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论证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9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纵向撕开腹膜,Dexon线连续锁扣缝合子宫全层,不缝合腹膜及腹直肌。Dexon线连续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用这种剖宫产术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术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术后血尿率低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2.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 ,无论在国内外剖宫产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 ,损伤大 ,术后进食晚 ,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等特点 ,自我院于 1997年7月以来 ,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纵向撕开腹膜 ,迪克森(Dexm)线连续锁扣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比较 ,其结果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 ,手术损伤小 ,术中出血少 ,手术效果好 ,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 ,术后发热少 ,下床活动早 ,术后血尿率低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 …  相似文献   

3.
目的和方法 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进行对照分析。将1998年4月~1999年10月剖宫产115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结果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都有明显缩短及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放置一次性引流管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皮下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后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拆线时间非常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可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法1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122例新式剖宫产术与144例直切口剖宫产术,方法:新式剖宫产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肢肪、筋膜、膀胱腹膜反折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表皮缝合3针,结果:新式剖宫产与直切剖宫产比较,术中总出血时间:新式组(138&;#177;35.2)ml,对照组(185&;#177;42.3)ml,总手术时间,新式组(21&;#177;5)min,对照组(29&;#177;8)min,术后恢复时间,新式组(21&;#177;8)h,对照组(31&;#177;10)h,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步骤少、损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外表美观等优点,而且肥胖孕妇、巨大、臂位等所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均适应用本法。  相似文献   

6.
王静  何晓慧  董兵 《人民军医》2002,45(11):681-681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1月 ,我们行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子宫全切术 4 0例 ,发现该术式开、关腹方便 ,不必缝合脏层、壁层腹膜 ,手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年龄 38~ 5 5岁。均为经确诊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血、子宫内膜息肉等 ,子宫大小相当于妊娠 3个月以内 ,无明显粘连者。1.2 手术方法  (1)采用改良式Joel Cohen开腹法 ,切口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约 2cm ,横行切透皮肤至所需长度 ,于切口中央切开皮下脂肪约 3cm ,直达筋膜 ,撕开皮下脂肪 ,将前鞘横切一小口 ,剪开前鞘 ,分离腹直肌粘着处 ,术者与助手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皮内缝合法用于剖宫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产科收治行剖宫产分娩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产妇采用传统皮内缝合法缝合腹壁创口,改良组产妇采用改良皮内缝合法缝合腹壁创口;比较两组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及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改良组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显著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改良组产妇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及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皮内缝合法相较于传统皮内缝合法可显著缩短剖宫产产妇腹壁切口缝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有无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改良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挖除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下腹横行小切口钝性拉开腹壁,剥瘤前阻断瘤体血供,瘤窝分层连续缝合,桨肌层包埋,简化关腹步骤,皮外不缝线,用创可贴减张固定。结果 该术式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粘连少,恢复快,伤口美观,深受患者欢迎。结论 改良子宫肌瘤挖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腹壁横切口、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方法 观察组 3 3 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3 10例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两组分别于产后 5~ 7d、产后 42d、产后 1年通过产妇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了解腹部肌群损伤情况。结果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 ,产后 5~ 7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83 0 %,5 2 %;皮下硬结发生率分别为 3 2 7%,0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分别为 83 0 %,5 2 %。产后 42d ,腹痛发生率分别为 2 0 9%、0 ;皮下硬结均未发生 ,超声发现肌肉损伤率为 64 5 %,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部肌群的损伤程度较纵切口为重 ,手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2.
Myometrial defects at the incision sit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ay appear bizarre on CT scan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low transverse incisions, but may not indicate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ehiscence. These CT findings should be regarded as common in the patient without complication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so that unnecessary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additional treatment can be avoided.  相似文献   

13.
尹维  何芬 《临床军医杂志》2014,(11):1169-1171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前置胎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传统止血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缩宫素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复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缝合术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静璇  卢丹  魏薇 《武警医学》2017,28(3):265-267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 PC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01至2015-12因剖宫产切口憩室就诊于我院妇科的患者56例,以及在此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并术后复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子宫位置、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新生儿体重;围术期情况:有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剖宫产手术时机(择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单层全层缝合或双层缝合),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子宫后位者比例、产次及剖宫产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数及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后位子宫(OR=0.370, P<0.05)、多次剖宫产(OR=0.147, P<0.05)、已进入产程的剖宫产(OR=0.543, P<0.05)及子宫切口单层缝合(OR=11.126, P<0.05)是形成PCSD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A bladder-flap hematoma is an unusual complication of a lower-uterine transverse cesarean section. As a result of bleeding at the incision site, a hematoma forms between the bladder and lower uterine segment. The clinical, sonographic, and surgical findings in seven patients with this complication are described. In all, sonography showed a solid or complex mass of varying sizes interposed between the posterior bladder wall and the anterior uterine wall. Differentiation of a hematoma from an infected hematoma/abscess can be difficult, but the presence of air in the mass strongly suggests the latter. Sonography can detect this complication easily and accurately, and therefore significantly focus and guide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杨丽芬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04-11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将2009-01~2010-01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切口感染)和对照组48例(无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瘢痕子宫、试产时间、急症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种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输注加栓塞术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输注氨甲喋呤(MTX)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1周内再在B超引导下行刮宫术或吸宫术。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子宫动脉化疗输注加栓塞术,1周内顺利行刮宫术或吸宫术,术中出血量少。结论:子宫动脉化疗输注加栓塞术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使患者避免子宫被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两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忠琼 《西南军医》2009,11(4):616-617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首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的再次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56例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二次手术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子宫切口愈合与术后病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腹腔粘连程度观察组重于对照组(P〈0.05),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术中子宫切口愈合及术后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失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对很有可能二次开腹行盆腔手术或剖宫产的病人应该慎重选择第一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我科1993年4月~1995年7月收治的274例急腹症手术病例,均应用腹膜缝缘跳跃式戳孔法关闭腹膜,切口不冲洗,不放置引流物,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65%,本法预防急腹症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