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磺化活性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催化正丁醛和聚乙烯醇(PV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考察了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制备条件和缩醛化反应条件对正丁醛和PVA反应生成PVB的影响.结果 表明,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正丁醛和PVA反应生成PVB的性能.磺酸量是影响磺化活性炭催化剂催化缩醛化反应的重要因素,催化剂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玉米秸秆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用于催化正丁醛和聚乙烯醇(PV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考察了碳基固体酸制备条件和缩醛化反应条件对正丁醛和PVA反应生成PVB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碳化温度400℃、碳化时间5.5 h、磺化温度160℃、磺化时间12 h;缩醛化反应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8%(占固体总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玉米秸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正丁醛和PVA制备PVB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臭氧氧化不易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模拟废水, 考察典型杂多酸(HPA)对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 先在3种典型杂多酸中筛选出对臭氧氧化PVA具有催化效果的硅钨酸(HSiW), 考察反应时间、 臭氧质量浓度、 体系pH值、 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PVA去除率的影响, 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去除PVA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值对PVA去除率影响最大,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最小; HSiW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去除PVA的最佳条件为ρ(O3)=25 mg/L, 反应温度30 ℃, 体系pH=8.3, 催化剂用量250 mg/L, 在该条件下降解反应5 min, PVA去除率即可达98.3%; HSiW未改变臭氧氧化降解PVA的基本途径, HSiW可促进臭氧分解, 生成更多的HO·, 并可催化臭氧与PVA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存在下,以异丁醛、1,2-丙二醇为原料,直接合成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带水剂、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2.5h,n(异丁醛):n(1,2-丙二醇)=1:1.2,催化剂用量1.5g,带水剂环己烷40mL(异丁醛为0.1mol的情况下).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达到91.16%,产品纯度w(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达到98.5%以上.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多次循环使用.该催化剂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2-庚酮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OH为缩合催化剂,ZnCl2为助催化剂,Pd/C为加氢催化剂,用丁醛和丙酮经交叉羟醛缩合、脱水、催化加氢制得2-庚酮,利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缩合的影响,考察了脱水、催化加氢的条件。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作为催化剂,ZnCl2为助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5℃,加料时间3h,n(丁醛):n(丙酮)=1:3为最佳缩合条件;脱水温度90℃、酸性条件下进行;催化加氢的温度和压力以70℃、0.7MPa为宜。  相似文献   

6.
硅钨酸催化合成2,2 -二羟甲基丁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钨酸作为催化剂,催化甲醛与丁醛的羟醛缩合反应,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通过实验研究了硅钨酸对此羟醛缩合反应的催化效果,研究探讨了硅钨酸对此缩醛反应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及催化剂的的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结果表明,在甲醛(mol):丁醛(mol)=2,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二羟甲基丁醛的收率76.1%  相似文献   

7.
议NaHSO4为催化剂,对以正丁醛(Ⅱ)和1,2-丙二醇(Ⅲ为原料合成正丁醛1,2-丙二醇缩醛(Ⅰ)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醛醇摩尔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NaHSO4是合成正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醛):n(醇)=1: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5%,带水剂环已烷为15mL,反应时间1h,在上述条件下,正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迭71.9%。  相似文献   

8.
普通水性彩瓦涂料表干时间较长,一般为2 h,不利于喷涂的施工进度.合成了一种快干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结合苯丙乳液、颜填料以及进口助剂等,制备出一种快干型彩瓦涂料.研究表明:在25℃时,当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加入量(质量分数)为8%时,该彩瓦涂料的表干时间可达20min左右,较普通的彩瓦涂料表干时间大为缩短.该快干型水性彩瓦涂料已应用于多处灾后重建工程.  相似文献   

9.
贵金属因其独特的结构,决定其优越的催化性能。双金属和多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协同作用,决定其比单金属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Au-Pt双金属簇纳米催化剂,TEM表征和uV吸收光谱显示了该催化剂是Au修饰Pt的纳米双金属簇结构。选用正丁醛催化加氢反应研究其催化活性,考察Au和Pt不同摩尔比的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正丁醛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在Au—Pt金属摩尔比为1:5时纳米双金属簇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最佳催化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国内针对PVB树脂水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展,开发出了一种PVB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新方法.通过调节废弃物pH、对废弃物加热后将其输送至脱丁醛塔处理,脱丁醛塔蒸出的气体经冷凝、分相处理获得油相丁醛、水相废弃物,水相废弃物返回脱丁醛塔继续处理,脱丁醛塔的釜液经浓缩、蒸发和结晶,获得氯化钠固体.该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全利用和废水的零排放,减轻了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装置运行负荷.研究结果可为PVB树脂水洗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物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聚醋酸乙烯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65℃,搅拌转速200 r/min,聚合时间2 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05%,所得的产品聚合度为3640;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的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由凝胶色谱分析可知,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的聚醋酸乙烯分子量分布为1.2。说明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可以得到高聚合度、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三元共聚尼龙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一氧化碳共聚物(EnABCO-g-MAH)两种增容剂对聚氯乙烯(PVC)/三元共聚尼龙(NT)共混物进行增容,得到了一类新型的PVC/NT共混物,用SEM,DMTA、DSC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情况进行了表征;对增容剂的增容机理和增容效果进行了探索与评价;结果表明:增容和未增容PVC/NT共混物都是典型的的两相体系;PVC/NT质量比在75/25~25/75的范围内NT均为连续相;共混物中EnABCO比EnABCO-g-MAH对PVC有更强的增塑作用,共混物有冷结晶现象,EnABCO增容共混物中的NT结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3.
用投影及图像处理提取薄型聚氯乙烯(PVC)材料断口的轮廓线,通过改变图像分析仪中观察码尺分辨率的方法研究该材料断裂痕迹的分形特 性,用该方法测定了15条PVC薄片断口轮廓线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由于加工不当引起脆性断裂的PVC薄片断口具有分形结构,这些材料断裂的分形维数是0.99-1.183。  相似文献   

14.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纤维膜,探讨了不同浓度、分子量及聚乙烯醇添加比例对纳米纤维膜成形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力学和亲水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分子量为5×105g/mol、质量分数为4%、聚乙烯醇的添加比例为40%时,所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形貌,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且呈疏水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针尖平行放置的一对细小铜针作为接收装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0%,电压25kV,在不同的旋转数下纺出了PVP纳米纤维绳.在电纺丝喷丝针头和接收铜针间的静电库仑引力,以及纺丝间库仑斥力的双重作用下,电纺出PVP纳米纤维,纺丝电源中断后,一端的铜针固定,另一端作高速旋转,在接收器铜针的高速旋转下最终制得PVP纳米纤维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接收器旋转速度和接收距离对多纤维结构的形貌有显著影响.讨论了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磷酸酯淀粉/PVA共混浆膜的织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淀粉磷酸酯化变性和聚乙烯醇(PVA)结构对磷酸酯淀粉(SPH)/PVA共混浆膜织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SPH与PVA间的共混比对浆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化变性深度、PVA分子结构及共混比对共混浆膜的织态结构及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淀粉磷酸酯化变性深度的增大,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度为0.016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SPH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SPH/PVA的共混比为50/50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小值.提高PVA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醇解度,都有利于改善共混浆膜的力学强度,提高耐屈曲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单壁碳纳米管,溶液的性能及其静电纺稳定段射流的拉伸会发生变化.试验表明:单壁碳纳米管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溶液的黏度和电导率;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稳定段射流的半径r与距离泰勒锥顶点不同轴向距离z满足r~z-1/2,该试验结果与纯PVA溶液静电纺稳定段射流的拉伸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生产中,聚氯乙烯树脂的颗粒平均粒径测试,通常采用批次结束后取样,在实验室离线分析得到,一般导致几小时的滞后,影响了先进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另外,聚合过程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特性.针对这些特点,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PVC树脂颗粒特性进行预测研究,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乙烯醇纤维(PVAF)、聚丙烯纤维(PPF)、玄武岩纤维(BF)和不同掺量引气剂对现代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的影响.通过抗渗试验和压汞试验(MIP)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和孔结构进行测试,分析了纤维和不同掺量引气剂掺入后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的改变,孔结构的改变影响了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实验结果表明:掺入PVAF可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而PPF和BF对水泥基材料的抗渗能力有负面效应;掺入适量引气剂后因孔结构的改善也会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渗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较低浓度下制备的氧化铝前驱体呈单分散球形,在提高浓度后发生团聚并偏离球形.在反应物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聚乙烯醇(PVA)作为有机分散剂,可以改善粉体形貌和团聚状态.结果表明:1%的PVP可以有效改善粉体的团聚状态,但粉体粒度分布不均匀,继续增加PVP的用量使团聚现象加剧.PVA则能改善前驱粉体的形貌和粒度分布.当同时加入1%PVP和1%PVA其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加入时,所制得的氧化铝前驱体呈球形无定型态,粒度约85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