剂A方和C方,以2%的剂量添加饲喂240只开产母鸡,8周后,A、C方组产蛋率分别高于对照组14.56%和7.53%;饲料报酬分别提高20.34%和—13.61%;蛋黄指数分别提高3.1级和1.7级,差异显著(P<0.01)。第2批试验用A方对930只开产母鸡进行了重复试验,4周时,A方组饲料报酬较对照组提高4.11%;蛋黄指数平均提高3.0级,差异显著(P<0.01),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日粮上下午营养分档饲喂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产蛋母鸡的生殖生理和消化生理特点,白天以形成蛋黄和蛋清为主,夜间以形成蛋壳为主,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4小时左右,改变传统的一日几餐不变的饲喂方式,采用上下午营养分档配料,上午以高蛋白高能量低钙日粮促进排卵及卵黄和卵清的快速形成,下午以低蛋白低能量高钙日粮促进蛋壳的形成,按需供给母鸡的营养,加速蛋的形成过程,提高养鸡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在产蛋高峰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产蛋率3.06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增加蛋重1.50克,差异显著(P<0.05);每千克蛋饲料成本降低16.02%,差异显著(P<0.05)。在产蛋后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产蛋率2.6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增加蛋重1.07克,差异不显著(P>0.05);每千克蛋饲料成本降低6.74%,差异显著(P<0.05)。故产蛋鸡日粮采用上下午营养分档饲喂比传统的饲喂方式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8.
蛋料比是衡量母鸡生产性能的主要经济性状,也是反映蛋鸡饲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母鸡蛋料比就是要提高母鸡的周期产蛋量和减少饲料消耗。一、提高母鸡周期产蛋量。1.选择产蛋性能好的鸡种。不同品种鸡的产蛋性能不一样。白来航鸡年平均产蛋220枚以上,平均蛋重54-60克;芦花洛克鸡年平均产蛋170-180枚,蛋重56克左右;而有的地方鸡种年产蛋只有120枚左右,蛋重50克左右。故在购买苗鸡时,应注意选择产蛋性能好的鸡种。2.加强对饲料和光照的控制以获得最高产蛋率。雏鸡人舍后先关灯让雏鸡休息1~2小时,然后开灯、饮水、开食。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蛋鸡采食饮水行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只农大褐母鸡进行产蛋前和产蛋期采食、饮水规律的研究,结果:(一)采食规律:产蛋前母鸡采食主要受光照变化的影响,下午3-4点钟(即天黑前2-3小时)采食出现高峰;傍晚和上午11-12点钟次之;喂料刺激也有促进采食作用。产蛋鸡采食除受光照变化、喂料、均料刺激影响外,还与蛋形成过程有关。母鸡产蛋之前采食量较少,产蛋高峰之后采食急剧增加;但还是以光照影响为主,熄灯前两小时采食量增加最多。(二)饮水规律:产蛋前母鸡饮水伴随采食发生.但饮水高峰在上午9-10点钟,中午饮水较少,熄灯前饮水有增加的趋势。产蛋母鸡饮水主要受产蛋和气温的影响,自上午产蛋高峰开始至下午母鸡体温最高时间饮水一直较多,其它时间饮水较少。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720只伊莎褐产蛋母鸡,研究日粮表观代谢能(AMEn)、添加脂肪水平(SFAT)以及亚油酸(LIN)浓度对产蛋性能、蛋重和鸡蛋组成的影响,试验期从22周至65周。试验设置6个处理,AMEn、SFAT、LIN依次分别为:(1)2810Kcal/kg、0%、 1.15% ;(2)2810Kcal/kg、 4%、1.15%; (3)2810Kcal/kg、4%、1.65%;(4)2680Kcal/kg、0%、1.15%;(5)2680Kcal/kg、 4%、1.15%;(6)2680Kcal/kg…  相似文献   

11.
将60只18周龄海兰褐壳品种母鸡分成3组(各20只),单笼饲养至35周龄,比较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添加水平组合对试鸡健康与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试鸡试验始重、末重、日均增 与开产日龄一致(P〉0.05);各组间产蛋率(相应为67.2%、65.7%、64.4%)、蛋重(56.85、56.44、57.97g)和料蛋比(2.89、2.96、2.94)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组的  相似文献   

12.
经过4年的育种工作,北京农业大学种鸡场最近培育出一种矮小型的褐壳蛋鸡,该品种具有体形小、耗料少、成熟早,产蛋高峰快等特点,作为父母代母系和正常型公鸡杂交可生产正常型的商品代蛋鸡,而且矮小型母鸡所产种蛋比正常型母鸡所产种蛋合格率高5%左右,日耗料仅80克,为正常型母鸡的三分之二,料蛋比2.0∶1,蛋重略低于正常型,蛋数两者相当.  相似文献   

13.
日粮中不同植酸酶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依据植酸酶可以水解饲料中植酸磷释放出可利用有效磷的原理,采用单因子4水平试验设计,以植酸酶完全替代蛋鸡日肿的磷酸氢钙,每千克日粮植酸酶水平分别为0.12克、0.16 、0.20克和0.24克,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日粮植酸酶水平0.16克效果最好,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5%,只日耗料下降3.38克,料蛋比降低5.45%,每千克饲料成本下降0.009元,每只蛋鸡1年可净增效率4.67元  相似文献   

14.
饲喂沸石添加剂对蛋用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海赛克斯褐蛋种鸡5171只,分为4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沸石,分别为试Ⅰ、试Ⅱ和试Ⅲ组,对照组不添加沸石。试验期26天。结果:试Ⅰ组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80%,较试Ⅲ组提高2.51%,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Ⅲ组较对照组产蛋率、蛋重分别低0.65%、0.1g,耗料增加0.8g/只日;试Ⅰ组较对照组,饲料成本每吨可降低10.20元。  相似文献   

15.
甜菜碱对肉用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90只37周龄AA父母代种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甜菜碱100毫克/千克和200毫克/千克的基础日粮7周,限制饲养。测定每组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种蛋孵化率。结果表明:2组的产蛋率分别比1组和3组提高8.17和6.6个百分点(P<0.01),2组和3组的耗料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4%和6.1%,3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比1组提高5.9个百分点(P<0.05),平均蛋重三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雄苗雌苗速生型(小母鸡60~70日龄上市,1500克/只)0.60~0.700.80~1.00中速型(小母鸡90~100日龄上市,1900~2000克/只)0.70~0.801.50~1.60慢速型(小母鸡90~120日龄上市,1250~1500克/只)0.40~0.501.70~1.80单位:元/只2002年5月7日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  相似文献   

17.
褐壳蛋蛋壳颜色与蛋品质及产蛋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周龄褐壳蛋鸡群中,收集当日产的正常蛋393权,按蛋壳颜色分为奶黄、浅褐、紫粉和深褐色4个组,逐枚测定各项蛋品质,并根据产蛋个体记录分析各组母鸡的产蛋性能。通过最小二来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壳色组之间的蛋形指教、哈氏单位、平均蛋重均差异不显著,而紫粉色和深褐色组的蛋壳厚度和强度均显著大于2个浅色组,以紫粉色组最大(0.382mm和4.67kg/cm2),奶黄色组最小(0.369mm和4.25kg/cm2)。在产蛋性能方面,产紫粉色蛋的母鸡蛋重最大(61.16克),但40周龄产蛋数及总蛋重都是低(90.84枚和5549.77g),而产浅色蛋的母鸡产蛋数最多(98.63)、总蛋重(5961.21g)也最大。因此,在褐壳蛋鸡的育种中必须充分考虑蛋壳颜色与蛋品质性状及产蛋性能的密切关系,通过平衡育种避免因只考虑单方面因素的选择而造成其它性状的不利变化。  相似文献   

18.
蛋鸡产蛋后期日粮添加复合纤维素酶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依据复合纤维素酶可将畜禽日粮中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进而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的原理,在蛋鸡产蛋后期日粮中分别添加活性为1200IU/g的复合纤维素酶0.1%、0.3%、0.6%、0.9%,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添加0.3%效果最好,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8.23%,只日来食量下降0.52%,料蛋比降低9.12%,死淘率降低50%,每只蛋鸡产蛋后期(65~74周龄)可净增收入0.64元,经济效益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120日龄伊莎褐(ISABROWN)商品代蛋鸡23363羽进行开产情况观察,结果发现伊莎褐商品代蛋鸡有明显的早产现象,而且群体开产期延续较长(123-162日龄)。随日龄增加,每日开产鸡数在147日龄较集中,在此前后较低,呈正态分布。本试验同时根据不同开产日龄阶段设置四个试验组,对它们在产蛋前期(开产到25周龄)的生产性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早期(123-129日龄)开产鸡的开产体重达到标准(1651±50克),属生长发育较好的个体,从开产到25周龄期间产蛋性能较好,但平均蛋重略有下降;后期(155-162日龄)开产鸡中有20%属于过肥的个体(开产体重2040±50克),80%属过轻、发育不良的个体(开产体重1450±55克),在产蛋前期产蛋性能显著低于早产及正常开产鸡(p<0.05)。早产(140日龄前开产)和推迟开产(155日龄后开产)鸡只数分别占群体的22%和1.1%。从产蛋前期产蛋性能来看,早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开产日龄对初生蛋重、蛋壳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开产日龄阶段鸡只的开产模式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单位:元/只2002年2月5日雄苗雌苗速生型(小母鸡60~70日龄上市,1500克/只)1.2~1.41.7~1.9中速型(小母鸡90~100日龄上市,1900~2000克/只)0.8~1.01.9~2.2慢速型(小母鸡90~120日龄上市,1250~1500克/只)0.05~0.22.6~2.8广东黄羽肉鸡鸡苗报价(种鸡场平均卖出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