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在脊髓前角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方法 取新生鼠脊髓。分离获得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并用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组(对照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移植神经干细胞组(实验组)。先将C5~C7神经根经后路撕脱,实验组把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损伤侧C6脊髓前角,对照组则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术后1,2,4,8,12周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在脊髓前角移植神经干细胞不仅能存活,并可向二端迁移达一个脊髓节段,分化为神经元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在植入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脊髓节段前角后不仅能存活。并能迁移和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探询其变化规律,可提供一种非影像学的诊断方法,用以鉴别臂丛神经的根性撕脱和非根性撕脱.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39只随机分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各6组及对照组,共13组.其中损伤12组分别以CarlstedtT法[1]颈椎后入路制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损伤动物模型,于规定时间处死,抽取脑脊液和血液,定量测定MBP.结果:(1)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和脑脊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均出现显著增高(P<o.01),有统计学意义;(2)高位非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出现显著增高(P<0.01),而脑脊蒗中MB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高位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血液中MBP含量均可出现显著增高.而脑脊液中是否出现MBP含量变化,则可以作为一项判断该损伤是否累及神经根的参考指标,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锥体前路的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结果改良切口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成功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未发生副损伤及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结论锥体前路的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可减小手术瘢痕,缩短神经再生的距离,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神经束支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上、中干根性撕脱伤,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病例,男8例,女2例,年龄22~56岁。其中包括C5、C6根性损伤或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供体神经选用正中神经5例、尺神经4例、腓肠神经1例。术后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35个月。本组10例,术后恢复屈肘功能8例,有效率达80%;另2例患者不知如何用力使肱二头肌产生收缩活动,导致手术失败。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臂丛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大鼠不同类型臂丛根性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NOS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不同类型臂丛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与神经元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7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造成臂丛神经根性切断伤与根性撕脱伤,于损伤后不同时间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以及NOS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臂丛神经根性切断伤后,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无明显死亡,且未见NOS表达。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1周,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开始减少,并出现NOS阳性表达。之后随着NOS阳性神经元增多,神经元死亡率也增加,6周后神经元数目基本维持稳定而NOS阳性神经元逐渐减少消失。结论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NOS参与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死亡,或在运动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死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臂丛神经根笥发断伤及根性撕脱后脊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情况。方法 选用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别造成臂丛神经根笥切断僵和根性撕脱伤,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取髓标本,观察颈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臂丛神经根笥切务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无明显变化,而根性撕脱伤1周后神经九目开始减少,2周时神经元数自己减少30%,6周时达70%,撕脱伤与切断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神经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我们对构成臂丛的C5 ~C8脊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特点进行了解剖研究 ,同时对横突进行观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防腐成人尸体标本 5具 (身高 1 70~ 1 80cm) 1 0侧 :先作臂丛探查入路 ,切断胸锁乳突肌起止点 ,使其向中线翻转 ,充分暴露颈部侧前方 ,臂丛束部、斜角肌。然后在 2 .5倍额带放大镜下对臂丛各干 ,C5 ~C8根部进行解剖观测。内容为 :①神经周围的组织形态。②各横突的形态结构。③肩胛背神经 ,胸长神经发生类型及周围关系。④使用游标卡尺对神经根的外径 ,各段长度 ,横突的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84-04~2000-08月,采用神经移植治疗臂丛撕脱伤共21例,并同18例同类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性别:男19例,女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48岁,平均28.5岁;职业:工人5人,农民8人,干部、学生各3人,小儿2人;伤因:车祸伤15人,跌伤及机器伤各3人;伤型: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5例,其中3例合并有灼性神经痛;臂丛损伤类型:全臂丛撕脱伤9例,颈_(5、6)神经根撕脱3例,颈_(5、6、7)根性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测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中运动及感觉神经元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变化,探讨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神经相关细胞因子TGF-β、TNF-α、bFGF可能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大白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术后1、3、7、10 d和14 d 组,共6组.损伤组均从前路造成臂丛C-5~T-1神经根性撕脱伤.按各组所示时间取脊髓分别检测TGF-β、TNF-α及bFGF的蛋白表达.并通过观察阳性细胞数对组织切片中TGF-β、TNF-α及bFGF进行半定量分析及比较. 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TGF-β、TNF-α、bFGF表达均增高, 前两者3 d时达到高峰, 随后下降, 14 d时仍高于对照组.而bFGF 7 d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14 d时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因子在中枢神经元表达增高, 可能有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经验,讨论不同类型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8年12月至2002年9月间通过神经移位法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18例,针对不同类型的臂丛神经根性损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后随访2年2个月至5年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10个月.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2年以上临床随访,肩外展功能丧失的16例患者中,冈上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11例,三角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4例,主动肩外展60度以上者12例;屈肘功能丧失16例患者中,肱二头肌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14例;屈指、屈腕功能丧失患者6例中,屈指、屈腕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2例;伸肘、伸腕、伸指功能丧失患者4例中,伸腕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4例,伸肘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3例,伸指肌力恢复3级以上者3例.结论:神经移位术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前准确的诊断、早期手术、精细操作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应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修复所有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11.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损伤,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损伤后肩胛带以下的肌肉麻痹,使上肢的功能完全丧失,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恢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病人的功能一直是广大骨科医生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开展以  相似文献   

12.
臂丛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劳动生产第一线的年轻工人,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根性撕脱损伤,治疗效果差,预后悲观,往往造成病员终身残废。如何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创伤外科中的难题。 (一)臂丛损伤的诊断我院自1963年起对臂丛神经进行积极手术治疗,至今手术治疗已逾千例,根据我院1963年~1986年间1000余例臂丛损伤的手术发现,结合术前术后的功能检查,提出①单根神经损伤不出现临床症状的代偿现象。②相邻2神经根损伤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观察大鼠臂丛C5~T1各神经根之间生物力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Wistar大鼠20只,暴露C5~T1神经根,进行在体轴向拉伸测试,记录一系列载荷—延长量;应用冰冻切片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出各神经根初始横断面积,经计算求出各神经根一系列应力—应变值,再绘制出各神经根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曲线上分析神经根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指标。结果 ①大鼠臂丛C5~T1神经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其他外周神经相似,但在定量上存在较大差异。②各神经根的最大延长率为50%~70%。弹性度为30%~50%,其中以C7神经根为最大,且C7神经根的强度、弹力极限也高于其他神经根。③各神经根的最大张力为250~500g,C5~7神经根最大张力与初始面积具有正相关性,C8、T1两者关系无显著性,且C5~7神经根最大应力、应变均高于C8、T1神经根。结论 大鼠臂丛神经根的生物力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C5~7与C8、T1神经根解剖结构上差异及G与其他神经根在抗张性结构基础上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中断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对健侧C7移位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1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病人,伤后早期中断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行健侧C7移位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年半至术后2年随访,早期手术的3例病人均恢复了屈指功能,其余7例病人因术后时间尚短仍在恢复和随访之中。结论 早期中断全臂丛根性损伤病例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联系,初步显示可提高健侧C7移位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讨论影响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1991~2007年收治的68例全臂丛根性损伤患者,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神经桥接术等手术方法。结果:术后获得随访的49例病人中,术后功能恢复至M4S57例,M3S414例,M2S217例,M1S111例;臂丛神经完全根性撕脱伤手术优良率40.8%。结论:术前准确诊断损伤性质及部位,术中精细操作是臂丛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对年轻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行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6.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立强 《广东医学》2005,26(12):1610-1611
臂丛神经损伤,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最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极差。在顾玉东院士等中外专家带领下,随着神经移位术的开展,臂丛损伤的疗效逐步提高。特别是近10多年来,臂丛显微外科与功能解剖学、神经再生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电生理、影像学诊断技术等的临床应用,选择性神经束支移位术、游离肌肉移植功能重建术、健侧C7移位术等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损伤是常见严重损伤,尤其根性撕脱伤预后较差,以往认为是不可逆损伤,无手术指征。1987年顾玉东等报道采用多组神经移位的方法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2002年起,采用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率91%,优良率63.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臂丛神经实验外科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动物模型。方法:60只SD大鼠,随即分为3组。A组:切断肌皮神经主干。B组:切断颈6及加入其中的颈7分支后将其近端撕脱。C组:切断颈5、6、7后将其近残端尽量拉出剪断。左例为实验侧,右例为正常侧,进行自身对照。术后定期检测电生理学、组织学及肌肉功能等指标。结果:A组和C组术后实验侧与正常对照侧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术后早期肱二头肌虽有轻微改变,但晚期实验侧与正常对照侧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切断大鼠肌皮神经主干,或者切断颈6的同时将颈5和颈7切断,然后近端撕脱,可以准确模拟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扫查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声像图特征,建立标准化的定位标志,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50名进行超声臂丛神经扫查,动态及多切面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包括C5~T1椎间孔解剖关系、正常测量值,各臂丛神经结构特点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受检者均可显示C5~C7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100%,31名受检者可见C8神经根,神经根显示率62%。右侧C7臂丛神经根内径值略高于左侧,但两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侧C5、C6、C8臂丛神经根内径值明显高于左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扫查有效利用了椎体横突的形态学差别,准确定位各神经根对应的椎体水平,可作为臂丛神经损伤的对照,为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韦宏文  黄式环 《广西医学》2007,29(8):1310-1311
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其中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常用术式之一,有效率达84.62%[1,2].笔者对8例行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